美國的一流大學,在招生時沒有一個不強調申請者的領導素質。美國著名的、據有法律效力的“馬蘭特定義”更是把“領導素質”列為天賦教育六項必須培養的潛能中的第四項。
所謂“領導素質”包含了:服務精神、人際關系、社交能力、協調能力、自信心、大局觀、團隊精神、創新能力、決策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許多人可能會質疑:領導素質真那么重要嗎?培養領導能力的必要性何在?不當官也需要領導素質嗎?人們更注重的是考試成績,對孩子的領導能力根本不放心上。
其實,培養這些素質,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絕對有好處;反之,不培養這些素質,孩子的人格可能會不完善。試想:如果孩子的人際關系有問題,服務精神有問題……這個孩子的人格完善嗎?再說,領導素質也不能等孩子長大當領導了再培養。在孩子成長的過程,在健全孩子人格的過程,就應該一點一滴地培養。
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每一個人都可能是領導。面對班里數十號孩子,老師不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領導嗎?很多家長說:“我不過老百姓一個。”殊不知,家長帶了一個“長”字,就是家里的領導。從自身建設的角度看,培養領導意識和領導能力,不但能提高個體的素質,也能提高由各個個體組成的社區、社會、乃至整個民族的素質。據說,戰爭時期的“干部隊”,戰斗力特別強。美國特種部隊的單兵作戰,考驗的就是“領導素質”:在特殊的環境下的大局觀、發現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狼群”和“羊群”的區別是巨大的。
對于如何培養孩子的領導素質。美國的天賦教育積累了很多富有成效的方法。
這里我重點介紹一種培養孩子發現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方法。
美國學者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總結為“5步法”。我認為在“發現事實”之前,應該還有一步,即“收集信息”,實為”6步”:
1. 收集信息――就你所處的情境,盡可能多地收集有關的信息。
2. 發現數據――比較、分析所收集的信息,從中發現有用的數據。
3. 確認問題――利用所發現的有用的數據去確認問題的所在。
4. 選擇方法――列出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方案。
5. 決定解決方案――對照和比較各種解決方案的利弊,決定最可行的方案。
6. 預設調整方案――在執行解決方案時,萬一出現變化,則采取預先設計的調整方案。
為了更詳細、更生動地解釋“6步法”,我將結合具體例子逐步、逐條地分析。
下面是美國天賦教育的老師在給孩子分析“6步法”時,用到的一個例子:
假設在2097年,你和你的宇宙飛船機組成員執行一次百年宇宙飛行的使命。你們都剛從三個太陽周的睡覺中醒來,重新進入地球的大氣層,并按照時間表的計劃降落。這時,你們雖然發現你們的無線通訊設備處于工作狀態,但是卻無法與NASA(譯者注:美國國家宇宙航天管理中心)聯系上。所有的線路都不通。你們十分擔心:為什么NASA不回答你們的無線通訊的呼叫。因此,你們也擔心:地面配合降落的計劃和降落的設備是否有問題。雖然,你們的宇宙飛船可以在沒有NASA的幫助下自行操作降落,但問題是這種自行操作降落卻從未實施過。使得問題愈加復雜的是,在進入地球的大氣層的前兩天,宇宙飛船碰到了非常糟糕的太陽風暴,以致飛船上的許多儀器失靈。但是,你們別無選擇,只有勇敢地著陸。
這真是現代科學的一個奇跡,因為著陸幾乎是完美的,機組人員全都安然無恙。然而,當你們打開機艙時,你們才意識到你們并沒有在NASA設在內華達州的航天機場著陸。
你們所有測量經度和緯度以及測量其他一些重要信息的儀器,都在飛船遇到太陽風暴時損壞了。因此,你們必須發現……
問題的焦點:“我們在地球的什么地方?”
