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ikmau"><center id="ikmau"></center></ul>
  • <strike id="ikmau"></strike>
  • <ul id="ikmau"><sup id="ikmau"></sup></ul>
    <abbr id="ikmau"></abbr>
  • ATP和酶教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第四 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
    第一節(jié) ATP和酶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掌握ATP的分子簡式、化學組成和結(jié)構(gòu)特點
    ②解釋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了解ATP的用途
    ③理解ATP的形成途徑及ATP與ADP相互轉(zhuǎn)化的過程及意義
    ④說出酶的本質(zhì)和作用,嘗試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下的分解效果
    ⑤舉例說明酶的特性,概述酶促反應(yīng)的原理
    2、能力目標
    通過實驗說明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掌握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
    3、德育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
    1.酶的作用、本質(zhì)和特征
    2.ATP化學組成的特點及其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
    3.ATP與ADP的相互轉(zhuǎn)化
    [教學難點]
    探究酶的特性的相關(guān)實驗
    [ 時] 3時
    [引入]生物體時刻在進行著復雜的生命活動,生命活動為什么能順利進行呢?這離不開兩大類物質(zhì):ATP和酶。ATP為各類生命活動直接供能,酶作為生物催化劑催化各類生化反應(yīng)順利進行。
    一、 細胞的能量“通貨”——ATP
    [引導自學] 自學P54~P55,完成以下教學目標:
    1.ATP的全稱: ,這種物質(zhì)是一種 化合物,由 、 、 組成。(如圖)

    2、ATP的結(jié)構(gòu)簡式: ,
    A代表: (由 和 結(jié)合而成)
    T代表:
    P代表:
    —代表:
    ~代表:
    3、ATP的水解:
    ATP的化學性質(zhì)不穩(wěn)定,在有關(guān)酶的催化下,ATP分子中遠離腺苷的那個高能磷酸鍵容易斷裂。ATP水解生成 ,同時釋放出能量。 ATP水解實際上就是高能磷酸鍵的水解,ATP水解時釋放的能量多達30.54kJ/mol。
    4、ATP與ADP的相互轉(zhuǎn)化:
    (1)ATP的合成:對于動物、人、真菌和大多數(shù)細菌說,ADP轉(zhuǎn)化成ATP所需要的能量均自細胞進行 時有機物分解所釋放的能量。
    對于綠色植物說,除了依賴 所釋放的能量外,在葉綠體內(nèi)進行光合作用時,也能生成ATP。
    (2)ATP和ADP相互轉(zhuǎn)化也用以下圖示表示:

    。
    在ATP和ADP的相互轉(zhuǎn)化中 是不可逆的, 是可逆的。
    (3)、ATP水解時釋放出的能量直接用于各項生命活動,如

    []
    生物體生命活動的
    直接能物質(zhì)是
    主要能物質(zhì)是
    最終能量是
    生物體生命活動的能物質(zhì)有
    生物體的貯能物質(zhì)主要是
    動物細胞的貯能物質(zhì)是
    植物細胞的貯能物質(zhì)是
    例1、下列有關(guān)“①ATP→ADP+Pi+能量”、“②ADP+Pi+能量→ATP”的反應(yīng)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B )。
    A.①、②反應(yīng)過程分別表示能量的釋放利用和儲存過程
    B.所有生物體內(nèi)的②過程所需要的能量都自呼吸作用
    C.①和②在活細胞中永無休止地循環(huán)進行保證了生命活動的順利進行
    D.①反應(yīng)中的“能量”一般不能用于推動②反應(yīng)的進行
    例2、右圖表示ATP水解產(chǎn)生ADP過程。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1)圖中A表示 ,P代表 ,
    如果ATP脫去兩個磷酸基后可作為 物質(zhì)
    基本結(jié)構(gòu)單位中的一種;
    (2)圖中① ,其中蘊藏著 ;
    (3)圖中②為 過程,其作用是 ;
    (4)圖示過程中未標出的另一種反應(yīng)物是 ,催化該過程的酶與催化ATP再生時的酶 同一種酶,后者在高等植物細胞中主要分布在 。
    [答案:(1)腺苷 磷酸基 RNA (2)高能磷酸鍵 大量的化學能 (3)高能磷酸鍵水解釋放能量 為各項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4)水 不是;葉綠體類囊體薄膜、細胞質(zhì)基質(zhì)和線粒體]
    例3、根據(jù)反應(yīng)式ATP ADP+Pi+能量,回答下列問題:?
    (1)ATP作為生物體生命活動的直接能物質(zhì),其分子結(jié)構(gòu)簡式為 ,在ATP→ADP的過程中,由于 斷裂而釋放出大量的能量。?
    (2)在光合作用的光反應(yīng)中反應(yīng)方向向 ,能量自 ;
    (3)在綠色植物體內(nèi),發(fā)生ADP→ATP的生理過程是在細胞內(nèi)的 、
    和 中進行的。?
    (4)在呼吸作用中,反應(yīng)方向向 ,能量自 。?
    (5)根吸收無機鹽離子的過程,反應(yīng)方向向 ,能量用于 。
    ?答案 (1)A—P~P~P 遠離A的那個高能磷酸鍵?
    (2)左 陽光
    (3)細胞質(zhì)基質(zhì) 線粒體 葉綠體
    (4)左 葡萄糖等有機物
    (5)右 主動運輸?

