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ikmau"><center id="ikmau"></center></ul>
  • <strike id="ikmau"></strike>
  • <ul id="ikmau"><sup id="ikmau"></sup></ul>
    <abbr id="ikmau"></abbr>
  • 魯教版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學習指導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大家剛剛學完高一的地理知識,有沒有覺得比初中的有趣多了呢,大家在這一年中又學習到了多少新知識,小編為了讓大家對高一的地理知識記得更加深刻特地為大家準備了魯教版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以下就是全文閱讀,歡迎大家跟小編一起學習。

    第一單元 宇宙環境

    一、考試內容分析: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在不斷深化

    宇宙是物質的、運動的

    宇宙中物質的存在形式:天體(會舉例:恒星等;還有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

    天體之間相互吸引和繞轉形成:天體系統

    天體系統的層次: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

    河外星系——總星系

    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環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太陽系圖:九大行星按結構特征的分類及各自的成員(地球的普通性)

    小行星帶的位置

    彗星

    中心天體:太陽(質量最大)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

    宇宙環境的原因:九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太陽光照穩定

    地球自身的原因:適宜的日地距;適宜的體積與質量

    太陽的能量來源及其對地球的重大的影響

    來源:太陽中心的核聚變

    影響:是自然界水、大氣、生物循環的主要動力;生產和生活的能量(太陽能和化石燃料)

    太陽黑子和耀斑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大氣分層 太陽活動類型 太陽活動比較 對地球影響

    光球層 黑子 多少和大小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 對氣候:降水與黑子數的相關性干擾電離層,影響短波通訊干擾地球磁場,引起磁暴

    色球層 耀斑 最強烈的太陽活動顯示;但兩者常相伴出現,活動周期為11年

    地球自轉的方向及周期

    自轉方向:自東向西;北極逆時針;南極順時針

    周期:1個恒星日

    晝夜更替和地方時產生的原因——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之一、二

    晝夜更替

    晨昏線的含義、位置

    太陽高度的概念: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陽高度?晨昏線上的太陽高度=0

    晝夜更替的周期及意義:1個太陽日(24小時)

    不同經度地方時不同

    自西向東自轉:地方時東早西晚;每15經度地方時差1小時

    地轉偏向力對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影響——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之三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處不偏

    影響:風向;洋流;河流兩岸沖刷和泥沙堆積狀況

    地球公轉的方向、軌道、周期、黃赤交角

    公轉方向:同自轉相同

    公轉軌道:近似正圓的橢圓;近日點和遠日點的位置及大致日期

    周期:1個恒星年

    速度的變化:近日點最快;遠日點最慢

    黃赤交角(體現自轉和公轉的關系)

    重視黃赤交角的立體圖和平面圖:

    理解圖上重要的點、線、面、角及其關系,并要求會畫、會描述

    地軸、晨昏線、赤道面、黃道面、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太陽直射光線(點)

    黃赤交角與地軸的軌道傾角的關系

    黃赤交角的影響:太陽直射點在地表位置的移動——地表太陽輻射量的時間分配變化

    明確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及周期:——以1回歸年為周期,在南北回歸

    線間往返移動(線上有一次直射;線間有兩次直射)

    黃赤交角的變化會導致五帶范圍的什么變化?

    “二分二至圖”

    地球位置及相應的日期和節氣、公轉方向、地軸指向、近遠日點的大致位置、公轉速度的變化

    10、四季與五帶的形成

    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

    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周年變化:

    同日不同緯度的分布規律:由直射點所在緯線向南北降低(二分二至日)

    同緯度不同季節的變化:近大遠小(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

    晝夜長短的周年變化:

    直射點所在半球晝長于夜,緯度越高晝越長

    直射點移向的半球晝漸長

    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最長夜最短,北極圈及其以內有極晝

    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最短夜最長,北極圈及以內有極夜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晝夜平分

    赤道?——全年晝夜平分

    四季的劃分:(中緯度明顯)

