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ikmau"><center id="ikmau"></center></ul>
  • <strike id="ikmau"></strike>
  • <ul id="ikmau"><sup id="ikmau"></sup></ul>
    <abbr id="ikmau"></abbr>
  • 祖國統一大業(yè)同步檢測題(帶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課標要求】簡述“一國兩制”的理論和實踐,認識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對中華民族復興的重大歷史意義。
    【重點難點】“一國兩制”構想的內涵,香港勝利回歸祖國;“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及意義
    【三維目標】
    1. 知識與技能:掌握“一國兩制”提出的歷史背景及其內涵;中英、中葡關于香港和澳門問題的談判;香港、澳門回歸的歷史意義;海峽兩岸關系的發(fā)展狀況;通過對“港澳勝利回歸”的原因、意義及“海峽兩岸統一的有利條件”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指導學生閱讀分析課文及相關資料,以培養(yǎng)同學們自學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 過程與方法:討論、講授、閱讀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香港和澳門主權順利恢復的學習,使學生加深對祖國領土神圣不可分割這一理論的認識,從而培養(yǎng)其愛黨、愛國情感,并堅定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信心和積極反對臺獨;通過認識港澳順利回歸的根本前提和有力保障是祖國的日益強盛,港澳回歸雪洗了中華民族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和欺凌的百年屈辱,使學生明白個人命運與國家榮辱息息相關的道理,培養(yǎng)為推動祖國統一大業(y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貢獻的民族意識。
    【知識梳理】
    一、“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
    1、背景:
    (1)1949年,國民黨退往臺灣,臺灣與祖國大陸處于隔絕的敵對狀態(tài)。
    (2)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表《告臺灣同胞書》,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的方針。
    2、提出:
    (1)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內容: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港、澳、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2)意義:“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yè)的基本方針。
    二、香港、澳門的回歸
    1、香港回歸的條件:
    (1)“一國兩制”的構想。
    (2)改革開放以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了極大發(fā)展,為香港回歸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2、歷程:
    (1)1982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問中國,鄧小平就香港前途問題與她進行了會談。
    (2)1984年12月,中英雙方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簽署了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①,中國政府將于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設立直轄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英國屆時將香港交還中國。
    (3)1997年7月1日,中國正式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國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國恥。
    3、澳門問題的解決:
    1999年12月20日,中葡兩國政府在澳門舉行政權交接儀式,澳門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三、海峽兩岸關系的發(fā)展
    1、 1979年元旦,中國人民解放軍停止炮擊金門,實現了兩岸間30年來的真正停火。中央人民政府又倡議兩岸直接實行通郵、通航、通商。
    2、1987年開始,臺灣當局迫于形勢采取了一些開放措施,允許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并在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交流,海峽兩岸長期隔絕的狀態(tài)終于被打破。
    3、1990年,臺灣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同年,祖國大陸成立海峽兩岸關系協會。
    4、1992年,兩會達成“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重要共識,這就是“九二共識”。兩岸關系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5、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率“和平之旅”訪問團訪問祖國大陸。胡錦濤會見連戰(zhàn)一行,國共兩黨最高人的會見,促進了兩岸關系的新發(fā)展。
    6、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連戰(zhàn)。這是60年來國共兩黨最高人的首次握手。
    問題:我國成功收回港、澳的主要原因:
    綜合國力的提高
    現代 基本建構 中國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中國 (建國初期) 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的政 曲折
    治建 (文革)
    設 完善 健全和完善法律與民主制度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
    【重難突破】
    1、“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的主要內涵和重大意義
    (1)內涵:“一個國家”是指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必須完整,不容分割,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堅決反對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等分裂國土的圖謀。“兩種制度”是在統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內部,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港、澳保留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維護臺、港、澳地區(qū)的繁榮與穩(wěn)定。
    (2)“一國兩制”構想的偉大意義。是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y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指導思想。
    2、臺灣問題與南北朝鮮、東西德問題的區(qū)別
    (1)兩者形成的原因、性質不同:后者是二戰(zhàn)和“冷戰(zhàn)”的產物,它們是根據二戰(zhàn)期間或二戰(zhàn)以后的一系列國際協議形成的;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戰(zhàn)遺留下的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問題,二戰(zhàn)勝利后,中國政府已經恢復了對臺灣的主權。
    (2)領土和主權問題的性質不同:后者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領土和主權分屬于兩個獨立國家,都是聯合國會員國;臺灣和大陸的領土主權未分割,其本質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3)兩者在國際法中的地位不同:德國、朝鮮的分裂為二戰(zhàn)間和二戰(zhàn)后一系列國際條約所規(guī)定;臺灣問題,則有《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條約關于日本不許將竊取中的臺灣歸還中國的規(guī)定。
    (4)兩者存在的實際狀況不同:在美蘇兩國對抗的背景下,南北朝鮮、東西德國問題都分別駐有外國軍隊,被迫相互承認和在國際社會中并存;中國政府始終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同時“一個中國”的原則也被國際社會所普遍接受。
