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ikmau"><center id="ikmau"></center></ul>
  • <strike id="ikmau"></strike>
  • <ul id="ikmau"><sup id="ikmau"></sup></ul>
    <abbr id="ikmau"></abbr>
  • 2013高一歷史下冊第一次月考試卷(人民版含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海港中學高一年級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
    2013•3
    本試卷共分兩部分,卷I 為60分,卷II為非 40分,共100分。
    考試時間90分鐘
    卷 I 選擇題 6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
    正確的,請將正確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
    1.史料記載:“所種之地,惟以伐木,縱火焚燒,用竹錐地成眼,點種苞谷。”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
    A 鐵犁牛耕 B 個體牛耕 C 刀耕火種 D 石器鋤耕
    2.西周時“一人跖(踏)耒而耕,不過十畝”;戰國時“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引起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分田變為私田 B 鐵犁牛耕的推廣 C 國家走向統一 D 封建制度的確立
    3.鐵犁牛耕是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下列說法與史實不符的是( )
    A 《戰國策》記載秦國“以牛田”,說明春秋戰國時期已有牛耕技術
    B 漢代,牛耕技術逐漸普及全國
    C東漢時,二牛抬杠犁耕法完全被一牛挽犁所取代
    D唐朝時江東地區出現的曲轅犁標志著傳統步犁的基本定型
    4.《荀子•王制》:“凡農之道,厚(侯)之為寶!薄掇r書•糞田之宜》:“用糞猶用藥業。”《呂氏春秋•上農》:“時至而作,竭時而止!薄洱R民要術》:“麥黃種麻,麻黃種麥!币陨纤膭t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國古代農業根據節氣來安排農業生產 B.中國古代農業精耕細作的特點
    C.中國古代農業發展尊重自然規律 D.中國古代農業注重因地制宜
    5.北魏首創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農業生產經營的主要形式是( )
    A 眾人集體生產 B 田莊規模生產 C 個體農戶耕作 D 官府募民耕作
    6.司馬遷在《史記•河渠書》中記載:“蜀守冰鑿離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則用溉浸,百姓饗其利!鄙鲜霾牧厦枋龅乃こ淌牵 )
    A 鄭國渠 B 都江堰 C 井渠 D 靈渠
    7.下列生產工具不屬于同一類的是( )

    A.西漢耬車模型B.高轉筒車模型C.翻車模型D.水排模型
    8.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的“乞巧節”(學習紡織工藝的節日)。它起源于我國古代“牛郎與織女”的美麗傳說。導致這一節日形成的原因是( )
    A 古代人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 B 人們對神話傳說的鐘愛
    C 自然經濟長期占據主導地位 D 人們對牛郎與織女遭遇的同情
    9.當代著名的人類學家安德森在他的名著《中國食物》里談到,中國乃至整個東亞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卻是西方飲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這種飲食習慣差異的根本原因是( )
    A 歷史傳統的不同 B 生產方式的不同
    C 生活習俗的不同 D 宗教信仰的不同
    10.右圖是哪一種手工業部門的生產工具( )
    A.青銅鑄造業 B.冶鐵業
    C.制瓷業 D.絲織業

    11.“波斯老賈度流沙,夜聽駝鈴識路賒。采玉河邊青石子,收來東國晚桑麻!边@首文詩反映了( )
    A 絲綢之路的興盛 B 陶瓷之路的興盛 C 古代玉石業的發達 D 古代絲織業的發達
    12.“織造尚松江,漿染尚蕪湖”最能夠說明明清時期的的江南手工業( )
    A 產品質量有了較大提高 B 地區、行業間存在社會分工
    C 織造技術領先全國其他地區 D 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13.中國的青銅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書說:“國之大事,在祀在戎”。從下面的幾幅青銅器皿圖片可以看出,當時我國的青銅器主要用于( )

