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一次,我從精品店買來一個五顏六色的小沙漏,帶來幼兒園給孩子們看,沒想到這些小可愛們十分喜歡,看著彩沙慢慢漏到另一個管子里覺得很有趣,一個小朋友說:老師我們能不能自己做呢?”這句話點醒了我,何不滿足這些小不點們呢?讓他們自己動手做,自己去探索?為此在科學區投放了礦泉水瓶讓他們自己制作,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究欲望,發展幼兒的比較、觀察、判斷能力。
2.通過觀察、比較探究沙漏速度與漏口大小、沙多少、沙粗細的關系。
3.培養幼兒之間的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不同大小的飲料瓶、膠布、粗沙細沙等,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察沙漏并猜測。
“這是兩只粘連在一起的瓶子,里面有沙子。請小朋友猜一猜,如果我把瓶子倒過來,會發生什么情況。”
“沙子會從一只瓶子流到另一只瓶子里。”
“你們桌子上有這樣的瓶子,請你們試一試,玩一玩。”
二、幼兒操作
“沙子是從哪里漏下來的?你為什么是這樣認為?”
"我斜著看,發現里面有個洞。"
老師小結:原來沙子是從洞口流下來的。這就是沙漏。(教師打開瓶子讓幼兒觀察瓶蓋是否真的有洞,引發幼兒的探究興趣。)
三、幼兒制作沙漏
"你們有辦法制作一個比原來那個流得快的沙漏嗎?請你把設計的辦法記錄下來。幼兒在記錄紙上記錄。"
"請你們介紹一下自己的辦法,再聽一聽別人的辦法可行不可行。"
(教師展示孩子的記錄)
"老師為你們提供了沙子、勺、空瓶子、有洞的瓶蓋。請你們去做實驗,別忘了實驗后記錄結果。"
幼兒選擇材料進行實驗,教師觀察幼兒實驗情況,如幼兒是否根據自己的設計進行實驗,是否把制作的沙漏和原來的作了比較。然 后詢問幼兒為什么采取這種方法,將兩種方法對比后有什么想法。
四、交流實驗結果
"你是怎么做的?把你的實驗結果告訴大家。那為什么沙子少了也會快呢?"
"為什么洞口大,洞口多了,沙子就流的得快呢?"
五、活動延伸:
把材料投放到科學區,探索:你們有什么辦法制作一個原來的漏得慢的沙漏嗎?(引發新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youer/455283.html
相關閱讀:小手真能干(小班)
圖形的分類教育135
中班科學教案:磁鐵
中班科學教案:學習垃圾分類
中班科學教案:紅色的消防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