    [校本作業(yè)]
    1、三磷酸腺苷的分子簡式和18個三磷酸腺苷所含有的高能磷酸鍵的數(shù)目是( D )。
    A.A-P—P和18個 B.A-P~P~P和18個
    C.A—P—P和48個 D.A-P~P~P和36個
    2、下列有關(guān)ATP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C )。
    A.生物體內(nèi)ATP與ADP之間時刻發(fā)生相互轉(zhuǎn)化
    B.骨骼肌劇烈運動時收縮所需要的能量直接自ATP
    C.動植物形成ATP的途徑分別是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D.ATP中含有的元素是C、H、O、N、P
    3、一個ADP中,含有腺苷、磷酸基和高能磷酸鍵的數(shù)目依次是( B )。
    A.1,2,2 B.1,2,1 C.2,1,2 D.2,2,1
    4、ATP分子在細胞內(nèi)能夠釋放能量、儲存能量,從結(jié)構(gòu)上看,原因是( C )。①腺苷很容易吸收能量和釋放能量 ②三個磷酸基很容易從ATP上脫離和結(jié)合③遠離腺苷A的磷酸基很容易從ATP上脫離,使ATP轉(zhuǎn)變成ADP ④ADP可以迅速與磷酸結(jié)合,吸收能量形成高能磷酸鍵,使ADP轉(zhuǎn)變成ATP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5、.下面關(guān)于ATP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D )
    A.ATP分子由1個腺嘌呤和3個磷酸基團組成?
    B.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磷酸提供?
    C.ATP只能水解產(chǎn)生兩個磷酸?
    D.正常細胞中ATP與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圍內(nèi)變化
    6、ATP轉(zhuǎn)化為ADP可表示如下圖,式中X和Y分別代表( C)。
    A.H2O、[H] B. Pi、H2O
    C.H2O、Pi D. 能量、Pi
    7、下列有關(guān)植物細胞中ATP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D )。
    A.能產(chǎn)生ATP的細胞器只是線粒體
    B.ATP在細胞中含量很多才能滿足生命活動的順利進行
    C.ATP與ADP的相互轉(zhuǎn)化是可逆反應(yīng)
    D.遠離腺苷A的高能磷酸鍵中的能量可以自化學能或光能
    8、下列過程中,能使細胞內(nèi)ADP的含量增加的是(D )。
    A.水分子進入根毛細胞 B.肺泡中的氧氣進入血液
    C.腸道中甘油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 D.胰腺細胞分泌胰島素
    9、將一些螢火蟲尾部的發(fā)光器割下,其中含有熒光素和熒光素酶,將其等量放入甲、乙兩試管中,加少量水混合,看到發(fā)出淡黃色熒光。過一段時間待熒光消失后,在甲試管放入2 mL某溶液,乙試管放入2 mL葡萄糖溶液,結(jié)果只有甲試管又發(fā)出熒光。請問:
    (1)甲試管放入的某溶液是 溶液;
    (2)熒光素發(fā)光是由于某溶液中的物質(zhì)發(fā)生了 反應(yīng),其表示式為 ;
    (3)設(shè)定乙試管的目的是 ,由此證明某物質(zhì)是 。
    [答案(1)ATP (2)水解 ATP ADP+Pi+能量 (3)作為對照 直接能物質(zhì)]
    10、人的骨骼肌細胞中ATP的含量只能維持劇烈運動3 s以內(nèi)的能量供應(yīng)。某運動員參加短跑比賽過程中,肌肉細胞中ATP的相對含量隨時間的變化如右圖所示。請根據(jù)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a→b的變化過程,ATP被水解,釋放的能量用于 。
    (2)b→c過程中,ATP含量增加,說明 加強,
    釋放更多的能量,供ADP合成ATP,補充消耗的ATP。
    (3)從整個曲線看,肌細胞中ATP的含量不會降為零,說明

