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借鑒的:在活動中,教師考慮到了活動的容量及幼兒的實際水平,結合原目標,加入了“自編7以內的減法應用題”這個內容,使整個活動看起來更加飽滿,而且,幼兒也掌握了編減法應用題的要領,一舉兩得。
難以解決的:在活動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問題:有些孩子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在扳手指。如當孩子列好算式7-3=后,他們中有一部分人不能馬上得出答案,而是扳起了自己的手指,通過扳手指得出答案。由此可見,部分幼兒的思維還是比較具體形象的,他們無法將應用題中抽象的形象具體化,無法立馬得出答案。首先,我們并不提倡用扳手指的方式來完成算術題,況且由于現在數字還小,孩子似乎可以通過扳手指的方式來獲取答案,但如果數量大了呢,他們又將如何完成。如何讓幼兒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是我們目前要做的,但是到底該如何入手,目前我也覺得比較困惑,是否可以通過多次的具體形象的事物的擺放,讓幼兒動手操作,熟能生巧,逐漸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呢!我希望通過嘗試來進行驗證,也希望其他老師能夠給我支招!
中班數學活動《禮物送給好媽媽》說課稿及課后反思
骨干班活動展示:設計思路??中班學習活動“歡慶世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youer/30608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