    A.農具和酒器 B.禮器和兵器
    C.禮器和農具 D.兵器和農具
    14.文獻記載“鋼鐵是雜煉生(生鐵)?(熟鐵)為刀鐮者!贝宋墨I提到的金屬冶煉技術發明于
    A.春秋戰國時期B.兩漢時期C.魏晉南北朝時期D.隋唐時期
    15.乾隆時期,撫遠大將軍兆惠遠征新疆平叛,得勝而歸,乾隆帝賞賜了兆惠一對先帝時期的大型粉彩瓷瓶。若干年后,兆惠的后人發現,其祖先得到的瓷瓶在該類中“前無古人,后無來都”。這說明( )
    A 該類瓷器在乾隆時期達到頂峰 B 該類瓷器在雍正時期達到頂峰
    C 該類瓷器在康熙年間達到登峰造極的水平 D “奪得千峰翠色來”是對該瓷器最恰當的評價
    16.明清時期,有許多經商致富的群體,故有所謂“富室之稱雄者,江南則推新安,江北則推山右”的說法,這里所說的“新安”商 和“山右”商指的是當時的:( )
    A.徽商、京商 B.粵商、晉商 C.徽商、晉商 D.滬商、晉商
    17.某課題組在探究“古代商業發展”課題過程中,整理了下列相關信息,你認為錯誤的是( )
    A.漢代城市設有專供貿易的“市”,且有專職官員管理
    B.唐代“市”中出現專營貨幣存放和借貸的柜坊
    C.宋代益州開始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氏——“交子”
    D.明清時期,全國著名的“商幫”是徽商和粵商
    18.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提到其曾祖父無澤曰:“無澤為漢市長!备鶕鶎W的知識判斷,司馬遷的曾祖父從事的是( )
    A.商業管理 B.軍事管理 
    C.行政管理 D.文化典籍管理
    19.資料記載元月十五日,京城中幾個主要佛寺競相舉辦法會,吸引人群;大街上百姓提燈游行,爭奇斗艷,四處張燈結彩,好不熱鬧;实厶氐叵略t,當天京城大街特許夜行,官府不加取締。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可能發生于( )
    A.漢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20.中國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墻及城墻所包圍的地區)和“市”(商品交換的場所、城墻內的一個區域)連稱而來。中國古代的城修筑得相當雄偉,有深廣的護城河,數量相當多,遍及全國,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縣城,城市的建筑規格和面積依次減小。由此能得到的正確信息是( )
    ①中國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經濟功能 ②筑城是為了維護統治秩序
    ③古代政治體系具有森嚴的等級 ④政府非常重視城市商業貿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右圖為宋代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印記,其上文字為:“濟南劉家功夫針鋪”;中部文字為“認門前白兔兒為記”;下部文字為“收買上等鋼條,造功夫細針,不誤宅院使用,轉賣興販,別有加饒,請記白”。從該“印記”中我們可以推斷: ( )
    ① 劉家功夫針鋪屬于私營手工業作坊
    濟南劉家功夫針商標
    ② 劉家功夫針鋪品牌意識較強 ③ 該“印記”具有商標廣告的作用
    ④ 宋代商品經濟活躍
    A.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2.明清數百年來,杭州人將十座城門的名字及其特色編成了杭曲大調:“百官門外魚擔兒,壩子門外絲籃兒,正陽門外跑馬兒,螺螄門外鹽擔兒,草橋門外菜擔兒,侯潮門外酒壇兒。”這反映出當時的杭州
    A. 開始成為商業都會 B.出現地域性商人群體
    C.城市區域功能明顯 D.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23.“二人山下說詩(絲)文,三炮打進四川城,十月十日來相會,三人牽牛一路行。”這首詩的謎底是“徽州朝奉”!俺睢北緸楣倜,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賈的,他們不愿人們稱其為“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稱謂,久之,到明末,世人統稱徽商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稱老板,本質上說明了( )
    A.徽商文化上的謙虛 B.明清對商人的壓制和歧視
    C.走官商結合之路 D.徽商虛偽的反映
    24.馬克圭的《世界文明史》曾述“至宋代,國家對商人的政策也有了明顯的變化,許多立法保護商人的合法經營和合法收入,商人的子弟品行才能出眾的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對此理解有誤的是( )
    A.商人的地位有了明顯提高 B.政府通過各種手段保護商人利益
    C.國家徹底放棄重農抑商的政策 D.說明當時商品經濟相當發達
    25.“重農抑商”政策得以長久實行的根本原因是
    A、適應了自給自足自然經濟的需要 B、中國一向具有重視農業的優良傳統
    C、中國人口眾多,解決吃飯問題是當務之急 D、有利于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26.(2010•濰坊質檢)1656年,清廷“嚴禁商民船只私自出!,并“不許片帆入口”,同時頒布了“遷海令”,在沿海制造無人區。該政策的最大影響是(   )
    A.打擊了中國航海業 B.喪失了外貿主動權
    C.影響了商民的收入 D.脫離了世界發展大勢
    27.下圖所反映的廣州十三行是( )

