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表明,在幼兒的成長階段中,3歲之前是潛意識的全開放期,3-6歲是潛意識的微關閉期,6-12歲是潛意識的緩慢關閉期,而到了12歲以后潛意識就會全部關閉,而幼兒的關鍵就是幼兒的潛意識。
由于孩子在3歲之前的潛意識是全開放的,因此這個時候孩子只會使用感性語言,即孩子只講感受,這也是為什么3歲之前幾乎很難用成人的理性意識去和小孩交流。而孩子在3-6歲時剛開始有了理性萌芽,在這段時間,家長要開啟孩子的心靈,慢慢培養理性意識,為孩子日后上學、更好地進入社會作準備。
因此,家長在面對這時期的孩子時不能強硬地灌輸孩子自己的想法,因為孩子根本不理解。早教專家蔡玲玲老師有句話叫做:處理事情之前先處理心情,就是說要從孩子的想法中入手,不能不顧孩子的情緒。有時候孩子在面對家長的常常心不在焉,根本沒聽到家長在說什么,這種情況就是“神游”,“神游”的原因就是孩子不想聽大人的道理而在頭腦里創造出另外空想的世界,長此以往,對于孩子的心靈發展以及家長的都會造成影響。
所以,家長要根據孩子心靈成長的規律來與孩子溝通,在6歲之前對于孩子尊重最重要,家長需要用心感受孩子的需求,這樣才能與孩子很好地溝通,才能進一步達到引導的目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qianyishi/76072.html
相關閱讀:心理暗示對人的影響
決定你祈禱結果的,并非是你意識中相信的圖景,而是潛意識深處的
『潛意識巨人』-《自信的能量》
潛意識的10大刺激源
自我暗示三大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