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是庸才,人人又是天才"。人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才能,人人都有自己的最佳發展區。人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我們必須根據人的優勢與劣勢,根據自身的天賦和資質,來確定應當著重開發哪些潛能、怎樣開發這些潛能。
這就是因材律。
想一想:如果硬讓姚明苦熬苦學幾十年數學也只能成為庸才一個,諸葛亮天天練武恐怕也只能給關云長提鞋,愛迪生天天畫蛋也成不了達芬奇。懦夫可以派去站崗放哨,用的是他貪生怕死,一有動靜就會逃回來報信之才;而勇猛者過于戀戰反倒會貽誤軍機。所以,周總理一再強調說:"最重要的一條是想法子發揮自身的特長。"在潛能開發上,也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天賦、資質來開發自己的優勢潛能。否則費時費力還討不到好。
最新教育觀提出:"每個人都應當有自己的課程"。每個人進行潛能開發,一定要根據自身特點,設計出自己的開發潛能的方案。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獨一無二。
例如,我們要學會摸索出自己每一天的"生物鐘",弄清自己是"百靈鳥型"還是"貓頭鷹型",找準自己在一天當中什么時候腦子最靈,效率最高,總結出規律加以利用,在腦子最靈的時候進行最重要的工作。我一般在晚上寫作,文思泉涌,屬于"按月亮辦事"的那一類。我就利用這個時候寫作,效率最高。
另外,我們還要摸索自身的最佳學習方式、最佳記憶方式、最佳思考方式。每個人的情況大不一樣,一定要因材!人的記憶方式千差萬別。有的人擅長視覺記憶,有的人擅長聽覺記憶,有的人是混合型記憶。當你找準自身最佳的記憶方式,就會顯著提高記憶效率。思考方式也是這樣,一定要因材-- 根據自己的特點來找到自己最佳的思考方式。一般來說,常見的思考方式有"靜思"、"筆思"等。"靜思"就是專門靜心思考。美國著名的發明大王蓋茲博士有一間小小的隔音室,里面只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當蓋茲要思考問題時,就走進這個房間,關上門,坐下,熄燈,集中注意力來思考問題。這就叫"靜思"。"筆思",就是用筆思考,古人講"不動筆墨不讀書",就是通過寫來整理思路,刺激大腦進行思考。
總之,潛能開發一定要遵循因材律-- 發展自己各個方面的特長,找到自己的最佳思考方式、最佳學習方式,摸清自己在什么條件、什么情況下,采用什么方式,潛能最能得到開發。找出規律之后,就要善于利用。只要善于利用,就能使你最聰明的時候越來越多!解行并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qianneng/kaifa/49391.html
相關閱讀:如何爆發自己學習潛能
調身
圓融的實踐智慧
激發無限的潛能
六招簡單教你捕獲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