    A.清政府的對外駐辦機構 B.清政府的外交機關
    C.清政府的特許的對外貿易機構 D.清政府從事紡織業經營的商業組織
    28.明清時期中國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下面能夠說明這一結論的是(  )
    A.廣州的“十三行”統一經營對外貿易
    B.制瓷、礦冶等手工業技術均有較大進步
    C.蘇州絲織業“小戶”“聽大戶呼織”“計日受值”
    D.政府實行專賣制度,壟斷鹽茶等重要商品的經營
    29.下圖中的山西王家大院被梁思成稱為“全國建筑寶庫",被專家學者譽為“中國民間故宮”、“華夏民居第一宅”等。賣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時著名的晉商,“以商賈興,以官宦顯”,繼而大興土木。這一現象所產生的消極影響是( )

    A.使傳統建筑技術受阻 B.使手工業品缺乏市場
    C.影響工商業擴大再生產 D.影響農業經濟的商品化
    30.據資料統計: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間,世界白銀產量的一半流入中國,擁有一流城市和最為密集、完善的市場網絡的中國,成為當時世界經濟和貿易的中心區域。然而它卻沒有形成強大的掃蕩舊經濟基礎的革命性變化。其中內在的和人為的原因在于(  )
    A.“重農抑商”和“閉關海禁”政策的壓制 B.大河流域的農耕文明不適于工商業發展
    C.由于鴉片大量流入導致白銀大量外流 D.英國工業革命后對中國進行商品輸出
    卷 II 非選擇題 (共40分)
    二、本大題共4小題40分。
    31.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美金(青銅)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金(鐵)以鑄?、夷、 斤、?,試諸壤土。
    —《國語•齊語》
    材料二

    材料三 商鞅變法“為田開阡陌封疆”

    (1)前三則材料反映了哪些主要歷史信息?(2分)

    材料四:農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樹藝,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婦人夙興夜寐,紡績織?。多治
    麻絲葛緒,綢布摻,此其分事也。
    ——《墨子》
    (2)據材四,概括小農經濟的基本特征。(2分)


    材料五: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臅r之間,亡日休息……勤苦如此,

    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當具,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于是有
    賣田宅、鬻子孫以償責者。
    ——《論貴粟疏》
    (3)根據材料五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封建社會農民的實際生活狀況。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古代封建統治者實行扶植小農經濟政策的原因。(4分)

    材料六:自耕農是封建國家直接剝削的對象,為了保證賦稅、徭役和兵役的供應,封建國家歷來關注這一階層的存在,“穩定小農”是封建王朝長治久安的良策,每一個新王朝建立時,對此尤為關注。他們總是采取鼓勵墾荒等政策,積極培植自耕農。誠然,自耕農這一階層是很不穩定的,經常分化。
    ——葉顯恩《明清徽州農村社會與佃仆制》
    (4)依據材料四、五、六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小農經濟在中國古代長期存在的原因。(2分)

    32、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方今其齊三服官作工各數千人,一歲費數鉅萬。……三工官官費五千萬,東西織室亦然。
    《漢書•貢禹傳》
    (1)據材料一中“三服官”和“東西織室”屬于哪種手工業經營形式?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這種手工業生產經營形式的主要特點。(4分)


    材料二 杜甫曾寫過一首關于瓷的詩:“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
    (2)據材料二,指出大邑白瓷碗的特點有哪些?唐朝時期我國制瓷技術取得了怎樣的成就?(4分)

    (3)明清時期,我國在制瓷技術上又有何突破?(2分)

    33、閱讀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1)據材料一 ,指出唐朝長安城布局的特點。(1分)

