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環節是以迷宮游戲的形式,先讓孩子分組,根據自己的一些已有經驗或當場的判斷為兔子先生和小老鼠選擇一條合適的路到公園。其中已經隱含著標志的分類“對司機的”和“對行人的”,讓幼兒感知到司機看了標志能更順利到達目的,而行人也要看標志,這樣才能更安全到達目的。在這個環節的分享交流時,老師重點讓孩子觀察禁令標志和指示標志的區別與特點,找到一些規律。同時,還通過提問,讓孩子了解到行人走橫道線的重要性。
第三個環節是進一步讓幼兒接觸更多的交通標志,這些標志是孩子們自己收集來的,也有老師提供的。幼兒通過操作繼續進行分類,同時說說標志的意義。先讓幼兒自己說,然后再進行幼幼互動的形式來分享經驗,老師根據情況可隨機點撥幾個幼兒可能不理解的標志進行討論。使幼兒對更多的交通標志產生興趣。
結束環節是給活動創設了一個延伸的情景,引導幼兒來為幼兒園設計一些標志,為后面的活動作鋪墊。
活動目標:
1、了解常見交通標志的作用,知道標志是社會生活環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符號。
2、嘗試按標志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PPT課件、“兔子先生和小老鼠去公園”的迷宮操作紙若干、各種交通標志小圖片(師幼共同收集)。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師生共同回憶《兔子先生散步》的故事,激發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提問:你們喜歡《兔子先生散步》這個故事嗎?你對這個故事的哪個情節最感興趣呢?你對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嗎?
2、小結:現在兔子先生知道那些標志很重要,只有看懂了才不會發生意外。
二、以走迷宮的游戲形式幼兒在操作中認識區分幾種交通標志。
1、過渡語:兔子先生和他的朋友小老鼠,坐著船一直向前行駛。不久他們來到了一座大城市。一天,兔子先生和小老鼠約好到公園玩。兔子先生選擇開車去,小老鼠則選擇步行去公園。
2、老師出示兩張迷宮圖紙,一張是兔子先生開車路線,一張是小老鼠步行路線。
師:兔子先生和小老鼠在去公園的路上遇到了許多標志,可是他們不太認識,請小朋友們幫助他們找到一條最合適的路線好嗎?
3、幼兒分組合作,選擇兔子先生或小老鼠的路線進行迷宮游戲。
(1)兔子先生的迷宮出現交通標志有:禁止機動車通行標志、禁止向右轉彎標志、禁止非機動車通行標志、機動車行駛標志。
(2)小老鼠的迷宮中出現的交通標志有:禁止行人通行標志、步行標志、人行橫道標志。
4、分享交流操作結果。
(1)交流兔子先生去公園的迷宮圖。
提問:你為兔子先生選擇了哪條路通往公園,為什么?(為什么這條路能開車,那條路不能開車?這些標志是什么意思?禁止非機動車通行標志和機動車行駛標志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呀?)
小結:看來兔子先生只要看清標志就能順利到達公園了。
(2)交流小老鼠去公園的迷宮圖。
提問:你為小老鼠選擇了哪條安全的路通往公園,為什么?(為什么在步行標志的路上走比較安全?不走人行橫道線的話會發生什么事情?)
小結:看來小老鼠步行去公園也要注意路上的交通標志,這樣才能更安全地到達公園。
三、幼兒進一步區分其他交通標志,并交流經驗。
1、過渡語:兔子先生和小老鼠在公園碰了頭,玩得非常開心。不過,他們覺得城市里的交通標志太多了,還有很多沒認識。聽說小朋友們都知道,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把你們認識的一些交通標志告訴他們吧。
2、請幼兒在小椅子下面拿出一個標志,看一看,這是什么意思,然后判斷一下這是給司機看的還是給行人看的,把標志帖到相應的版面上。兔子先生的版面代表給司機看的,小老鼠的版面代表給行人看的。
3、請幼兒一邊送一邊向兩個動物介紹標志的意義。
4、檢驗:看一看,是否將交通標志分成了“對行人的”和“對司機的”兩類。
5、提問:如果你是兔子先生或小老鼠,你都看懂這些標志了嗎?有沒有看不懂的呀?(引導幼兒互相提問,交流經驗。如果幼兒沒有問題,老師可以以兔或鼠的口吻對個別較難理解的標志進行提問,與幼兒共同分析理解。)
四、結束。
師:現在兔子先生和小老鼠明白了各種標志的意思,謝謝小朋友們了!
師:對了,既然兔子先生和小老鼠來到了我們的幼兒園做客,你們覺得在我們幼兒園里可以用哪些標志來提醒兔子先生和小老鼠呢?我們回去設計一些小標志吧!
中班下學期安全教案:我們不玩火
小班安全教案:交通訊號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youer/25162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