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聲音不僅僅局限于人類本身發出的,在大自然中也有很多美妙動聽的聲音。為了滿足孩子現階段的好奇心,我們設計了分課題:“美麗的春天”中的子課題——“春天的歌”,引導幼兒從美的一方面來感知聲音,從不同的角度去真切感受和探索大自然中那充滿生機的美。
[分題活動建議]
在活動中建議盡量帶幼兒感受大自然,將課堂搬到戶外去,讓孩子們在廣闊的學習環境中,在輕松的氣氛中,自主探索學習,自動地解決問題,真正的享受學習的樂趣,豐富了孩子們的社會經驗。在活動中,教師盡可能為幼兒提供實物、實景、實在的生活經驗,創設一種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師生互動起來,生生互動起來。
[活動室情景布置]
展覽區:鳥類、蜜蜂、青蛙的圖片,春天的風景圖片和幼兒的作品。
圖書區:各種關于春天的的大圖書、兒童書籍、雜志。
娃娃區:有關春天景色的大圖畫,幼兒制作的鳥、蜜蜂、青蛙的紙偶、布偶。
益智區:塑料袋、棉花、砂紙、泥工板、布、牙簽等材料。
表演區:各種聲音錄音磁帶、布、砂紙、碎葉。
活動一:音樂會
[活動目的]
1、通過欣賞鳥、蜜蜂、青蛙的歌聲,培養認真傾聽的習慣。
2、通過模仿聲音和動作,發揮其創造性。
3、享受扮演角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鳥、蜜蜂、青蛙圖片若干,及其叫聲的磁帶。
˜鉛筆、牙簽、砂紙、紙筒、紙板、塑料袋、舊雜志等材料。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引發幼兒的好奇心,導入。
故事:《音樂會》
春天的早晨,小鳥一睜眼睛,就想唱歌(播放音帶),可是唱著唱著,就不唱了,她說:“哎!就我一個人在唱,真沒意思。我還是去找找小伙伴,一塊兒唱,那多美呀!”找誰呢?就找小青蛙和小蜜蜂吧,于是,小鳥撲撲翅膀往池塘邊飛去。剛到池塘邊,就看見小青蛙和小蜜蜂,就說:“喂!朋友們,瞧!今天的天氣多好啊,我們三個一起辦個音樂會吧,比比誰唱的最好聽!” (播放音帶)小朋友你們聽,她們唱得多好呀!
2、向幼兒提問故事情節:小鳥一醒來,想做什么?她是怎么唱的?小鳥覺得一個人唱歌怎么樣?小鳥找誰去了?小青蛙是怎樣唱歌的?小蜜蜂是怎樣唱歌的?啟發幼兒利用身邊的材料模仿小鳥飛、蜜蜂飛、青蛙跳的動作。
3、扮演角色。請幼兒伴隨老師的講述,用現有的材料,分別扮演小鳥、蜜蜂、青蛙進行表演。
[總結分享]
小朋友,你們覺得誰表演得最像,唱的最好聽呀。
[活動評價]
1、將課堂搬到戶外去,讓孩子們在廣闊的學習環境中,在輕松的氣氛中,自主探索學習,自動地解決問題,真正的享受學習的樂趣,豐富了孩子們的社會經驗。
2、整個場面熱鬧非凡,孩子們說著、笑著、唱著、鬧著鬼臉,個個都那么開心,那么盡興,盡情的體驗著音樂會帶來的快樂。
3、孩子在活動中感受到了集體討論、探索的樂趣。在師生情、同伴愛中,孩子們分享到了活動的快樂。
活動二:水會唱歌
[活動目的]
1、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
2、辨別不同的聲音。
3、鍛煉口語表達能力。
4、感謝大自然對人類的幫助。
[活動準備]
˜小青蛙、小魚的布偶。
˜課前帶幼兒觀察了解下雨、小溪流水的聲音特征。
˜各種雨具、洗浴噴頭、水盆、扎眼的礦泉瓶、扎眼的塑料袋、噴壺、砂紙、塑料紙等材料。
˜有關下雨、小溪流水圖片及音像制品。
[活動過程]
1、淅瀝瀝下雨了,小青蛙(布偶)說:“我最喜歡下雨天了,我要到雨中散步去!”于是小青蛙興高采烈地打著雨傘出門了。(播放音帶)
2、小朋友這是什么聲音?我們來學學春天下雨聲音吧。你能用桌上的材料制造出春雨“沙 沙 沙”的聲音嗎?
3、小青蛙走著走著,雨停了。咦,這是什么聲音?(播放音帶,并讓幼兒討論)一條小魚游過來說:“這是小溪流水的聲音!”小青蛙說:“真是清脆好聽呀!”
