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和思維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的記憶可以分為短暫記憶和長期記憶。短暫記憶幫助我們處理日常生活中出現的片刻需要,例如記某人的電話號碼,打完電話便也忘記了那個號碼。
長期記憶有兩類:一類是關于“怎樣做”,另一類是關于“什么事”。"怎樣做”的一類記憶,又稱為“不可言性記憶”或“隱晦式記憶”。
這類記憶不需要意識的參與,是不自覺地提用的,涉及的大腦部分包括感官及運動神經網絡、小腦、杏仁核、基底神經節及其他中腦部分。
"什么事”的一類記憶,又稱為“可言性記憶”或“明示式記憶”。這類記憶需要意識的參與:專心和集中注意力,涉及的大腦部分包括前額葉和顴葉的系統,包括海馬體。這兩類記憶可以再細分如
下:
(1)不可言性記憶。根據學習模式的不同又可以大致分為:
條件反射。
一般的習慣。
通過學習掌握的技能,例如打字、騎自行車等。
(2)可言性記憶。可以分為兩類:
事件資料記憶。事件內容的記憶,在哪里發生、什么時候發生、發生日期等,儲存于前額葉附近。
語言資料記憶。所謂‘‘事實’’的構成資料、丈字語言資料等。海馬體似乎是最重要的部分。
記憶的人載與儲存機制,無論是不可言性或可言性記憶,都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短暫記憶和長期記憶。
①短暫記憶很不隱定,只能保留數分鐘。
②長期記憶很穩定,能保存多天、多個星期甚至多年。
無論是不可言性記憶還是可言性記憶訓練,重復多次是短暫記憶轉變為長期記憶所必須的。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有一個新蛋白質合成的程序,并且有一個“融匯時期”,在這個時期里,長期記憶最易受到破壞(受到妨礙蛋白質合成的因素的影響)。
如果妨礙新蛋白質合成程序的因素延遲出現,長期記憶便能形成。在實驗室里,動物形成長期記憶的過程中,妨礙新蛋白質合成程序的因素只要延遲一個小時出現,它們便能產生長期記憶。
從生物化學的角度看,記憶的形成需要神經傳遞素血清素和麥胺酸。一個刺激(學習)開動了在感覺神經元里的一個化學訊號系統。由于血清素的釋出,這個化學訊號系統啟動了一種特別的蛋白質。
這種特別的蛋白質抑制其他蛋白質的運作,結果是增加了麥胺酸的釋出。麥胺酸能增強各種神經元之間的訊息傳達數分鐘之久,這也就是短暫記憶。
不斷地重復這個過程,化學訊號系統中的一個成分會把那特別的蛋白質推入神經元的核心,并且在那里啟動遺傳基因去做蛋白質合成的工作。神經元因此有了基本的改變,這就是長期記憶的建立。
所以,把一些東西儲存人長期的記憶,需要遺傳基因的參與。
每次學習,都會使神經元之間增加新的觸突,創新的連接網絡。每一次人生經驗都會產生同樣的效果,儲存人長期記憶的過程導致神經元里的遺傳基因的運作有所改變,結果是大腦有了結構性的改
變。這使得每個人的大腦都與其他人的大腦不同。
以上的新科學發現,使得傳統上精神病科所區分的兩種病源--生理性抑或非生理性不再有意義,因為兩者都源自神經元內的改變!
科學家發現,對某種技能熟練的人,其大腦所耗用的能量比新手大腦耗用的能量少。熟練的人的大腦中已有了經多年反復使用而建立起來的特別深刻的接觸點,構成了更有效的網絡,因而所花的時
間短。
科學家還發現長期處于壓力下的人的海馬體比一般人的細小,因為那里的神經元網絡已經萎縮,沒有新的神經元牛長出來。若壓力消失,神經元的損傷和海馬體的萎縮是可以恢復正常的。
大腦所用的記憶方法策略是十分高明的。它并不是把一件事儲存在一組神經元里,另一件事儲存在另一組神經元里。大腦儲存的方式是把事情分拆為最基本的單元,每個單元分別由指定的神經元儲
存。
換句話說,一幅簡單的圖會被分拆為千百萬點的基本單元,某個神經元負責儲存直線,另一個儲存偏差10度的曲線,一個儲存淺紅,再另一個儲存白色,依此類推。
這個策略使得每一個神經元都可以被多次使用,亦使得大腦的儲存能力大大增加(事實上,科學家們相信我們大腦的能力是接近無限大的)。所以,我們的大腦記憶中并沒有什么圖,只不過是數以百
萬計的各自負責零散資料的神經元的組合而已。
注:過去一般的看法是大腦里的神經元,在一個人出生之后不會再有新的長出來。1998年科學家證實,在海馬體中的齒狀回在一個人的一生中,不斷有新的神經元生長出來,科學家認為這樣是為了
我們一生之中可以不斷地學習,因為海馬體與學習有很大的關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jiyili/67749.html
相關閱讀:哪些記憶規律值得掌握
提高記憶力的一些方法
怎樣培養發展記憶力
記憶36法之改錯記憶法
快速記憶-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