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田鼠太太的項鏈” 是一次將文學作品與數經驗進行整合實施的活動。主要講述了“田鼠太太因追求美麗的外表而把過冬的糧食換成漂亮的服飾,最后只能忍受饑餓和寒冷的折磨。”故事通過田鼠太太的一系列行為通俗易懂地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都應該事先想清楚,知道什么才是對自己最重要、最需要去做的,故事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故事中另一個可以挖掘的教學點就是糧食交換的數量,在田鼠太太換糧食的過程中,糧食在逐漸減少,最后變為0.教學中可以鼓勵幼兒積極思維,大膽表達自己的推測,從而讓幼兒具有辯證思維和多維思考的經歷和體驗。還有一個隱性的知識點就是對動物不同過冬方式的了解。
(二)對教具的分析
巧妙的教具是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保證。首先是教學大書的制作,版面很大,是用水墨畫的形式制成的,看上去既清楚又優美,特別是田鼠太太的服飾給孩子們以強烈的視覺效果,使他們深深地被故事所吸引。其次是儲物柜的設計,做成圖書的樣式,每交換一次就翻一頁書,這樣避免了取放糧食造成的麻煩,也可以讓幼兒充分的猜測。還有是孩子的操作材料是塑封好的,答案貼好后發現錯誤可以取下重貼,最后的操作卡后還用小星星蓋住了正確答案,既能讓幼兒自己驗證答案,又可以貼小星星,體驗發現和成功的樂趣。
(三)對教學的分析
該活動主要是借助對數學知識的梳理幫助孩子理解文學作品的意義,在食物逐漸減少的過程中孩子理解了減法的含義。整個活動一共有三次減法操作,第一次操作幫助孩子初步了解減法的含義;第二次引導孩子根據交換的糧食從三道算術題中選擇一道,加深對減法的認識;第三次是告知孩子糧食全部換掉了,讓他們猜測換了什么,既可以培養孩子的逆向思維,又知道了0的意義。
繪本,讓孩子猜畫添趣
中班繪本集體教學《黃色正方形歷險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youer/31620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