    [答案(1)肌肉收縮等生命活動 (2)細胞呼吸 (3)ATP在細胞內(nèi)含量雖少,但與ADP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卻十分迅速,使細胞內(nèi)的ATP的含量總是處于動態(tài)平衡之中,構(gòu)成生物體內(nèi)部的穩(wěn)定供能環(huán)境]

    二.酶的特性
    [引導自學] 自學P55~P57,完成以下教學目標:
    1、酶的概念
    (1)酶是 產(chǎn)生的具有 的 。(其中絕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zhì),少數(shù)酶是RNA。)
    (2)酶概念分析:
    ;作用 ;
    本質(zhì) ;合成原料
    作用部位:細胞內(nèi)或細胞外
    2、酶促反應(yīng)
    (1)酶的活性是指 。
    (2)酶催化作用的實質(zhì)是 。
    3、酶的特性:
    (1)酶具有催化性。
    (2)酶具有 性。是無機催化劑的107-1013倍。酶的高效性是細胞新陳代謝順利進行的保證。
    (3)酶具有 性,即每一種酶只能對一定的底物發(fā)生催化作用。每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yīng)。酶的專一性保證細胞新陳代謝的有序性。
    4、影響酶促反應(yīng)速率的因素
    酶促反應(yīng)的速率與
    等有密切關(guān)系。
    (1)PH: 在 下,酶的活性最高,pH值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會明顯 。(PH過高或過低,酶活性 )
    (2)溫度: 在較低溫度范圍內(nèi),酶促反應(yīng)速率 隨溫度升高 ,但超過一定溫度后,反應(yīng)速率 ,反應(yīng)速率最高的溫度稱為 。
    低溫酶的活性 ,溫度過高會使酶 。
    (3)酶的濃度:在有足夠底物而又不受其它因素的影響的情況下,則酶促反應(yīng)速率與酶濃度成 關(guān)系。
    (4)底物濃度:當酶濃度、溫度和PH恒定時,在底物濃度很低的范圍內(nèi),反應(yīng)速率與底物濃度成 關(guān)系,當?shù)孜餄舛冗_到一定限度時,所有的酶與底物結(jié)合,反應(yīng)速率達到最大,再增加底物濃度,反應(yīng)速率 。
    例1、下列有關(guān)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 C? )
    ①是有分泌功能的細胞產(chǎn)生的 ②有的從食物中獲得,有的從體內(nèi)轉(zhuǎn)化而 ③凡是活細胞都能產(chǎn)生酶 ④絕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zhì) ⑤有的酶是蛋白質(zhì),有的是固醇 ⑥酶在代謝中有多種功能 ⑦在新陳代謝和生殖發(fā)育中起調(diào)控作用?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⑨酶只在細胞內(nèi)發(fā)揮作用?
    A.①②⑤B.③⑦⑨C.③④⑧D.④⑤⑥
    例2、當某種RNA存在時,生物體內(nèi)的某種化學反應(yīng)能正常進行,當這種RNA被有關(guān)的酶水解后,此種化學反應(yīng)的速率便慢了下。由此可以說明( B )
    A.RNA是核酸的一種B.RNA也可起生物催化劑的作用?
    C.RNA主要存在于細胞質(zhì)中D.RNA是該種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
    例3、下圖表示過氧化氫被分解的曲線,可說明酶具有 (B )
    ①專一性 ②高效性 ③催化特性 ④在溫和條下進行?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例4、 取經(jīng)過編號的5支試管分別加入2 mL 05 mol/L的過氧化氫溶液,進行如下試驗,根據(jù)實驗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
    試管編號12345
    加入物質(zhì)適量唾液銹鐵釘生土豆塊熟土豆塊生土豆塊
    稀鹽酸
    實驗結(jié)果幾乎無氣泡少量氣泡大量氣泡幾乎無氣泡幾乎無氣泡
    A.說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號和4號試管
    B.1號和3號對照不能說明酶有專一性?
    C.3號和5號對照可以說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響
    D.實驗中不能體現(xiàn)酶的活性與溫度之間的關(guān)系
    [校本作業(yè)]
    1、關(guān)于酶的敘述錯誤的是( A )
    A.酶需要在細胞內(nèi)才具有催化效能 B.淀粉酶不能催化麥芽糖分解成葡萄糖
    C.多數(shù)酶是活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催化效能的蛋白質(zhì)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2、酶具有極強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A )
    A.降低了化學反應(yīng)的活化能 B.增加了反應(yīng)物之間的接觸面積
    C.提高了反應(yīng)物分子的活化能 D.酶提供使反應(yīng)開始所必需的活化能
    3、紡織工業(yè)上的褪漿工序常用兩種方法:化學法,需用NaOH 7~9克/升,在70℃~80℃條下作用12小時,褪漿率僅為50%~60%;加酶法,用少量細菌淀粉酶,在適宜溫度時只需5分鐘,褪漿率達100%,這一事實說明( B )
    A.酶具有多樣性 B.酶具有高效性 C.酶具有專一性 D.酶具有溶解性
    4、在高燒時,常常沒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C )
    A.所吃食物未被消化 B.胃沒有排空
    C.體溫超過37℃,消化酶活性受到影響 D.體內(nèi)食物殘渣沒有排出
    5、下圖中能正確表示胰蛋白酶對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溫度關(guān)系的是(C)。

