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最重要的階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題,多練習,為高考奮戰(zhàn),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了高一生物寒假生活指導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有人分析可溶的有機小分子樣品,發(fā)現(xiàn)它們含有C、H、O、N等元素,這些樣品很可能是
A.脂肪酸 B.氨基酸 C.葡萄糖 D.核酸
2.吞噬細胞能夠吞噬衰老的細胞以及侵入人體的病原菌,對這一過程的認識正確的是()
A.消耗ATP,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流動性和選擇透過性
B.消耗ATP,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流動性和識別功能
C.不消耗ATP,吞噬的動力來源于膜的流動性
D.不消耗ATP,吞噬過程的實質(zhì)是病原菌的入侵
3.細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學家通過下列實驗(見下圖)進行探究:①用頭發(fā)將蠑螈的受精卵橫縊為有核和無核的兩半,中間只是很少的細胞質(zhì)相連,結果無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繼續(xù)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個細胞時,將一個細胞核擠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結果a部分開始分裂、分化,進而發(fā)育成胚胎。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實驗結果可以說明細胞核與細胞的分裂、分化有關
B.實驗①中,b部分細胞屬于對照組,a部分屬于實驗組
C.實驗②中,a部分的操作與實驗①中的a部分形成對照
D.實驗說明細胞的壽命與細胞核有關
4.右圖中曲線a表示水稻根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所釋放的CO2總量的變化,曲線b表示有氧呼吸釋放的CO2量的變化,則表示無氧呼吸釋放的CO2量的變化是下圖中的 ()
5.下列關于細胞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細胞核是遺傳物質(zhì)儲存和復制的場所
B.細胞核控制細胞的代謝和遺傳
C.細胞核位于細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細胞的控制中心
D.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
6.同為組成生物體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酪氨酸幾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這種差異的產(chǎn)生,取決于()
A.兩者R基團組成的不同 B.兩者的結構完全不同
C.酪氨酸的氨基多 D.精氨酸的羧基多
7.科學家用顯微技術除去變形蟲的細胞核,其新陳代謝減弱,運動停止;當重新植入細胞核后,發(fā)現(xiàn)其生命活動又能恢復。這說明了細胞核是()
A.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
B.遺傳物質(zhì)的儲存和復制場所
C.細胞遺傳特性的控制中心
D.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
8.下列有關酶特性的實驗設計中,最科學、嚴謹?shù)囊豁検?()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設計
A驗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高效性實驗組:2 mL 3%的H2O2溶液+1 mL過氧化氫酶,保溫5 min后觀察
對照組:2 mL 3%的H2O2溶液+1 mL蒸餾水,保溫5 min后觀察
B驗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專一性實驗組:2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 mL新鮮唾液,保溫5 min后碘液檢驗
對照組:2 mL 3%的蔗糖溶液+1 mL新鮮唾液,保溫5 min后碘液檢驗
C探究酶作用的適宜溫度5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新鮮唾液+碘液,每隔5 min將溶液溫度升高10℃,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D驗證pH對酶的催化速率的影響向三支試管分別加入1 mL不同pH的緩沖液,再依次加入1 mL新鮮唾液、2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適宜溫度保溫5 min后用斐林試劑檢驗
9.分裂期細胞的細胞質(zhì)中含有一種促進染色質(zhì)凝集為染色體的物質(zhì)。將某種動物的分裂期細胞與G1期(DNA散亂分布于紡錘體中央前期)細胞融合后,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是()
A.來自G1期細胞的染色質(zhì)開始散亂分布于紡錘體中央
B.融合細胞DNA含量是G1期細胞的2倍
C.來自G1期細胞的染色質(zhì)開始凝集
D.融合后兩細胞仍按各自的細胞周期運轉
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了高一生物寒假生活指導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gaoyi/524788.html
相關閱讀:高一地理下冊人口的遷移知識點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