計劃的實施:你讓你的機組人員一一羅列他們在周圍所看到的東西,以便能確認你們著陸在什么地方。大家決定1小時以后再回到飛船來比較各自搜收集到的信息資料。
這里是羅列機組人員收集到的信息。你可以用這些信息去進一步查詢更具體的事物,以致于能拿出你自己的意見:你們著陸在什么地方?從理論上去證實你們的方位。
列單
1. 著陸在平地。
2. 數英里外是綠色的山。
3. 離飛船半英里外,有一條20英尺寬的小河。
4. 有幾個碩大的老鷹不時在著陸地點的上空盤旋。
5. 在陽光下,溫度是華氏85度。
6. 飛船的附近有灌木叢,雖然看起來發育不良,但仍有些葉子;另外一些樹看起來倒像是樹根種在空中,而不是樹葉長在上面。
7. 巖石般的土壤,但有許多灌木類的綠色植物。
8. 可看見蛇類爬行。
9. 河邊有犬科動物的腳爪印。
10. 離飛船1.5英里以外的石山上有猿猴類動物――很可能是狒狒。
11. 最大的發現――看得見房屋;建筑材料是就地取材的東西。
12. 通過雙筒望遠鏡觀察到有人在山上看管羊群。
需要澄清:根據上述列單,你應該能夠得出一個看法:
1. 你們著陸的國家。
2. 著陸的季節。
3. 著陸的時間(一天內)。
4. 附近的生物的種類。
顯然,這個課堂例子涉及到“6步法”的前三個步驟:
第一步驟“收集信息”――機組成員去收集情報,1小時后再回飛船。
第二步驟“發現數據”――上面羅列的12點情報,就是在機組成員各自收集的情報的基礎上,經過對比、分析后,篩選出來的有價值的情報。
第三步驟“確認問題”――通過上述12點有價值的情報去確認著陸的國家和地點。這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只有在確認了著陸的國家和地點后,才能按照“6步法”的后三個步驟去最終解決問題。比如,著陸的是一個敵對國家或友好國家,這對解決問題十分重要。另外,即使著陸在一個友好國家,但著陸的地點也非常重要,因為周圍的生存環境、生態環境,等等因素,同樣會影響問題的最終解決。當然,著陸的季節、時間等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為了既讓讀者參與“解決問題6步法”的每一步驟,這個例子的下面三個步驟怎么走?我這里引而不發,賣個關子,請讀者按照“6步法”的原則去試一試,看看能否自行解決問題?
比如,“6步法”的第四個步驟是“選擇方法”――列出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方案。我們可以假設飛船著陸在一個友好的國家,也可以假設著陸在一個敵對的國家。然后,讓學生用頭腦風暴的方式,把所有能想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方案”列出來:諸如,請當地居民與他們的政府聯系;借用當地居民的通訊工具;向當地居民租借交通工具;雇傭當地居民……“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方案”可以羅列很多很多。
又比如,“6步法”的第五個步驟是“決定解決方案”――對照和比較各種解決方案的利弊,決定最可行的方案。學生可以分成兩組,一個組專門給每一個方案找出弊端;另一個組則專門找方案的有利之處。然后,全班再逐一就每一個方案進行利弊的比較和分析(可以采取計點法,即弊端減幾點,長處加幾點。最后,按照點數的多少排隊),從而最后“決定解決方案”。
再比如,“6步法”的第六個步驟是“預設調整方案”――在執行解決方案時,萬一出現變化,則采取預先設計的調整方案。鼓勵學生用頭腦風暴去“預設調整方案”,也會非常精彩。如果,當地居民偷偷把他們“變賣”給其他的部落;如果,他們修復了一個無線電通訊儀器;如果,當地政府與恐怖份子聯絡……
總之,關于這個“飛船著陸”的“解決問題6步法”后三個步驟,美國天賦教育是怎么進行教學的?我們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因為,走到這一步,我們的眼前已經是學生的頭腦風暴永遠也填不滿的無數個省略號,是一個可以演繹出許許多多、生動活潑的故事的大舞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zaojiao/292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