4、小朋友這是什么聲音?你能用這些材料制造出小溪流水的聲音嗎?
[總結分享]
請幼兒想想,為什么這些東西能制造出春雨沙沙、小溪潺潺流水的聲音。
[活動評價]
1、這幾天還不錯,春雨多了起來,于是我們馬上組織孩子在陽臺上或室內隔著門、窗進行觀察、傾聽,利用各種感官來感受沙沙的春雨。孩子們積極性很高,爭著搶著往前擠,伸手用手接,還有的說:“春雨落到地上,地上全是泡泡呢。”“沙沙的,真好聽!”……通過多個活動孩子們對水有了極大的興趣。我們緊接著進行第二個活動《水會唱歌》。使他們對各種聲音充滿了好奇。
2、活動中,由于幼兒非常興奮,水撒到衣服上的居多。因此在以后的活動中要引導幼兒盡量不要把水弄到衣服上,灑到地面上,培養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找找哪些東西也能發出類似春雨、小溪流水的聲音。
活動三:會唱歌的風
[活動目的]
1、培養認真觀察的習慣。
2、培養聯想力。
3、發揮創造性。
[活動準備]
˜有關風的各種圖片及其相關音帶。
˜搖扇。
˜制作扇子的操作材料:冰糕棒、各種質地的紙。
[活動過程]
1、到戶外感受“春天的風”,引導幼兒觀察風對花草樹木的影響,說一說風吹在身上的感受。
2、請幼兒模仿春風發出來的聲音。
3、出示圖片,聽音帶,讓幼兒了解不同的風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加深對春風的感受(春風是暖暖的,柔柔的)。
4、提供材料,讓幼兒討論:怎樣才能制造出風?
5、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有的材料制造的風大,有的材料制造出來的風小呢?用哪種材料最適合制造春風?
[總結分享]
還有什么東西可以制造出春風?
[活動評價]
1、幼兒樂于投入制作過程中,制作出有趣的風。
2、通過各種各樣的嘗試,孩子們之間的合作愈來愈默契,并能做到相互謙讓,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到了合作帶來的樂趣。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培養了幼兒聯想力、創造能力。
3、教師在活動中充分相信幼兒、尊重幼兒、注重以人為本;在學習探索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耐心細致和動手動腦的良好習慣,拓展了幼兒的思維空間。
4、這次活動不僅使幼兒受益,且教師也受益。活動中的許多新奇發現是我們未曾想到的,面對活動中預料不到的情況,我們要有駕馭的本領和隨機應變的能力,這就激勵我們必須掌握豐富的知識,才能去面對幼兒。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區角活動時,制作風車、小扇子。
活動四:最動聽的聲音
[活動目的]
1、學習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2、發揮創造性。
3、 學習介紹自己的作品。
4、學習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各種打擊樂器。
˜洗浴噴頭、水盆、扎眼的礦泉瓶、扎眼的塑料袋、噴壺、砂紙、塑料紙、硬紙板、木棒等材料。
[活動過程]
1、今天天氣多好呀,我們來舉辦一個“春天的音樂會”好嗎?
2、請幼兒想想怎樣可以發出小鳥、小青蛙、小蜜蜂、下雨、小溪流水、風的聲音?
3、春天里還有什么聲音?怎樣可以發出這種聲音?
4、我們一起來演奏一首春天的樂曲。
[總結分享]
請小朋友互相交流怎樣才可以發出最好聽的聲音。
[活動評價]
1、通過此次活動,讓我們感到,小班幼兒具有很強的動手動腦能力。只要教師多為幼兒創設相關的環境與條件,才能充分挖掘出孩子的潛能。
2、幼兒不僅感受到了探索的樂趣,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而且還學會了合作與分享,這對幼兒的一生將受益非淺。
活動五:春之歌
[活動目的]
1、培養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2、培養聯想力。
3、喜歡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春之歌》音帶。
各種打擊樂器。
各種可以發出聲音的材料,砂紙、塑料紙、硬紙板、木棒等材料等等。
[活動過程]
1、今天,春姑娘送給小朋友一個禮物,你們猜猜這是什么?
2、請小朋友欣賞樂曲。欣賞后,請小朋友說說有什么感覺?歌里都唱了些什么?
3、教師播放音樂,請小朋友根據歌曲內容和所提供材料,運用對春天已有的印象進行隨意表演。
[總結分享]
請小朋友說說最喜歡春天里的什么?
[活動評價]
這節課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實物、實景、實在的生活經驗,創設了一種寬松的學習環境,因此幼兒表現出了極大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特別是表演活動,能自主地隨音樂動起來,幼兒都踴躍參加,使幼兒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小班冬季主題教案《冬天到》案例與反思
春天主題教案:音樂活動??春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youer/31037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