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全面建設小康的經濟目標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①了解總體小康的建設成就在宏觀和微觀上的表現,
②理解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③知道全面小康社會化的經濟方面的新要求,
④知道小康社會建設進程是不平衡的發展過程。
2.能力目標:
通過分析由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奮斗目標,培養學生用聯系的、全面的、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展示小康社會的目標和經濟建設的成就,使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體會社會主義優越性。樹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和平發展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考試要求】
高 考 考 綱 學業水平測試要求
1.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
【重點和難點】
重點:1.正確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2.理解全面小康社會經濟建設的新要求
難點:總體小康與全面小康的三大區別
【教學方法、學法點津】
1.教學方法
①事例探討式教學方法。師生共同討論、相互交流,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不自覺到自覺,讓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論,并學會運用這一方法去觀察和分析實際問題。
②自學引導法。課前布置相關問題,讓學生自學。讓學生在自學中,對本節課的基本知識點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從而引發思考。
③理論聯系實際法。關注生活,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2.學法點津
內引外聯,全方位提高素質。夯實基礎突出主干,抓住重點,充分理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自主學習過程】【交流、合作探究】【學習反思】
(一)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
1.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代化建設的目標
(1)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我國現代化建設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
(2)至20世紀末,我國實現了“三步走”戰略的前兩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
2.目前小康建設的現狀
(1)成就??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
①從微觀上看:
②從宏觀上看:
③意義:
(2)問題(程度、特點):我們已經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
①時間:本世紀頭20年,2000?2020年。
②特點: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發展比較均衡的小康社會
③總目標:
A.(經濟方面)成為工業化基本實現、綜合國力顯著增加、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
B.(民生方面)成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
C.(社會發展方面)成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權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質和精神追求的國家;
D.(社會環境方面)成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會更加充滿活力而又安定團結的國家
E.(對外交往方面)成為對外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為人類文明作出更大貢獻的國家。
(二)經濟建設的新要求
1.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
①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③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
2.小康社會的建設進程,是一種不平衡的發展過程。
(1)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發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上,率先實現現代化;
(2)相對落后的地區,則要奮起直追、加快發展。(一)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
1.【活動探究】課本85頁
(1)中山人生活的巨大變化說明了什么?
(2)你的家鄉近些年有什么變化?
(3)你憧憬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樣子的?
2.通過課前的準備,找出我國“三步走”戰略的目標。
答案:第一步:1990年GDP總量比較198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基本解決溫飽問題;
第二步:2000年GDP總量比較1980年翻兩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紀中葉,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國家基本實現現代化。
3.【名詞點擊】課本86頁
(國內生產總值)
(二)經濟建設的新要求
1.【活動探究】課本86頁
(1)算一算:2000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為800美元,如果翻兩番,是什么?
(2)想一想:與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相比,為什么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是更高的要求?
【鞏固提升】
【學習過程】【導學設計】
一.判斷題
1.我們要實現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發展。( )
2.要把經濟增長速度放在第一位。( )
二.選擇題
1.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國內生產總值的“人均”指標,除了要考核經濟總量外,還必須考慮 ( )
A.消費結構的變動B.人口增長的因素
C.企業對外投資的增長D.所有制結構的變動?
2.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在經濟方面的要求有( )
①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 ②基本實現工業化 ③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④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3.某鎮政府在“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口號的引導下,提出建設全市“第一個別墅式新農村”的目標,要求所有村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也要上,積極實現跨越式發展,上述做法 ( )
①曲解了小康社會的本質 ②符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 ③沒有認識到小康社會的建設進程,是一種不平衡的發展過程 ④追求速度和效益的統一,符合科學發展觀
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③
【教后反思】
答案:
一.判斷題
××
二.選擇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gaoyi/71969.html
相關閱讀:第十二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