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對聲音感興趣,了解物體振動會發出聲音,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是不同的。
2、懂得噪音的危害,喜歡欣賞悅耳的聲音。
3、知道在不同的場合適合不同的音量,這是一種禮貌,也是一種文明的表現。
活動準備:
1、不同材料質地的玩具、餐具、工具等多種物體。
2、錄音磁帶:響聲和輕聲。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感受不同的聲音。
請你用桌上的東西試著發出聲音,說說自己是用什么辦法發出聲音的?
請你說一說,你讓什么東西發出了聲音,發出了什么樣的聲音?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不同的聲音,你聽過哪些聲音?
二、引導幼兒探索聲音的發生原理。
大鼓為什么敲擊時會產生聲音?敲擊時大鼓的鼓面發生了什么變化?
教師出示一紙折的小青蛙放在鼓上:敲擊大鼓時青蛙為什么會跳動?
鼓面的振動還可以通過手的觸摸感知。(引導幼兒實驗感知。)
原來聲音的產生是由于物體的振動,你是用什么方法感知它的震動的?請你說說你讓什么物體發出了聲音,它振動了嗎?你是怎么干感知到它的震動的?
三、分辨輕聲和響聲,引導幼兒討論:聲音輕好?還是響好?
播放磁帶:聽一聽,這里有些什么聲音?你喜歡聽到什么聲音,不喜歡聽到什么聲音,為什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youer/546236.html
相關閱讀:大班科學:會飛的風箏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繩子
大班科學?奇妙的網
大班科學:擺動的沙漏
大班科學教案:家用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