    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太陽最高、白晝最長的時間為天文夏季

    太陽最低、白晝最短的時間為天文冬季

    春秋是其中的過渡

    三種四季;24節氣

    五帶的劃分:

    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狀況——太陽輻射量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五帶形成

    五帶界線及各自現象;五帶是氣候劃分和自然帶劃分的基礎

    11、宇宙探測的意義和現狀

    了解地球的宇宙環境;開發宇宙資源(空間資源及特點、太陽能資源、礦產資源)

    二、考題分析

    本單元內容在會考100分中約占10%;

    會考綜合題中第一題出自本單元;

    1、請參照《會考說明》中試題舉例進行練習:

    附錄一的題型示例P10的三、1;附錄二P29的第Ⅱ卷中的1、附錄三P53的第Ⅱ卷中的1

    2、關于本單元綜合題要掌握的基本點:

    會畫晨昏線、夜半球、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黃道面、赤道面

    自轉和公轉方向

    日期及節氣

    該日直射點的位置、該日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規律

    圖中各點的正午太陽高度狀況

    圖中各點的晝夜長短狀況及今后的變化

    圖中各點晝長的比較、極圈和赤道的晝長是多少小時

    公轉速度的變化

    能聯系的知識點:

    北京何日早上6點升旗?(B、D)

    北京人影漸長是哪一階段?(從A到C)

    當地球運行到A點(或C點)時:

    地中海地區的氣候特點是?(干熱——夏季/曖濕——冬季)因為受(副高/西風)控制

    非洲北部的熱帶草原呈現(一片蔥綠/一片枯黃)景觀,因為受(赤道低壓/信風)控制

    北京此時的氣候特點是(高溫多雨/寒冷干燥),主要因為(東南季風/西北季風)的影響

    亞歐大陸上(亞洲低壓/亞洲高壓)勢力強盛

    東亞刮(東南風/西北風),原因是(海陸熱力差)

    南亞刮(西南風/東北風),原因是(東南季風北移過赤道右偏成西南季風或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冬季刮東北風的原因是海陸熱力差)

    北印度洋環流呈(順時針—海水東流—因為刮西南風/逆時針—海水向西流—因為刮東北風)

    當地球公轉到(A/C)點時,長江口附近海域的鹽度最(低/高)

    當地球運行到D到A的過程中:珠江、長江處于汛期(因為雨季雨水補給)

    從A到B的過程中:黃河(雨季到來)、塔里木河處于汛期(夏季冰川融水最多)

    第二單元 大氣環境

    一、考試內容分析

    1、大氣的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體雜質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層大氣組成:穩定比例的干潔空氣(氧氮為主)、含量不穩定的水汽、固體雜質

    氮--生物體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動必需的物質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溫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護傘,吸收紫外線

    水汽和固體雜質--成云致雨;雜質:凝結核

    2、大氣的垂直分層及各層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大氣分層 氣溫隨高度變化 氣流狀況 其它特征 與人類關系

    對流層 越高越低 對流 占3/4大氣質量;水汽和塵埃;各緯度層高不一致 天氣現象

    平流層 越高越高 平流 高空飛行;存在臭氧層

    高層大氣 存在電離層(無線電通訊;太陽活動干擾短波通訊

    3、大氣的受熱過程

    (1)根本能量源:太陽輻射(各類輻射的波長范圍及太陽輻射的性質--短波輻射)

    (2)大氣的受熱過程(大氣的熱力作用)--太陽曬熱大地,大地烤熱大氣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三種形式及各自現象(用實例說明)

    影響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陽高度角(各緯度削弱不同)

    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了解地面輻射(紅外線長波輻射);大氣輻射(紅外線長波輻射)

    保溫作用的過程:大氣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大氣逆輻射將熱量還給地面 (圖示及實例說明--如霜凍出現時間;日溫差大小的比較)