    材料二 開放強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貿易經濟,突破了宋以前京師關于夜市的禁令……店鋪、朝廷辦事機構與居民住宅錯落相間,朝著大街幾乎隨處可以開設店鋪。……坊市制度的崩潰,商業街取代商業區的市,御街兩旁“許市人買賣其間”,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過的經濟生活景觀。當時開封以經商為業的有二萬多戶,其中640家資本雄厚的商戶,號稱“正店”的大酒樓有170家,兼具飲食與商品貿易的多種功能,作為商人驗看商品質量、商定商品價格、簽訂契約的場所!茦、茶坊適應商業大潮,與娛樂場所瓦子,都通宵營業。

    ——馮天瑜主編《中華文化史》
    (2)依據材料二指出宋代東京出現“前代都市所未有過的經濟生活景觀”的表現。(3 分)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 分)

    材料三 明清時期,江南地區出現了一些城市,如棉紡業發達的松江、陶瓷業發達的景德鎮、冶鐵業發達的佛山、長江的商品轉運碼頭漢口等地。……絲織巨鎮盛澤鎮,本是青草灘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間倍之,以綾綢為業,始稱為市”。因“絲綢之利日擴”,到乾隆時,“居民百倍于昔,綾綢之聚亦且十倍…… “織機逾百張”繁阜喧盛,實為邑中諸鎮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課程《歷史》必修II

    (3)材料三反映出明清時期城市經濟有什么新特點?(1 分)

    (4)綜合上述材料簡述中國古代城市的發展趨勢。( 2 分)

    34、閱讀下列材料:(10分)
    料一《蘇州風俗考》記載的明代蘇州紡織業情況是:“郡城之東,皆習機業,工匠各有專能。匠有常主(機戶),計日受值……若機戶工作減,此輩衣食無所矣!
    (1)材料一反映出蘇州紡織業的哪些社會現象?這些現象表明的本質是什么?(2分)

    材料二 明清時期,官府對手工業產品收取重稅。萬歷(1573—1620年)中后期,礦監、稅使四處搜刮。蘇州大澇,桑蠶減產,絲織品的稅收卻有增無減,以致“窮民之以絲為生計者,岌岌乎無生路矣!惫倬謮艛嗔私z織業,以低價強迫民間機戶限期為官局生產,甚至還強制壓價收買,往往“十不還一,無異空取”。官府對民間工匠管制很嚴,康熙時規定,有些工匠需編甲,“五人連環互保,取結報冊”,限制他們的人身自由。對絲綢出口,官府嚴加限制。清朝規定,江蘇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準綢緞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將絲綢販賣出洋的,將被治罪,“船只貨物入官”。
    ——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歷史教材必修二
    (2)依據材料二,指出明、清政府限制民營手工業發展的措施。(4分)

    (3)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因素有哪些?(4分)

    參考答案
    1-5CBCBC 6-10BDCBD 11-15ABBCB 16-20CDABA 21-25ACBCA 26-30DCCCA
    31. (1)歷史信息: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使用和牛耕出現且日益推廣;戰國時期各國進行變法,廢除了井田制,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2分)
    (2)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男耕女織,自給自足。(2分)
    (3)賦稅沉重,徭役頻繁,水旱災害、疾病嚴重,人情往來,高利貸盤剝。小農經濟是封建王朝賦稅的主要,農民是封建國家的主要兵源.小農經濟發展狀況直接關系到封建經濟的繁榮和國家的安危。(4分)
    (4)生產力的長期落后是根本原因;封建統治者采取重農政策,重視小農經濟發展;中國古代不斷地改朝換代使得小農經濟出現“生死輪回”。(2分)
    32、(1)官營手工業,特點:“工官管理”;產品供皇室、官府生活需要;資金雄厚,不計成本;規模大,分工細;征調最優秀工匠,技術水平高。
    (2)特點:胎薄、質堅、音脆、釉白如雪。成就: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制瓷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把繪畫和詩文用于瓷器。
    (3)突破:出現了彩瓷;發明了琺瑯瓷;根據國外客戶的需要燒制瓷器。(2點即可)
    33、(1)布局合理,街道整齊,實行整齊劃一的坊市制度。(1分)
    (2) 經濟功能增強,商業貿易繁榮;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放松了對商業活動的限制;出現了比較完善的飲食、娛樂服務設施。(3分)
    主要原因:農業經濟的發展,農產品豐富;政府商業政策的放松;政治中心的影響;東京處于汴河附近,交通便利。( 2分)
    (3)新特點:專業化城市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產生。(2分)
    (4)傳統的政治性城市逐漸向商業城市發展;城市人口逐漸增多,城市規模不斷擴大。( 2 分)
    34、
    (1)紡織業發達,工匠與機戶之間存在雇傭關系,工匠無生產資料。(1分)資本主義萌芽。(1分)
    (2)對手工業產品收取重稅(1分);官局壟斷,以低價強買(1分);官府對民間工匠嚴格管制(1分);嚴格限制出口(1分)。
    (3) 農民的貧困,無力從市場上購買手工業品,國內市場狹小;買田置地的觀念,嚴重影響手工業的擴大再生產;政府設立眾多關卡,對商品征收重稅,并嚴格限制手工業生規模;重農抑商政策使手工業很難從農業中分離出來,不利于新技術的推廣;閉關鎖國政策喪失了海外市場;行會制度對手工業、商業競爭的限制;傳統文化中重義輕利、“重本抑末”、重儒輕賈的價值觀念,不利于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礙。(答出4點即可)

