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有沒有照相機式的記憶?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康拉第杰出學者”獲得者、心理學教授安德斯·埃里克遜(Andes Ericsson)博士花了二十多年時間研究擁有與照相機幾乎一樣的超凡記憶力的人,尋找這個答案。
2001年5月,在他接受的探索頻道的一次采訪中,這個答案可能已初見曙光。那段報導介紹了他的一位研究對象——一個被簡稱為瑞簡(Rajan)的年輕研究生,他對數字有超凡的記憶力。瑞簡可以背出π值小數點以后幾千位,只需研究大約一分鐘,他就能完全無誤地記住隨機排列的五十位數字。為了證明他確實擁有這種不尋常的記憶力,埃里克遜博士在黑板上寫出下面這串數字:
1 2 3 7 0
1 4 1 5 9
2 7 3 9 4
1 3 2 5 8
0 2 9 4 7
研究了一分半鐘后,瑞簡閉上眼睛,很快背出每個數字,還應邀把數字倒背一遍,看起來就像一臺高解析度掃描器,正在用心靈之眼復制出這些數列的完美影像,好像是在背誦自己在心靈熒光屏上看到的數字一樣。結論顯而易見:瑞簡擁有照相機般的記憶。
真的嗎?
埃里克遜博士接著要求瑞簡背出以上數列對角線上的數字,也就是下面以黑體字印刷的數字:
1 2 3 7 0
1 4 1 5 9
2 7 3 9 4
1 3 2 5 8
0 2 9 4 7
瑞簡停頓了很久,臉上出現了幾絲痛苦的表情。開始說出那些數字時,他的聲音斷斷續續,有點遲疑,雖然他按順序背出了正確的數字,但卻花了大約一分鐘才完成這件事,而對于那些真正擁有照相機般記憶力的人來說,這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他背誦數字時的結結巴巴是他沒有照相機般記憶力的重要證據。顯然,他沒有看到黑板上數列的心靈圖像。如果看到了,他就能在心里清楚地看到數列,毫不費力地把那些對角線上的數字說出來。
埃里克遜博士解釋說,瑞簡的超強記憶力是靠一個他自行設計,而且已使用了一輩子的系統建立起來的,那是一個復雜的組合,他把故事和個人經歷與每一個數字或一串數字聯寫在了一起。例如,前四個數字不知怎么是和他的鬧鐘有關。接下來的三個數字和他來錄制這個節目時乘的出租車有關。他把最近的日常生活事件和黑板上的隨機數字聯系在一起了。
埃里克遜博士的結論是:沒有人擁有照相機般的記憶。這對我們所有人都是鼓舞,這表明擁有杰出的記憶是可能的,而且人人都可以培養這種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younao/11382.html
相關閱讀:三天想出黃卡原色
照相機式的記憶
交叉法,平行法的轉換
一種看3D圖的方法
完全解讀右腦進階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