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竹籬笆和牽牛花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竹籬笆和牽牛花各自從難過到高興的原因。
2.懂得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導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引出故事。
1.這是誰?你見過它嗎?
2.陳老師在公園的一個角落里看見一個傷心的竹籬笆,它為什么傷心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觀察圖片,在猜測中理解故事內容。
1.猜想故事第一段。
你看到竹籬笆是怎樣的表情?你猜猜它為什么很傷心、難過?
2.猜想故事第二段。
接著又發生了什么?我們一起來看。
提問:(1)竹籬笆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看到牽牛花在哭,竹籬笆會問它什么?牽牛花又會怎樣回答?(請幼兒自由表述,大膽說出自己的猜想及看法。)
3.猜想故事第三段。
提問:竹籬笆會幫助牽;▎?是怎樣幫助它的?是誰幫助了它?
4.猜想故事第四段。
提問:看到了什么?他們開心嗎?竹籬笆幫助了別人,它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引導幼兒說出幫助別人很快樂。)
三、完整欣賞故事。
1.邊看圖片邊聽錄音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竹籬笆與牽牛花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和你猜的一樣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吧。
2.通過提問,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并表演故事情節。
(1)討論:牽;ㄩ_始時為什么哭?是誰幫助了它?竹籬笆是怎樣幫助它的?牽牛花的愿望實現了嗎?
(2)老師和幼兒一起表演竹籬笆與牽;ǖ膶υ。
(3)竹籬笆開始時為什么不高興?可以用什么詞來表示?后來竹籬笆為什么會高興?竹籬笆做了什么感覺自己很幸福?他是怎么說的?
3.教師小結:哦,原來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幫助別人真快樂。
四、幼兒組織討論,拓展經驗。
你幫助過小伙伴嗎?是怎樣幫助他的?
幫助他,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youer/1144481.html
相關閱讀:中班語言活動:米皮皮的“敲敲長”
中班語言:小雞和小鴨
中班語言《芭蕉扇》教案與反思
中班語言教案:青蛙的新衣服
語言活動《鼠媽媽的生日禮物》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