    (5)問題解決的原則和立場不同:德國問題是通過兩國政府和人民的努力,經過談判達成統一的協議;朝鮮南北方的統一由于外國勢力的干涉,進程緩慢;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必須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前提下,由中國人民按“一國兩制”奪得構想來解決,決不允許外國勢力加以干涉。
    【要點訓練】
    1、中國政府于20世紀80年代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其總體目標是為了D
    A、解決香港回歸問題     B、解決澳門回歸問題
    C、用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  D、實現祖國統一大業(yè)
    3、“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所指的“兩制”是: A
    A 兩種社會制度 B 兩種政體形式 C 兩種司法制度 D 兩種管理制度
    3、“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最初是針對 D
    A.香港問題 B.澳門問題 C.香港、澳門問題 D.臺灣問題
    4、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在回憶中英關于香港問題達成協議時說:“對英國來說,這不是也不可能是勝利,因為我們是在同一個不愿意妥協和實力遠占優(yōu)勢的對手打交道。”這段話主要說明 C
    A、中國處理國際關系時堅持不妥協的立場 B、中國在國際社會中享有崇高地位和威望
    C、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其外交的堅強后盾 D、英國的霸權地位喪失
    5、臺灣與大陸合作是雙贏,說明A
    A、臺灣回歸符合祖國大陸的立意,也符合臺灣人民的利益
    B、“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政策的正確性
    C、臺灣政府鼓勵臺灣人民到大陸經商的政策
    D、臺灣政府實行改革勢在必行
    6、2005年4月至7月,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和新黨主席郁慕明先后訪問大陸,三位均表示贊同“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獨”,這表明A
    ①祖國和平統一符合中國人民的心愿②“一個中國”原則符合兩岸人民的最高利益③“臺獨”缺乏歷史依據和政治基礎④國、親、新三黨訪問大陸為兩岸擱置某些政治爭議、平等對話樹立了典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7、當前阻礙臺灣與大陸統一進程的主要因素有B
    ①大多數臺灣人不希望統一②臺灣島內臺獨勢力的發(fā)展③國際上某些反華勢力的干涉④兩種社會制度的沖突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8、在解決臺灣問題上,只有和平與戰(zhàn)爭兩種選擇。中國政府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我國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是因為B
    ①以陳水扁為代表的臺獨分裂勢力妄圖通過“公投制憲”分裂國家②某些外部勢力插手臺灣,干涉中國內政③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④采取和平方式符合我們民族和國家的最高利益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我國能夠恢復對香港、澳門行使主權的各項條件中,最主要的是 A
    A、改革開放使綜合國力大大增強 B、國家統一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C、中國早已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 D、英、葡接受“一國兩制”的構想
    10、閱讀下列:
    材料一 1984年10月,鄧小平宣稱,“解決香港、臺灣問題可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和平方式,一種是非和平方式。Fehepingfangshi,武力解決問題總是不好的。怎樣才能用和平方式解決問呢?這就必須充分照顧到香港和臺灣的歷史和實際情況。我們的社會制度是不會改變的,永遠不會改變。但是不保證香港和臺灣繼續(xù)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就不能保持它們的穩(wěn)定和繁榮,也不能和平解決問題”。……“允許某些區(qū)域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允許資本主義存在,這是作為社會主義的補充,有利于社會主義的生產力發(fā)展。或者說,解決香港問題的方式的意義還在于為中國傷腦筋的臺灣問題提供了解決的途徑。按照目前的建議,如果臺灣統一按一國兩制的構想實現統一,它不僅可以保留資本主義制度,而且可以保留軍隊。”
    ──[匈牙利]巴拉奇?代內什《鄧小平》
    材料二 第八條“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fā)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依據前款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決定和組織實施,并及時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05年3月14日胡錦濤主席簽署的《反分裂國家法》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結合你的認識,指出對臺灣和香港問題提出和平解決的主要原因。香港問題與臺灣問題在性質上是否相同?對這兩個地區(qū)實現和平統一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
    (2)我國制定實施《反分裂國家法》的意義何在?
    (3)改革開放以來,臺灣地區(qū)與祖國大陸經貿聯系日益密切,請從社會、文化、經濟角度簡要說明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
    (1)和平解決香港、臺灣問題,可以避免非和平方式引起的動蕩和爭端,保證兩個地區(qū)的穩(wěn)定和繁榮;尊重兩個地區(qū)的歷史和現實,也易于化解矛盾和早日完成祖國統一大業(yè);讓資本主義在一定范圍內存在,有利于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fā)展。
    不相同,香港問題是殖民主義遺留問題,本質上是中國恢復行使主權,涉及國際關系;二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戰(zhàn)的產物,它是中國的內政,主要是和平統一問題,兩者在性質上根本不同。
    主要區(qū)別:在臺灣和平統一的條件中有允許擁有自己的軍隊這一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gaoyi/63283.html

    相關閱讀:高一歷史下冊第17課課堂同步練習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午夜精品久久久内射近拍高清| 精品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网站| 国产精品黄网站| 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网精品 | 国产精品久久久99| 精品国产粉嫩内射白浆内射双马尾| 老司机午夜网站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www.亚洲精品|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丝袜精品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日韩精品| 91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99免费精品国产|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99新强|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一区二区|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2|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福利|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精品9| 久久精品国产影库免费看|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 久久99国产精品99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电影网|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777被窝午夜精品影院| 老司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