    6、下圖表示在不同條下,酶催化反應(yīng)的速率(或生成物量)的變化曲線圖,有關(guān)敘述不正確的是 ( C )

    A.圖①虛線表示酶量加一倍后,底物濃度和反應(yīng)速率關(guān)系?
    B.圖②虛線表示增加酶濃度,其他條不變時,生成物量與時間的關(guān)系?
    C.圖③不能表示在反應(yīng)開始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反應(yīng)速率與時間的關(guān)系?
    D.若圖②中的實線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則虛線可表示過氧化氫酶的催化效率
    7、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種物質(zhì)(底物),溫度保持37℃,pH保持在最適值,生成物量與反應(yīng)時間關(guān)系如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酶作用的底物是 。
    (2)在140分鐘后,曲線變成水平,這是因為          。
    (3)若增加胰蛋白酶濃度,其他條不變,請在原圖上畫出生成物量變化的示意曲線。

    (4)若胰蛋白酶濃度和其他條不變,反應(yīng)液pH由2逐漸升高到10,則酶催化反應(yīng)的速度將 ,原因是 。
    (5)下圖中能正確表示胰蛋白酶對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溫度關(guān)系的是( 。

    [答案(1)蛋白質(zhì)(2)底物量一定,底物已被消耗盡
    (3)見右圖(4)不變 在pH為2時酶已經(jīng)失活(5) C ]


