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一位超強記憶高手霍華德·貝格,他曾于1990年以1分鐘閱讀并記憶25 000字的速度,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有一家媒體記者對他很感興趣,決定進行測試。記者給了霍華德·貝格剛剛印刷完畢的《戴安娜傳》——這是本厚達320頁的書。霍華德·貝格僅用了5分鐘就閱讀完畢,然后,他準確無誤地答對9題,僅有一個次要問題——戴安娜就讀過的中學名稱,沒有回答出來。記者隨即又拿出一本近500頁的新小說《臥室》,他用12分鐘讀完并且完全答對記者再次提出的10個問題。
霍華德·貝格超凡的記憶力讓前來采訪的記者和圍觀的人群驚嘆不已!人人都可以增強記憶力 在感嘆霍華德·貝格超常記憶力的同時,我們總是不可避免地埋怨自己記憶力不好,記不住應該記住的東西。其實,這是因為我們的記憶潛力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妨礙我們提高記憶力的因素有哪些呢?首先,是我們對自己的記憶力缺乏自信。“我必須記住”,“我能記住”,這樣的信念和暗示對于提高自身記憶力是至關重要的。司湯達的小說《紅與黑》中,女主人公朱莉安受人之托傳送一封長信,為了防止中途被壞人把信搶去而泄密,朱莉安將信的全文默記于心。托信的人問她:“你真能完全記住?”她答道:“只要我不怕忘記,就記得住。”可見,強烈的記憶動機是增強記憶力的首要條件。
記憶策略和記憶方法不合理,也會影響記憶力。如果你能改善自己的記憶策略和記憶方法,記憶力就會很快得到提高。五大策略提高記憶潛能 策略一:及時復習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是最著名的研究記憶的心理學家。他研究發現,遺忘是記憶中不可避免的過程,遺忘規律是先快后慢,即在記憶的初期遺忘得多,以后遺忘速度明顯下降。實驗表明,在記住1個小時后,能記住的內容只剩下44.2%,8小時后再次遺忘8.4%,只剩下35.8%,24小時后再遺忘2.1%,還剩下33.7%。
從這個結果可以發現,對付遺忘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遺忘大量發生之前進行復習。俄羅斯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說,我們應當“鞏固建筑物”,而不要等待去“修補已經崩潰的建筑物”。如果我們想要記住某些內容,我們就應當在這些內容沒有完全忘記之前進行復習,如果等到這些內容都已經忘記了再去復習的話,前面的記憶就已經白費了。建議大家,每天睡覺以前要復習(或記憶)新學習的內容,第二天也要回顧頭一天學習的內容。提高記憶力從養成及時復習的習慣開始。 策略二:記憶時間化整為零
如果你計劃每天用60分鐘來背英語單詞(或者是其他的內容),你會怎么安排這1個小時呢?多數同學覺得早上記憶效果好,就在早上安排1小時集中進行記憶。其實這樣的方式效果并不好。因為集中安排時間,會缺少復習時間,也會導致記憶內容大量遺忘。有無數心理學實驗證明,分散時間復習的效果要遠遠優于集中時間復習的效果。如果把總體記憶時間分配一部分出來作為復習時間,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比如,可以早上安排35分鐘進行第一次記憶,上午或下午安排15分進行第二次記憶,晚上睡覺前安排10分進行第三次記憶。這樣安排雖然總的學習時間沒有增加,可效果卻大大提高了。 策略三:記憶內容拆散與組裝
如果有一篇5 000字的文章需要背誦,你會采取怎樣的方式呢?是從頭到尾一遍遍地完整背誦?還是將文章分成數段分段背誦?如果你采取后一種方法,背誦更容易。這里有實驗結果作為證明。心理學家發現,記憶長度為5 000字的文章,如果采取從頭到尾一遍一遍的方式進行背誦需要花27.5小時,如果采取分段背誦方式則花9.5小時。采用分段背誦方式是完整背誦方式時間的1/3,可見分段背誦可以大大提高記憶效果。
對于比較長的材料,建議大家將全部內容拆散,先將每個部分內容分別記住,然后再將這些內容按照原來的順序組裝起來。組裝過程中,內容的順序相當重要,你可以采取首字母(字詞)串聯的方法,將它們變成一句話。再根據這句話提示的線索進行回憶。 策略四:記憶內容(或活動)交叉安排
遺忘為什么會發生呢?干擾理論認為,是因為我們學習和記憶受到其他活動的干擾所致。干擾理論發現,如果我們從事的活動和原先記憶的內容越是相似干擾就越大,越是不同干擾就越小。美國心理學家安德伍德的實驗證明了這一點,他要求兩組背學習字表:第一組背誦前進行了大量類似的學習字表的練習,第二組沒有進行這種練習。結果第一組只記住了字表的25%,而第二組記住了70%。這說明前面的相似任務大大影響了記憶效果。
根據干擾理論減少記憶材料相似性可以提高記憶效果的觀點,我們可以對記憶內容進行巧妙安排,減少這些內容之間的相似性從而提高記憶效果。首先,我們不要長時間記同樣性質的材料,應該記不同性質的內容。比如,我們不要花1個小時的時間來記憶單詞,我們可以在同樣的時間不僅安排記憶單詞、還記憶公式、定理、文章等。另外,我們可以將記憶活動與其他活動交叉安排。比如,我們可以在學習記憶之后安排一些體力或文娛活動,這些活動對學習的干擾就比較小。 策略五:過度學習
我們記憶材料的一般習慣是,當我們能夠完全背誦后就停止背誦。但心理學家發現,如果你在完全能夠背誦后,再增加一定時間和背誦次數,記憶效果會大大改善。這種做法在心理學中被稱為過度學習。有一個心理學實驗發現,如果你記住了就不再學習,遺忘程度為35.2%;如果再增加50%的學習時間,則遺忘程度只有18.1%。可見,你只需要再花一些時間效果就可以大大提升。因此,在記住了材料之后再學習是一個最佳的省力的辦法。
上面介紹的這些高效記憶策略并不特別神秘。你只需要按照上面的策略安排你的學習和復習,你的記憶效果就會有很大的提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qianneng/kaifa/55880.html
相關閱讀:激發無限的潛能
調身
六招簡單教你捕獲靈感
如何爆發自己學習潛能
圓融的實踐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