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命運----辯證思維訓練
在古希臘,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年輕人決心以演講為終身職業,這個選擇遭到了他父親的強烈反對。
父親對他說:“孩子,你可得當心!你選擇演講作為終身職業是不會有好結果的。說真話吧,富人顯貴們會恨死你;說假話吧,貧民們不會擁護你。可是既然要演講,你就得說真話,或說假話。因此,你不是遭到富人顯貴們的憎恨,就是遭到貧民們的反對,總之做演講家是有百弊而無一利啊!”
兒子聽了,莞爾一笑,不緊不慢地回答說:“父親,您老不用擔心。如果我說真話,那么貧民們就會贊頌我;如果我說假話,富人顯貴們就會擁戴我。我不是說真話,就是說假話,因此不是貧民們贊頌我,就是富豪顯貴們擁戴我,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辯證思維訓練]
什么是辯證思維?
[思維原理]
辯證思維是指以變化發展的視角認識事物的思維方式,通常它被認為是與邏輯思維相對立的一種思維方式,在邏輯思維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不允許出現“亦此亦彼”、“亦真亦假”的情況,因為那會帶來邏輯上的混亂,使思維活動無法正常進行。但這種情況在辯證思維中則是被允許的,事物可以在同一時間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無礙思維活動的正常進行。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是因為辯證思維和邏輯思維執行的是兩套不同的思維法則。通俗地講,辯證思維執行的是一套動態思維法則,這套法則能很好地適應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本質,揭示事物演變進化的自然規律,使人們能在動態中把握事物的變化。而邏輯思維執行的是一套靜態思維法則,這套思維法則與其說是符合自然規律的不如說是符合大腦思維規律的,為了能使大腦認識事物,我們就不得不把本質是運動的客觀事物人為規定為靜止的,因為不這樣大腦就無法準確地把握變幻不定的客觀世界,也就更談不上進一步認識事物的本質。當然某些客觀事物的變化發展速度緩慢,幾乎相當于靜止,這是邏輯思維能得以適用
于現實的主要原因,但是從本質來看所有的事物都是處于一種運動狀態,這就需要有一套與之相適應的動態思維法則才能揭示和認知,因此,辯證思維便應運而生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siwei/789484.html
相關閱讀:21種簡單方法輕松提高你的思維能力
酒水營銷新思維——跨界營銷
思維的訓練:開發大腦的潛力
擴散思維的特征和作用
思維方式:靈感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