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啤酒桶波爾卡》
是著名音樂家約翰.
斯特勞斯寫的一首世界名曲。
該曲節奏歡快。今天上課我是截取了其中的一段,并我通過《小老鼠和啤酒桶》
的故事,結合圖譜,把復雜的樂曲變得具體化、簡單化,更貼近幼兒生活便與幼兒理解,并讓幼兒嘗試用各種樂器為樂曲伴奏,感知、理解樂曲的旋律。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樂曲的旋律,并掌握?××?×××?節奏型。
2、根據樂曲旋律特點及圖譜提示,探索樂曲的配器方案。
3、能與樂隊小組的同伴共同討論,并協調地演奏。
活動準備:
1.
圖譜4幅。
2.
鈴鼓、沙響、圓舞板等打擊樂器若干,分組擺放。
3.
鈴鼓、沙響、圓舞板圖標若干。
活動過程:
1.看圖譜聽老師講故事,理解圖譜所表達的意思。
師:這是一張圖譜,介紹啤酒桶。這個是什么?
聽老師講一個《小老鼠與啤酒桶》的故事。
(幼兒專注地傾聽故事。
)2.看圖譜聽音樂講故事,讓音樂與圖譜提示的節奏型及故事情節線索建立聯系.
師:好了,故事講完了。有個外國的音樂家約翰.
斯特勞斯先生把這個故事寫成了一首很好聽的樂曲,樂曲的名字叫《啤酒桶波爾卡》
。現在,就請小朋友來仔細聽聽這段樂曲是怎么樣的?
(幼兒專注地傾聽音樂。
)3.看圖譜在老師指揮下聽音樂拍手,感受相應的節奏型。
小朋友,你們聽了這段樂曲以后有什么感覺?(歡快)師:
你們也來講這個故事,不過你們不用嘴巴說,用拍手來表現這個故事。
先來試一試小老鼠跳舞怎么表現。
(幼兒練習拍打?××?×××?的節奏。
)師:啤酒從桶里流出來可以做什么動作呢?
(幼兒根據圖譜提示創編啤酒流動的動作。
)師:我們跟著音樂邊看圖譜邊用拍手來表現這個故事。
(幼兒隨音樂完整地拍節奏。
)4.用打擊樂演奏,體驗集體演奏的樂趣。
(1)集體演奏,滿足演奏的愿望。
師:想不想用樂器來表現這個故事?
你覺得這個樂曲可以分成幾段呢?
給圖譜分段貼樂曲圖標。
(幼兒邊看教師指圖譜,邊用樂器演奏。
)(3)為樂曲配器演奏。
(幼兒根據自己對樂曲的理解,借助圖譜的提示進行初步的探索。
師:
我們要成立3支小樂隊。
每8位小朋友組成一個小樂隊,然后推選一個小指揮,拿好圖譜、樂器圖標和樂器,找一個與別的小組不相互干擾的地方討論演奏方案。
(幼兒每8人自由組合成小樂隊,為自己的小樂隊取名,并推選出小指揮。
)(教師連續播放《啤酒桶波爾卡》
的樂曲,巡回觀察各組活動情況,必要時作適當指導。各小樂隊積極討論,并作相應的試奏,小指揮根據討論結果,在圖譜上貼上樂器圖標。
教師請各小樂隊把圖譜掛在黑板上,然后請每組的小指揮根據圖譜上的配器方案指揮小組成員演奏5、師:
剛才我們3支小樂隊的表演都很精彩,接下來讓我們去為別的小朋友們也表演一下吧。
課后反思:
本次活動環節清晰,過程流暢,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很濃,能自然地參與活動,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從聽故事的環節中就能跟著老師拍打?××?×××?節奏;在用小手演示圖譜環節也能積極開動腦筋,想出各種動作;在集體樂器演奏環節配合的很好,在最后成立小樂隊自主探究學習的環節,雖然這一環節的安排有點亂,但以小組討論的活動形式增加了幼兒發言的機會,使幼兒的思維發生碰撞,并能讓幼兒自主學習過程中的更多的與同伴互動,幼兒在活動中主動獲得音樂技能,并體驗到挑戰自我的滿足感。
不足之處:
感覺在活動的最后集體器樂演奏環節,我可以不點圖譜,讓孩子自己邊看圖譜,邊看我指揮演奏,也可以嘗試請一位幼兒當指揮。
在成了小樂隊自主討論環節,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明確要求,比如:請小朋友圍成半圓,指揮在中間,并給小指揮更多動作上的引導、示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youer/977209.html
相關閱讀:大班韻律活動??三只小豬
幼兒園大班韻律活動:螞蟻-
大班音樂藝術教案:音樂活動設計方案
大班音樂公開課:數高樓(第一版)-
大班音樂教案:音樂對比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