    8、分析下列內(nèi)容,并回答下列問題:
    試管號內(nèi)容物條檢驗
    12ml漿糊+2ml純唾液37℃+10min3滴碘液
    22ml漿糊+2ml清水37℃+10min3滴碘液
    32ml漿糊+2ml稀釋唾液37℃+10min3滴碘液
    42ml漿糊+2ml純唾液95℃+10min3滴碘液
    52ml漿糊+2ml純唾液+2ml濃HCl37℃+10min3滴碘液
    62ml漿糊+2ml濃H2SO437℃+10min3滴碘液
    (1)試管內(nèi)容物變藍的試管是 。
    (2)1號和2號試管比較,說明酶具有 。
    (3)1號和3號試管比較,說明酶具有 。
    (4)1號和4號試管比較,說明酶的活性受 影響。
    (5)1號和5號試管比較,說明酶具有( )
    A、酶的活性受PH值影響 B、專一性 C、高效性 D、穩(wěn)定性
    答案(1)2、4、5、6 (2)催化作用 (3)高效性 (4)溫度(5)(A)

    9、為了研究酶的有關(guān)特性,取兩支潔凈的試管并編號為A、B,各注入2 mL體積分數(shù)為3%的H2O2溶液;再向A管滴入2滴質(zhì)量分數(shù)為3.5%的FeCl3溶液,向B管滴入2滴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的肝臟研磨液;堵住管口,輕輕振蕩;用帶火星的衛(wèi)生香檢驗;觀察并記錄結(jié)果。?
    (1)本實驗的主要目的是探索    。?
    (2)如果兩支試管的現(xiàn)象均不明顯,從實驗分析,原因可能是
                                  。?
    (3)過氧化氫酶能催化H2O2的分解,產(chǎn)生的[O]能使溶于水的無色焦性沒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紅色沉淀。為了鑒定馬鈴薯塊莖是否含有過氧化氫酶,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

    參照上圖所給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①3號試管內(nèi)加入的物質(zhì)是

    ②設(shè)計2號試管作為對照的具體目的是

    ③如果2號試管未產(chǎn)生顏色反應(yīng),則出現(xiàn)橙紅色沉淀的是第 號試管。
    ?答案 (1)酶的高效性(過氧化氫酶和Fe3+催化效率的高低)
    (2)H2O2溶液放置時間過長而分解?
    (3)①2 mL焦性沒食子酸溶液,2滴H2O2溶液,2 mL馬鈴薯塊莖提取液
    ②排除馬鈴薯塊莖提取液中的其他物質(zhì)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 ③3?

    附:[實驗]認識酶及影響酶促反應(yīng)的因素
    [實驗一]認識酶的催化性和高效性
    [實驗原理]
    新鮮的肝臟中含有過氧化氫酶,F(xiàn)e3+是一種無機催化劑,它們都可以催化過氧化氫水解成水和氧氣。
    [目的要求]
    1、初步學會酶催化特性玫催化效率的方法。
    2、探索過氧化氫酶和Fe3+催化效率的高低。
    [用具]
    新鮮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的動物肝臟研磨液、3%的過氧化氫溶液、3.5%的FeCl溶液、
    量筒、試管、試管架、衛(wèi)生香、火柴
    [方法步驟]
    1、取三支潔凈的試管編號1、2、3,并各注入2mL過氧化氫溶液。
    2、向1、2、3三支試管分別滴加2滴蒸餾水、2滴肝臟研磨液、2滴FeCl溶液。
    (注意:不共用試管)
    3、堵住試管口,分別振蕩三支試管,使試管內(nèi)物質(zhì)混合均勻。
    4、觀察三支試試管內(nèi)產(chǎn)生氣泡的速率。
    5、將點燃但無火焰的衛(wèi)生香分別放入試管內(nèi)液面的上方,觀察三支試管衛(wèi)生香的復燃狀況。
    [實驗記錄]
    操作順序1號試管2號試管3號試管
    1注入過氧化氫溶液2mL2mL2mL
    2滴入蒸餾水2滴——
    3滴入肝臟研磨液—2滴—
    4滴入FeCl溶液——2滴
    結(jié) 果氣泡產(chǎn)生的速率
    衛(wèi)生香復燃狀況
    結(jié) 論
    [討論]
    1、為什么要用新鮮的肝臟?
    2、為什么要用肝臟研磨液?
    3、三支試管能否共用滴管?

