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三中2013年春季學期高一地理月考一試卷
第Ⅰ卷( 共60分)
一、單項, (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選對得2分,共60分。)
1、世界人口數量變化的總趨勢是
A、不斷降低 B、不斷增長 C、沒變化 D、無法確定
2.人口增長模式類型決定于
A.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總數 B.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社會生產力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總數、社會生產力
3.在人口增長模式轉變過程中,先變化的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長率 D.生育率
4.古今中外的人口遷移資料表明,在影響人口遷移的諸因素中起著最重要作用的因素是
A.戰爭 B.國家政策 C.經濟 D.生態環境變化
5.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資源狀況 B.科技發展水平
C.人口的文化 D.生活消費水平
6.關于全球環境人口容量,樂觀者認為
A.現今世界人口已超過了全球的環境人口容量
B.未來世界人口不會達到全球環境人口容量的極限值
C.未來全球環境人口容量可穩定在100億左右
D.由于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問題,全球人口不能再增長
7.與環境人口容量呈負相關關系的影響因素是
A.資源的數量 B.人均消費水平
C.區域開放程度 D.科技發展水平
8.一個地區的自然增長率是由 決定的
A.出生率 B.死亡率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人口基數
9.下列不屬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國際人口遷移新特點的是
A.人口由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 B.定居人口減少
C.人口由舊大陸流向新大陸 D.短期流動人口增多
10.目前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向為
A.由農村到農村 B. 由農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農村 D.由城市到城市
11.關于合理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合理容量就是指環境承載力
B.合理容量是比較確定的,可定量計算
C.合理容量就是指某地區的環境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
D.合理容量就是指某地區的環境所能容納的最適宜人口數
1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標是
A.城市人口數量的多少 B.城市數目的多少
C.城市占地面積的大小 D.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13.城市中,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業區功能用地 B.工業區功能用地
C.住宅區功能用地 D.行政區功能用地
讀右圖回答14---15題
14. 根據城市土地利用和付租能力形成商業區的是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④⑤ D. ①③⑤
15. 在商業曲線中③區域比②區域地租水平高的原因是
A.離市中心近 B.環境條件好
C.交通通達度高 D.科技水平高
16.下列城市內部職能分區中,一般來說地價最高的是
A.成片住宅區 B.中心商務區
C.大型綠地區 D.招商引資的工業小區
17.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城市每一塊土地的用途取決于
A.各種活動產生的社會效益高低 B.各種活動的重要程度
C.政府對各種活動的支持程度 D.各種活動愿意付出的租金高低
18.我國城市等級劃分的主要依據是
A.城市的人口規模 B.城市的用地規模
C.城市的經濟規模 D.城市的地域位置
19.在城市化過程中
A.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差別不斷擴大 B.城鄉居民的文化水平差別擴大
C.城鄉居民的價值觀念有顯著差別 D.城鄉居民的生活方式逐漸趨同
20.從世界各國城市化進程來看,城市化水平隨時間的變化趨勢可以表示為
A.上升的直線 B.下降的直線
C.稍被拉平的“S”形曲線 D.拋物線
讀圖回答21—24題。
21.如果圖示曲線表示城市化速度,則
A.A曲線可表示發達國家城市化過程
B.A曲線所代表的國家城市化速度快
B. B曲線所代表的國家會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D.B曲線所代表的國家城市化水平高
22.下列有關世界城市化進程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A.發達國家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B. 發展中國家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發展不合理
C.發展中國家起步晚,城市化水平高,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D.發達國家起步晚,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發展不合理
23.下列有關發達國家出現逆城市化現象的原因,正確的是:
A.發達國家出現逆城市化現象,是經濟落后的表現
B.發達國家城市生態環境惡化,城市問題嚴重
C.發達國家城市基礎設施完善,環境較好
D.發達國家鄉村生態環境惡化,居住條件較差
24.下列有關世界城市化進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A.世界城市化進程可分為初期緩慢階段、中期加速階段和后期成熟階段
B.發達國家目前主要處于后期成熟階段,其城市化水平較高
C.發展中國家目前主要處于初期緩慢階段,城市化水平低
D.世界城市化進程中,中期加速階段的城市問題最嚴重
25.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主要原因是
A.經濟迅速發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壽命延長和人口自然增長率上升 D.環境質量改善和人口素質提高
26.下圖為A、B兩個相同級別中心地的服務范圍。有關王明家購物的選擇說法,正確的是
A、一定選擇A中心地 B、一定選擇B中心地
C、一般選擇A中心地 D、一般選擇B中心地
經濟因素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影響城市功能分區的主要原因。讀“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線圖”,完成25---26題。
27.圖中等值線a、b、c的租金水平的關系是
A.a>b>c B.a<b<c
C.a=b>c D.a>b=c
28.造成圖中局部地區地租分布等值線由中
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條件 B.交通條件
C.人口分布條件 D.早期商業活動
29.農業區位選擇的實質是
A.對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B.農作物品種的選擇
C.農作物生產所選擇的地理位置D.農業與地理環境的相互聯系
30.下列關于影響農業區位因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是一成不變的B.自然因素變化較快
C.社會經濟因素變化較慢D.各區位因素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
選擇題答題卡
第Ⅱ卷(綜合題 共40分)
31.讀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發展圖(圖中黑圓圈代表城市等級),回答下列各題。(12分)
(1)下列有關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由甲圖到乙圖變化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2分)
A.此過程稱為城市化 B.在此過程中社會經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C.此過程中城市人口數量增加 D.此過程中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
(2)如果以黑色實心圓圈大小表示中心地等級差異,圖中中心地有 個級別。由此可以看出城鎮數目與級別之間的關系是: ;比較圖中不同級別城鎮間的平均距離,總結這種距離的大小與城鎮級別高低之間的關系
。5分
(3)由圖可以看出城市化的標志有哪些?(3分)
(4)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經濟發達地區,城市化發展的后期出現逆城市化現象,請分析其原因。(2分)
32.(14分)讀“人口再生產類型轉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判斷圖中所示的Ⅰ、Ⅱ 、Ⅲ三個階段人口增長的類型和特點(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特點)。Ⅰ 階段:類型 ;特點 。
Ⅱ 階段: 類型 ;特點 。
Ⅲ階段: 類型 ; (1分)特點 。(2分)在這三個階段中,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類型是 型.
(2)從總體來看,世界人口增長模式處于由 向 的過渡階段。
(3)圖中所示的Ⅰ、Ⅱ 、Ⅲ三個階段中,目前中國處于圖中的 階段;發展中國家處于
階段。
33.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
(1)請分析海南島蔬菜基地的農業類型。(6分)
(2)試從社會經濟條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變化促使海南島成為北京蔬菜生產基地?(4分)
(3)海南島與山東壽光相比,蔬菜生產具有什么自然條件上的優勢?(4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gaoyi/47029.html
相關閱讀:2013年高一上冊地理期中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