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的產生
今天,當我正在忙著布置墻上的足球網時,被幾個去洗手的孩子發現了。鮮紅的足球網(繩子的顏色)一下子把他們吸引過來。
“老師,你用繩子做什么?”淘淘問。 還沒等我回答,龍龍就接著說:“這是球門,踢足球用的。”男孩子就是不一樣。“對呀,根寶基地也有的,但我們的比他漂亮。”(小孩子的特點,喜歡色彩鮮艷的東西)“老師,你本領真大。”……手中不停忙著的我,一直做著忠實的聽眾,聽著他們贊嘆的話語,我連忙轉過頭來笑著說:“其實,你們也能行的,下次你們也可以試試。”聽我這么一說,孩子們在一旁看得更仔細了,眼睛一眨也不眨。(孩子們的興趣產生了)
初次嘗試
主題區域里的柜子后面,低矮的墻面上,窗口旁掛滿了用來編網的繩子。幾個愿意學的孩子就選好了他們的預約地點,在我的稍加點撥下開始嘗試起來。孩子們的第一次作品,真可謂“琳瑯滿目”。有的孩子用兩根繩子從上而下打滿了結,有的把相隔好幾根的兩根繩子并在一起,還有的找對了繩子,但是結出的網格子有大又有小,已經很不錯了。
講評活動時,我讓孩子們互相點評,說說好在哪里,需要努力的是什么?為了讓孩子們分清哪一根是最近的繩子,我用了彩色筆在紙上畫了一張網,因為顏色不同,孩子們很快就明白了。看來,材料的提供應循序漸進,體現一定的層次性。當孩子們看到不同大小的網格時,又說開了:“格子太大,球會鉆出去的。”“一樣大,才好看。”孩子們只顧著評價別人的作品,并沒有去尋找原因。于是我又追問:“為什么會有大有小呢?”
中班幼兒區角觀察記錄??理發店
區域活動隨筆:教育需要善待,也需要等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youer/24799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