          [實驗二] 探索酶特異性實驗
    [實驗原理]
    淀粉和蔗糖都是非還原糖。它們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還原糖。還原糖能與斐林試劑反應(yīng)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淀。
    用淀粉酶分別催化淀粉和蔗糖溶液,再用斐林試劑鑒定溶液中有無還原糖,就要以證明淀粉酶是否能催化這兩種化學反應(yīng),從而探索酶是否有特異性。
    [目的要求]
    1、初步學會酶催化特定化學反應(yīng)的方法。
    2、探索淀粉酶是否能催化這兩種化學反應(yīng)。
    [材料用具]
    質(zhì)量分數(shù)2%的淀粉酶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3%的淀粉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3%的蔗糖溶液、
    試管、量筒、燒杯、滴管、酒精燈、火柴
    [方法步驟]
    操作
    順序項 目試 管 號注 意 事 項
    1 2
    1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 —
    2注入新鮮的蔗糖溶液 — 2mL
    3注入新鮮的淀粉酶溶液 2mL 2mL輕輕振蕩試管
    4保溫時間 5min 5min試管下部入水
    5加入斐林試劑 2mL 2mL
    6水浴加熱煮沸 1min 1min試管下部入水
    結(jié) 果
    結(jié) 論


    [討論]
    1、這個實驗說明酶具有什么特性?
    2、這個實驗能否將斐林試劑改為碘液?
    3、本實驗成功的關(guān)鍵是什么?若蔗糖溶液也出現(xiàn)磚紅色是什么原因?

    [實驗三]探索影響酶促反應(yīng)的因素
    [實驗原理]
    淀粉遇碘后形成藍紫色復合物。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為麥芽糖和葡萄糖。麥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生成藍色復合物。
    麥芽糖和葡萄糖與斐林試劑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深沉。
    [目的要求]
    1、初步學會探索淀粉酶活性的方法。
    2、探索淀粉酶在不同溫度和PH值條下催化淀粉水解的情況。
    [材料用具]
    質(zhì)量分數(shù)2%的新鮮淀粉酶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5%的鹽酸、質(zhì)量分數(shù)5%的氫氧化鈉溶液、斐林試劑、蒸餾水、碘液、冰塊
    試管、量筒、酒精燈、燒杯、三腳架、溫度計、火柴等
    [方法步驟]
    (一)PH值對酶活性的影響

    操作順序項 目 試 管注意事項
    1 2 3
    1注入新鮮的淀粉酶溶液1mL1mL1mL
    2注入蒸餾水1mL——輕輕振蕩試管
    3注入氫氧化鈉溶液—1mL—輕輕振蕩試管
    4注入鹽酸——1mL輕輕振蕩試管
    5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mL2mL輕輕振蕩試管
    660℃水浴保溫 5min5min5min試管下部入水7
    7加入斐林試劑2mL2mL2mL輕輕振蕩試管
    8水浴加熱煮沸 1min 1min1min試管下部入水
    結(jié) 果
    結(jié) 論


    [討論]
    1、本實驗能否把實驗步驟改為:1、5、2、3、4、6、7、8 的操作順序?為什么?

    (二)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操作步驟]
    1、取三支潔凈的試管編號,并分加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2、另取三支潔凈的試管編號,并分別注入1mL新鮮的淀粉酶溶液。
    3、各取一支盛有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的試管分別置于60℃左右水浴、沸水和冰水混合物中,維持各自溫度5分鐘。
    4、讓各自溫度下的淀粉酶溶液與淀粉溶液混合,搖勻后再維持各自溫度5分鐘。
    5、向三支試管中分別滴入1滴碘液,然后搖勻,觀察三支試管中的顏色變化情況。
    [結(jié)果]

    [結(jié)論]

    [討論]
    1、能否將淀粉酶溶液與淀粉溶液混合后再維持在三種溫度條下?

    2、本實驗能否用斐林試劑鑒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gaoyi/43772.html

    相關(guān)閱讀:ATP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