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說設計思路
《綱要》在健康領域中指出“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小班幼兒的思維正處在直覺行動思維過渡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所以根據小班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教師以游戲化的教學形式,把“爬”和“滾”賦予在有趣的故事情節中,讓幼兒扮演角色參與活動,這種方式既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也能提高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突出了過程游戲化,內容趣味化的特點。
● 導入部分
根據小班幼兒對小動物、游戲感興趣的特點,選擇游戲化的故事情境,讓幼兒以小刺猬的角色身分參與其中,能激發幼兒主動積極的參與意識。用活潑歡快的《去郊游》音樂,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游戲活動氛圍,促使幼兒愉快的進入活動情境。
● 基本部分
1、幼兒自由探索。
“小刺猬是怎樣走路的?有什么本領?”這一環節讓幼兒回憶已有的經驗,“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自由探索在先,創設了一個寬松自由的活動空間,來調動幼兒的主體積極性。
2、幼兒嘗試練習側身滾。
通過交流、個別演示使之經驗共享,同伴示范,引導幼兒互學,幼兒集體嘗試練習側身滾。教師以角色身份參與,以游戲化的口吻帶領幼兒一起練習,“那邊地上有很多的果子,我們一起滾過去,看看誰背的果子多。”既練習了動作又為游戲做好了鋪墊。
3、聽信號變換動作。
聽信號變換動作,又一種練習基本動作的途徑,媽媽帶領寶寶游戲,交替練習側身滾和爬,同時將快爬、慢爬,朝指定方向側身滾蘊含其中,將幼兒引入游戲環節,運用不同的方式,達成同一個目標。
4、開展游戲“小刺猬背果子”。
設置游戲化的情境,讓幼兒穿越障礙,用側身滾將果子背到背上運回家,在游戲中,孩子們盡情滾、爬,享受游戲帶來的快樂。《綱要》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地、啟蒙性的,-----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在此啟發幼兒互相幫助,將果子放到筐內,同伴間的互助、友情自然滲透其中,同時數數自己背了幾個果子,也自然的將數學活動滲透于此。
● 結束部分
在音樂聲中享受勞動的甜蜜果實,并讓幼兒學會分享,體驗游戲的快樂。
小班健康活動《身體骨碌碌》課后反思
執教小班撕紙活動《彩色面條》有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youer/24748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