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期初,全組教師在對本學期將要開展的幼兒活動進行討論的過程中提到“如何讓幼兒過一個既有新意,又有意義的兒童節”,大家各抒己見,最終決定嘗試“義賣”。
兒童節臨近之時,多次教研活動的內容就是圍繞義賣在進行。由于是初次嘗試,所以必須對活動有個整體的策劃,解決一些事先設想到的問題,如:義賣品的來源、義賣的時間和地點、如何宣傳、義賣所得金額的保管人、善款的處理等等。
經過一次次的討論,覺得整個活動應該分兩大部分,即:義賣和捐贈。
一、義賣階段。大家分頭做好準備工作:
1、征求家長意見,了解他們對本次活動的看法。
我們設計了表格,讓家長填寫是否支持本次活動,如果持支持態度,則繼續填寫愿意讓孩子捐出義賣品的數量、名稱,同時對每一件義賣品進行5元、10元、15元、20元四個檔次的定價。我們對義賣品的要求也有規定:收集孩子用過的玩具、書籍、文具等,要求八成新以上,完整不殘缺。然后對發出的表格進行回收,由各班老師進行統計和分類。
2、面向全園幼兒、家長、教師發出倡議。
以中班組的名義向大家發出倡議,希望能得到支持與響應,并告知大家活動的時間為“2007年5月30日~5月31日上午7:20~8:10”。
3、聯系受捐贈學校領導,了解他們的實際所需。
在幼兒園領導的介紹下,與當湖希望小學俞校長取得了聯系,征得同意后,第二天上午空班老師主動前往該校,實地了解實際所需,并拍攝部分照片做為宣傳資料。
4、對活動進行大力宣傳。
(1)中班組各班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縱向班級的宣傳,并將“倡議書”分發到每個小朋友的手中。
(2)印制義賣活動傳單,在活動第一天早上請幾名幼兒分發傳單。
(3)制作大幅宣傳海報,義賣標題、口號和反映受捐贈學校情況的海報、本次活動倡議書各一張。
5、其它工作。
(1)請中一班家長設計制作“愛心天使”圖案的貼紙。
(2)每班落實兩名幼兒作為本次活動宣傳員,在30日早晨發放傳單。地點:幼兒園門口。
(3)每班落實四名幼兒作為“愛心小天使”,在幼兒獻出愛心,購買義賣品的同時貼上一張“愛心天使”圖案的貼紙。地點:義賣活動區域。
(4)每班落實兩名家長參與本次義賣活動,并確定一名善款專職保管員。
(5)聯系平湖報社記者和平湖電視臺記者。
(6)對本次活動的報道落實到人。
(7)布置義賣活動場地。
5月30日7:20,各環節準備就緒,活動準時開始。小朋友們都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挑選并購買了自己喜歡的物品,奉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幼兒園的老師們也積極響應,紛紛捐出不少好玩具加入義賣的行列。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里,義賣的物品已經所剩無幾,而愛心款也達到了1445.50元。因剩余義賣物品的數量有限,所以原本31日上午的義賣活動進行調整,安排在30日16:00進行。截至到16:30,物品全部賣完,整個義賣活動共籌得善款1773.70元。
《愛在藍天下》慶“六一”文藝匯演節目串聯詞
“六一”創意活動方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youer/28867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