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片段與分析:
片段1:出示小狐貍,引出課題。
師:你們看,他是誰?(小狐貍)這只小狐貍有點特別,它呢喜歡捉弄別人。你們知道什么是捉弄嗎?(捉弄就是搗蛋、開玩笑的意思)今天呀我們來看看小狐貍到底做了些什么?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小狐貍的槍和炮》。
(評析:出示小狐貍,直接導入活動,采取“ 設疑”的方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片段2:結合圖片,分段欣賞,理解故事,發展語言。
1、聽故事前半段至“他叮當、叮當地做起了槍和炮”,初步了解故事內容,引發幼兒思考。
師:小狐貍捉弄了誰?他是怎么捉弄小鴨子的?他是怎么捉弄小刺猬的?(把動作做出來:一肚子的水、推了推、四腳朝天)
幼: 小鴨子,小狐貍叫小鴨子到池塘里吃星星,結果小鴨子吃了一肚子的水。
幼:小刺猬,小狐貍叫小刺猬扎西瓜,小狐貍把西瓜推了推,小刺猬摔得四腳朝天。
師:小動物被捉弄之后,還喜歡和小狐貍做朋友嗎?
幼1:大家都不喜歡和小狐貍做朋友了。
幼2:大家都不愿意和小狐貍玩了。
師:沒有了伙伴和自己玩,小狐貍心里怎么樣?如果你的朋友不跟你玩了,你會怎么樣做?幼兒自由討論后提出問題:小狐貍是不是和你們說的這樣做呢?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讓幼兒在欣賞故事的同時聽清楚里面的對話,并學說還用動作表現出來。在故事情節中把小狐貍遇到的困難拋給幼兒啟發幼兒思考,讓幼兒憑著各自的生活經驗進行交流與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
2、、講述故事后半段。
師:我們小朋友猜對了嗎?小狐貍做了槍和炮想去干什么呢?
師:小狐貍拿著槍和炮出來,小黃狗是怎么樣做的?(沖在前面保護大家)打進小黃狗嘴里的是什么呀?小黃狗吃到了什么?(巧克力)小動物們也想嘗嘗,我們一起來發射,準備好了嗎?(邊做握手槍的動作邊說“叭” “叭” “叭”)
師:小狐貍回家推出了什么?大炮里轟出的又是什么呢?小動物們吃得可開心了,我們也來嘗嘗吧。大家備好,我要發射咯(教師分撒糖果) “哄”、“哄”、“哄”
師:你們開心嗎?那你覺得現在小動物們和小狐貍在一起開不開心呀?(開心)大家現在喜不喜歡和小狐貍一起玩?為什么大家又喜歡跟小狐貍玩了呢?
師:他呀真是只聰明的小狐貍,我們再來聽聽這個故事吧!
(評析:通過這一環節,讓幼兒不僅知道大炮里轟出許多糖果,小動物們都吃到了糖果,更讓幼兒理解小狐貍的這個辦法,給動物們帶來了快樂。)
3、邊看圖片邊完整欣賞故事。
師:小朋友,你喜歡以前的狐貍還是喜歡現在的狐貍?為什么呢?
(評析:讓孩子對故事有一個完整的感受,利用圖片講述,使幼兒的講述有更大的空間。)
中班語言活動《咪咪》
捉迷藏??語言活動教學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youer/26335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