    參考答案
    1-5CBCBC 6-10BDCBD 11-15ABBCB 16-20CDABA 21-25ACBCA 26-30DCCCA
    31. (1)歷史信息: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使用和牛耕出現且日益推廣;戰國時期各國進行變法,廢除了井田制,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2分)
    (2)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男耕女織,自給自足。(2分)
    (3)賦稅沉重,徭役頻繁,水旱災害、疾病嚴重,人情往來,高利貸盤剝。小農經濟是封建王朝賦稅的主要,農民是封建國家的主要兵源.小農經濟發展狀況直接關系到封建經濟的繁榮和國家的安危。(4分)
    (4)生產力的長期落后是根本原因;封建統治者采取重農政策,重視小農經濟發展;中國古代不斷地改朝換代使得小農經濟出現“生死輪回”。(2分)
    32、(1)官營手工業,特點:“工官管理”;產品供皇室、官府生活需要;資金雄厚,不計成本;規模大,分工細;征調最優秀工匠,技術水平高。
    (2)特點:胎薄、質堅、音脆、釉白如雪。成就: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制瓷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把繪畫和詩文用于瓷器。
    (3)突破:出現了彩瓷;發明了琺瑯瓷;根據國外客戶的需要燒制瓷器。
    33、(1)布局合理,街道整齊,實行整齊劃一的坊市制度。(1分)
    (2) 經濟功能增強,商業貿易繁榮;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放松了對商業活動的限制;出現了比較完善的飲食、娛樂服務設施。(3分)
    主要原因:農業經濟的發展,農產品豐富;政府商業政策的放松;政治中心的影響;東京處于汴河附近,交通便利。( 2分)
    (3)新特點:專業化城市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產生。(2分)
    (4)傳統的政治性城市逐漸向商業城市發展;城市人口逐漸增多,城市規模不斷擴大。( 2 分)
    34、
    (1)紡織業發達,工匠與機戶之間存在雇傭關系,工匠無生產資料。(1分)資本主義萌芽。(1分)
    (2)對手工業產品收取重稅(1分);官局壟斷,以低價強買(1分);官府對民間工匠嚴格管制(1分);嚴格限制出口(1分)。
    (3) 農民的貧困,無力從市場上購買手工業品,國內市場狹;買田置地的觀念,嚴重影響手工業的擴大再生產;政府設立眾多關卡,對商品征收重稅,并嚴格限制手工業生規模;重農抑商政策使手工業很難從農業中分離出來,不利于新技術的推廣;閉關鎖國政策喪失了海外市場;行會制度對手工業、商業競爭的限制;傳統文化中重義輕利、“重本抑末”、重儒輕賈的價值觀念,不利于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礙。(答出4點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gaoyi/79863.html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视频| 人妻少妇精品系列|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a精品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8x福利精品第一导航|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这里有精品|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麻豆| 国产精品露脸国语对白|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网| 国产精品1区2区|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线观看动态图|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91精品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热精品波多野结衣AV| 野狼精品社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青春草无码精品视频在线观|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免费了|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品香蕉在线观看75| 好属妞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小黄鸭| 最新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乱人伦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www.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1024视频|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高清免费久久午夜精品|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一区 |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亚洲国产成人综合AV区| 日本精品卡一卡2卡3卡四卡| 久久精品国产影库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