    保溫作用的意義:減少氣溫的日較差;保證地球適宜溫度;維持全球熱量平衡

    4、大氣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的成因

    (1)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冷熱不均(各緯度之間;海陸之間)

    (2)大氣運動形式:

    最簡單形式:熱力環流(圖示及說明);舉例:城郊風;海陸風;季風主要原因

    熱力環流分解:冷熱不均引起大氣垂直運動

    水平氣壓差

    水平氣流由高壓流向低壓

    大氣水平運動(風):

    形成風的根本原因:冷熱不均

    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水平壓差(或水平氣壓梯度力)

    影響風的三個力: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風向的決定:1力風(理論風)--垂直于等壓線,高壓指向低壓.2力風(高空風)--平行于等壓線,北右偏,南左偏.3力風(實際地表風)--斜穿等壓線,北右偏,南左偏

    注意北半球實際地表氣壓場中的某點風向的畫法

    5、三圈環流與氣壓帶、風帶的形成

    (1)無自轉,地表均勻--單圈環流(熱力環流)

    (2)自轉,地表均勻--三圈環流

    (3)三圈環流的組成:0-30低緯環流;30-60中緯環流;60-90高緯環流

    地表形成7壓6風:緯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帶狀)

    各氣壓帶的干濕狀況(低壓濕;高壓干)

    各風帶的風向及干濕狀況(信風一般較干;西風較濕)

    極鋒:60度附近,由盛行西風和極地東風相遇形成

    氣壓帶和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季節性南北移動而移動

    (4)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實際地表狀況(塊狀)

    最重要的影響:海陸熱力差

    表現(大氣活動中心):

    北半球7月(夏季):亞歐大陸-亞洲低壓;太平洋上高壓

    北半球1月(冬季):亞歐大陸-亞洲高壓;太平洋上低壓

    (5)季風環流(重視圖示)

    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氣環流的組成部分;東亞季風最典型

    季風的成因:

    主因--海陸熱力差(可解釋東亞的冬夏季風;南亞的冬季風)

    南亞夏季風的成因--南半球東南信風北移過赤道右偏成西南風 (或概括說: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季風的影響:季風的共性特點:雨熱同期;降水量季節變化大,易有旱澇災

    東亞的兩種季風氣候及各自分布區(以秦淮一線為界);各自氣候特點

    --溫帶季風氣候:秦淮以北季風區;冬干冷;夏濕熱

    --亞熱帶季風氣候:秦淮以南季風區;冬溫和少雨;夏濕熱

    --東亞兩種季風氣候的冬夏季風風向相同,成因相同

    --注意季風區城市工業布局中大氣污染企業的分布南亞的熱帶季風氣候:

    --全年高溫,旱季(東北季風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風控制)交替季風區是世界上水稻種植業主要分布地區

    --東亞、南亞和東南亞的季風氣候區和東南亞的熱帶雨林氣候區

    6、大氣環流與水熱輸送的關系——是對大氣環流作用的總結

    (1)全球性的大氣環流:

    促進了高低緯度之間、海陸之間的熱量與水汽的交換;

    調整了全球的水熱分布;

    是各地天氣變化和氣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幾類重要氣候的成因:

    地中海氣候:

    南北緯30-40之間大陸西岸;冬受西風控制,暖濕;夏受副高控制,干熱

    熱帶草原氣候:

    南北緯10-20度之間;全年高溫,雨季受赤道低壓控制,干季受信風控制

    溫帶海洋性氣候:

    南北緯40-60之間大陸西岸;全年受西風控制,氣候暖濕

    熱帶雨林氣候:

    赤道附近;全年濕熱,終年受赤道低壓控制

    三種季風氣候:(見以上分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gaoyi/432484.html

    相關閱讀:高中化學必修一公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碰碰| 一本一道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AV| 国产91在线精品| 国产短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 久久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隔壁老王国产在线精品|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97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久久|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同性男| 老司机精品影院91|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北条麻妃国产九九九精品视频 |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大片国产|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18禁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蜜桃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热狠狠色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