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簡介:
中班幼兒處于學前教育承上啟下的年齡階段,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強,對藝術的感知體驗能力發展十分迅速,他們喜歡唱歌,會拍打較容易的節奏.,特別是具有一定情境性質、能夠邊唱邊表演的歌曲更是受到他們的歡迎。
目標預設:
1、學習用輕快的聲音進行演唱,享受輕松、愉快的演唱氛圍。
2、在間奏和附點處借助游戲情境學習等待,體驗等待的愉快。
活動重點:
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體驗玩唱歌曲的樂趣。
活動難點:
觀察圖譜上的符號,唱準間奏和附點。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鴨子上橋》。
2、自制音樂圖譜。
3、平衡木。
4、鴨子頭飾。
設計理念:
歌曲《鴨子上橋》生動有趣,瑯瑯上口,富有一定的情境,深受中班幼兒喜愛。不過由于歌詞中有數數特別是倒數的內容,旋律中又有間奏,所以中班幼兒演唱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在設計教案時,我以游戲的形式、操作多媒體課件吸引幼兒,以直觀的形象激發幼兒歌唱的欲望。活動整合了音樂元素以外的其他學科內容(數概念、輕重的關系),符合幼兒的發展需要,是孩子們感興趣和樂于嘗試的,歌曲中有間奏停頓和附點,我運用直觀的拍手方法在間奏處停頓,在愉快的游戲活動中,讓幼兒獲得更多的積極情緒情感的享受和體驗,促進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和積極、主動、樂觀合作等個性的形成。我希望通過這些設計,使音樂活動真正成為快樂的載體。
設計思路:
幼兒通過角色扮演引出音樂主題,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在音樂活動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有利于創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意境,誘發孩子學習音樂的興趣。多媒體以幼兒最喜愛的動畫方式,創設趣味盎然的情境,設計引人入勝的情節,展示色彩鮮艷的畫面,播放動聽悅耳的音樂,有利于凸顯音樂情境,拓展想象空間,激發孩子創新探索。通過相應圖案表現出來就易于理解。以圖譜為手段吸引幼兒主動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幫助幼兒體驗和感受音樂,可以促使幼兒自己動腦,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讓幼兒思維處于最佳狀態,從而積極思考。游戲使幼兒身臨其境,進一步感受邊唱邊玩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 復習律動《小鴨子》,幼兒跟音樂做各種小鴨子的動作。
——“看,一群可愛的小鴨子來了。讓我們也變成小鴨子和他們一起做游戲吧!”
二、播放多媒體課件,深入歌曲情景。
1、出示獨木橋,提問這里有什么,猜一猜是誰上橋了?
2、原來是一群可愛的小鴨子上橋了,聆聽音樂第一段。
——一共有幾只小鴨子上橋?小鴨子是怎樣上橋的?
3、8只鴨子都上小木橋了,小木橋會怎么樣(搖搖晃晃),那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呢?你們猜猜看,小鴨子們應該怎樣做才會更安全?(聆聽音樂第二段)
4、感受8八只鴨子上橋的不同速度。(聆聽完整音樂)
——這8只鴨子上橋的速度一樣么?哪里不一樣?
教師小結:原來這8只鴨子是聽著音樂,排好隊走上橋的,前4只鴨子上橋時慢慢的,后4只鴨子跟的緊緊的,上橋上的快快的,音樂也是快快的。
5、聽一聽音樂里哪里是小鴨子等待的?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間奏。
一只鴨子上了橋,兩只鴨子上了橋,第三只鴨子和前兩只鴨子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 間奏的地方不用唱出來,你會做些什么動作呢?
三、借助圖譜進一步理解歌詞內容。
1、在八只鴨子的圖譜中發現、了解兩片羽毛的意義。
——“圖上還有看不明白的地方嗎?為什么在第三只和第四只鴨子后面有羽毛?”
教師小結:在歌曲中只有旋律、沒有歌詞的地方就叫間奏。圖上有羽毛的地方就是間奏的地方,唱到這里時要等一下,不能唱出來,只能在心里唱。
2、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現在,咱們分組表演,一組演唱,一組在間奏處學做動作。”
四、游戲《鴨子上橋》
幼兒戴上鴨子頭飾,8人一組分角色邊唱歌邊按序表現相應的上橋動作。
師:看,前面有座小橋,我們也來當鴨子玩玩上橋的游戲。大家一定要記住自己是第幾只鴨子,按音樂、歌詞做好自己的動作。
歌詞內容:一只鴨子橋上走,兩只鴨子橋上走,
三只鴨子,四只鴨子,五只,六只,七只,八只,
八只鴨子橋上走,小小木橋搖啊搖,小小木橋搖啊搖。
八只鴨子橋上走,七只鴨子橋上走,
六只鴨子,五只鴨子,四只,三只,兩只,一只,
八只鴨子下了橋,小小木橋不再搖,小小木橋不再搖。
八只鴨子橋上走,七只鴨子橋上走,
六只鴨子,五只鴨子,四只,三只,兩只,一只,
八只鴨子下了橋,小小木橋不再搖,小小木橋不再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youer/488442.html
相關閱讀:中班打擊樂器演奏教案:《小看戲》
幼兒園4-5歲音樂教案:第二課《娃哈哈》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蝸牛與黃鸝鳥
幼兒園中班音樂優質課《快快起床》
中班音樂歌曲表演活動??我的小鼓響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