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認識時鐘
【教材分析】
定位:最普通的時鐘
——結合大班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和現實發展需要,認識時鐘的重點不在于讓幼兒獲取精確的取讀時間這一知識性技能,而是引導幼兒了解時鐘與時間的關系,時間與自身活動的關系,幫助他們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幼兒基礎分析】
時鐘對于大班上學期的幼兒來說已有一定的零散經驗。他們在生活中經常接觸時鐘和時間的有關問題,所以幼兒對時鐘上的數字與針有了初淺的認識,如:知道針有長短、粗細之分,鐘面有數字等;同時,對生活中的整點也有一定的感性生活經驗,如:7:00起床,8:00上幼兒園, 12:00午睡等,但這種感性認識還沒有形成可操作性的辨認時間的思維方法,并不知道鐘表所顯示的具體時刻;同時就時間和自己的生活關系也不是很明晰。大班幼兒需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了解普通時鐘的表面結構、辨認整點,從而初步建立時間觀念,為其后期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因此,設計本節教學活動時,一方面要抓住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背景,另一方面,要在具體的學習情境中引導幼兒經歷認識整點的過程,在同伴學習中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學習方式分析】
運用幼兒原有生活經驗,組織分享交流;充分利用課堂差異資源,推動幼兒同伴互動。
【活動目標】
1.通過多元學習方式豐富對鐘面結構的認識,會辨認整點,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2.結合日常生活作息時間,懂得時鐘、時間與人們生活(自身活動)的關系,有進一步探究時鐘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能根據時針和分針的指向準確辨認整點。
【教學準備】
幼兒經驗準備(前期和幼兒交流調研)
物質準備:教具:PPT,時鐘實物;學具:兩人一個撥的小時鐘。
空間位置:根據人數幼兒分兩排面對教師做成弧形,幼兒操作臺擺放在座位后面。
【教學過程】
一、啟動思維,引發探究
1.創設問題情景,組織話題討論
師:孩子們,現在幾點了?有什么方法知道準確時間?【引出鐘表】
2.出示課件:呈現一個大圓,追問:讓這個大圓變成像鐘的鐘面一樣需要添加什么?【利用幼兒原有經驗差異組織討論交流】
(1)時鐘上有數字
師:哪些數字?這些數字有怎樣的順序?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們的位置排列呢?【12右邊數字是誰?對著12下面的數字是誰?】
(2)鐘面上有兩根針【有的有三根】,它們是時針和分針【秒針】
師:說一說時針和分針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師:時針和分針在鐘面上是怎樣走的?【觀看課件,幼兒用肢體和語言表述】
師:向這樣從12開始往右邊1、2、3、4方向走叫什么?【順時針】
【設計意圖:改變傳統觀察鐘面,一問一答的學習方式;將問題引發猜想作為活動的開始,激發幼兒的興趣,由任務驅動繼續探索的積極性;接著組織幼兒根據自身經驗進行普通的時鐘特征分享交流,幼兒較快進入學習狀態,為下面主動探求新知聚集動力】
二、自主探索,辨認整點
師:有位小朋友小明,和大家一樣快要上小學了。小學生很守時[知道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可是小明還不認識時間,我們一起來幫助他吧。
1.看一看:活動對應的鐘面表示的時間;
師:小明帶來了幾個鐘面,看一看他在做什么?是幾點鐘?
出示情景一:小明起床;
師:小明在干什么?是幾點鐘?(7:00)為什么?
【利用現場幼兒資源,視具體情況追問:分針和時針分別指向哪個數字?】
出示情景二:小明上幼兒園;
師:現在分針和時針指向哪里?是幾點鐘?小明在干什么?(8:00)
出示情景三、四:小明上課(9:00)、小明游戲(10:00)
【觀看PPT和對應的鐘面時刻連線配,請幼兒說出理由】
2.辯一辯,發現規律(出示以上四幅鐘面的圖片,請幼兒觀察)
師:整體比較鐘面,一起來找找它們有什么是一樣的呢?有什么是一樣的?
幼兒觀察,交流:長針(分針)都指著12,短針(時針)指的數字不同。
【利用幼兒呈現的差異資源,建立正確辨認鐘面時間的經驗】
師:當分針(長針)指向數字12,時針(短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
【設計意圖:對于整點時刻,部分幼兒在生活中一些學習渠道已經有所認知。所以本環節主要運用幼兒的差異資源,引發幼兒經驗間的互動,達到經驗分享,共同學習的目的。結合四個貼近幼兒生活情景,多元感知中自主總結規律】
三、鞏固經驗,深化感知
師:我們幫助小明認識了整點,現在,你們想和他一起來玩一玩時鐘嗎?
(1)教師報時刻,幼兒撥時鐘:
情景設置:11:00小明該吃飯了,請你撥一撥。
12:00小明該午睡了,請你撥一撥。
【幼兒操作時,教師全體觀察并提醒幼兒注意分針和時針的轉向】
(2)幼兒自主撥時鐘,和同伴說一說是幾點鐘?你可能在做什么?
【設計意圖:延續情景,請幼兒親自動手操作,加深對整點時刻的認識。此環節,設置集體操作和幼兒自主操作兩種形式,主要是考慮幼兒的學習個體差異性】
四、總結回顧,經驗拓展
鐘是一種獲取時間的工具,它可以告訴我們現在是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事情;生活中,還有很多可以告訴我們時間的鐘表,我們一起去看看有哪些?
播放“時鐘王國”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鐘的特點,如掛在墻上的鐘是掛鐘、放在桌上的是臺鐘、放在地上的是落地鐘,戴在手上的是手表等。
【設計意圖:引導幼兒進一步拓展幼兒的相關經驗,了解實際生活中鐘是各種各樣的,隨時隨地我們都可以了解時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youer/1319137.html
相關閱讀:幼教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整點和半點》
大班數學新建小區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9的分合
幼兒園大班數學下學期末智力測試題(試卷)
大班數學教案:各種各樣的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