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前教學設計的有效性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師應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參與者"。為此,教師需要"以人為本",營造學習環境,創設各種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史、在"活動"中悟史。而課前的教學設計則是有效教學的先決條件、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劇本,教學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課前必須要有好的教學設計。
1.了解學生是課堂有效教學的根本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同年齡、不同學習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有一定的差異。因此,教學活動設計要符合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學活動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這樣的教學設計才更具有針對性,課堂教學才能收到最大效果。
2.吃透課標是有效教學的基礎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是歷史課堂教學的依據,也是教學評價的標尺。教學目標是歷史教師教學活動的基礎,也是判斷歷史課堂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新課標確定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歷史有效教學的基礎是吃透課標,確立全面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明確了、定位準確了,才能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增強教學針對性,提高教學的可操作性,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3.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是有效教學的關鍵
新課程標準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要努力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積極性。歷史教師應該讓學生積極參與各種"活動",把自己作為主動學習、主動探究歷史的主人。因此,我們設計教學活動時,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緊緊圍繞教學的中心內容,創設多樣的歷史情境,引導學生討論、探究,讓學生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和有效參與,激發學生的思維,形成學生自主學習的活水源頭。
二、課堂教學實施的有效性
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是基礎,而教學實施則是靈魂。教師能否有效地組織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1.有效性地提問
(1)提問要有啟發性
提問是為了啟發學生動腦,它要求教師所提問題難易適宜,貼近學生思維"最近發展區",在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實"處提問,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激發他們求知欲。如我在講解《劫難中的抗爭》"左宗棠收復新疆"時,我這樣提問:①左宗棠分幾步把新疆收回來的?②左宗棠采取了怎樣的斗爭策略?結果如何?就這樣循循善誘,學生積極性高,效果也很好。
(2)提問要有層次性
問題設計應當遵照先易后難、由淺入深的認識規律,結合教材的特點,從教學目標出發,通盤考慮整堂課提問的主次先后,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先后有序,層次推進。這樣,不僅容易解決問題,而且能促使學生思維向知識縱深發展。
(3)提問要有趣味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問題設計必須從教材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新穎有趣。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精神振奮,積極思考。
2.有效地傾聽
和諧有效的課堂從傾聽開始,它需要民主的師生關系與情感共鳴。因此,教師要善于傾聽,要善于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首先,教師要做到熱情傾聽、尊重傾聽,為學生營造一種可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氛圍。其次,教師要做到有效傾聽,必須要肯定學生發言的價值。學生回答正確時,要嘉獎肯定,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回答出錯時,要予以鼓勵,要用委婉簡單語言,點出學生錯誤的地方及其緣由,這樣會自然而然地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3.有效性講解
有效的講解既能節省時間,又使學生理解透徹。首先,在講解的過程中,要理清知識線索與知識結構。其次,要對知識點進行科學的歸類,突出重難點。第三,科學地安排講解時間,重點講的就要講透徹,該簡略就一帶而過。第四,必須突出考慮如何將講解的各種方式方法,按教材特征、學生特點,形成良好的結合。只有把這幾方面設計好、實施好,才能切實地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課后自主反思的有效性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積極倡導:"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更是反思性的實踐者。"有效的教學反思是實現有效歷史教學良性循環的保障。只有學會自主教學反思,才能不斷走出教學誤區,不斷增強教學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反思的內容須緊扣教育教學實際,如教學目標設置是否準確,教學重難點確定是否適度,課堂提問是否有效,自主探究、分組合作有無必要;史料選擇是否合適、學生是否有深厚的知識習得、深刻的能力提升或深切的情感體驗等等。反思也可以是針對教學中的某一閃光點或某一失誤。通過反思,總結出實實在在的體會和認識,以便今后能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水平。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歷史潮流中,我們應從《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出發,精心謀劃教學主要環節,想方設法關注教學設計,重視課堂教學實效,養成自主教學反思習慣,努力探求最佳的教學方法。我們相信,經過不斷的探索與實踐,初中歷史課堂必定會精彩紛呈,真正有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gaozhong/1334629.html
相關閱讀:高一下冊歷史古代手工業的進步期中復習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