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半年必修一課程的學習,很多同學對將來的文理分科問題已經有了答案,這樣在對待必修二的態度上同學們間就產生了變化,準文科生們估計對化學就愛不起來了,準理科生們對化學就是死了也要愛,那同學們該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必修二呢?學習必修二有什么方法和技巧呢?對必修二內容的了解要達到什么程度呢?北京四中網校高中部的張老師給大家支幾招。
一、該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必修二
俗話說“態度決定一切”,同學們對待必修二就應該樹立“必修”的意識。化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學,與我們的衣、食、住、用、行息息相關,現代社會的三大問題能源、材料、環境也都離不開它,所以準文科生們即使高考中不用考化學了,但還要參加會考,況且我們在生活中還是需要了解化學的相關知識。必修二第一章可以為我們揭開物質結構的奧秘,第二章與能源問題有關,第三章有機化合物的內容與我們的生活聯系最為密切,第四章是利用化學知識上升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改造世界的高度。由此可以看出必修二樹立了為了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定基礎的學科目標,準文科生們更應該抓住這個機會認認真真學習化學。有的同學必修一沒有掌握好,便對必須二產生了畏懼情緒,其實不必,因為必修二與必修一的聯系不是太大,學好必修二并不是件難事,同時必修二學好后更能促進對必修一內容的理解。
二、學習必修二的建議
必修二第一章的內容是《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本章概念較多,內容比較抽象,理論性較強,同學們學習起來會比較吃力,選對參考資料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同學們概念理解起來有困難,在北京四中網校的知識導學欄目里,老師們將每個概念運用列表格的方式對比相似的舊概念、在要點詮釋里提醒同學們注意事項等方法幫助同學們理解、記憶。比如在講核素這個概念的時候,舉例說明了核素概念的外延為原子,核素的概念是“具有一定數目質子和一定數目中子的一種原子”,在高清課堂欄目里北京四中田老師特意強調了概念中核素是“一種原子”,而不是“一類原子”,并解釋了二者的區別。如果同學們對抽象的內容接受不了,知識導學欄目中的《元素周期律》里老師不辭辛苦地列舉了1-18號元素的核外電子排布情況,化抽象為具體,以便同學們掌握,并且總結了1~18號元素原子的結構特征,為同學們以后的做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如果同學們不善于學習理論性較強的內容的學習,知識導學欄目中的《化學鍵》對離子鍵、共價鍵進行了全方位的剖析,以列表格的方式介紹離子鍵、共價鍵與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的關系,以很清晰的方式向同學們展現了理論性較強的內容。
必修二第二章的內容是《化學反應與能量》,學習時要從物質變化與化學鍵變化的角度,從本質上認識物質變化與能量變化的關系。例如,判斷在某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時,在北京四中網校的知識導學欄目《化學能與熱能》中進行了歸納總結;關于原電池的構成、電極的判斷以及電極反應式的書寫在《原電池》的知識導學里都作了詳細介紹。同學們應先熟悉教材,然后再結合北京四中網校的資源進行查漏補缺,最后參加自主測試來檢驗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習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時可以結合教材上提供的實驗素材來理解影響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的因素,結合圖形來了解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征及判斷方法。
必修二第三章的內容是《有機化合物》,學習時可以按照“結構→性質→用途”的思路進行學習,第一章的內容為學習本章有機物的結構作了很好的鋪墊,同學們可以自己動手做有機物的分子模型來加深對有機物空間結構的認識,學習簡單的有機物的性質時應該結合實驗來記憶、根據反應類型的特征來記方程式的書寫,那么判斷有機物的性質時可以根據其帶有的官能團進行推斷。關于有機物的用途我們可以通過閱讀資料、與同學交流等方式獲知,像基本營養物質涉及到的有機物與我們的生活聯系比較密切,那么通過生活常識我們就可以獲得它們的用途。
必修二第四章的內容是《化學與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充分向我們展示了化學的作用和魅力。我們在學習時應該緊緊抓住物質的化學變化與能量變化的關系學習與領會獲取物質和能量的原理和方法,以辯證的觀點和思維方式認識獲取物質和能量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保護環境。
三、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上準文科生和準理科生可以有所區別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準文科生們不用必修二的知識備戰高考,所以掌握必修二的基礎內容就可以應對會考。對于準理科生們,真的不容怠慢必修二,因為本教材的第二章與選修四《化學反應原理》的第一、二、四章內容直接相關,本教材的第三章為選修五《有機化學基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準理科生們在學習必修二時必須下工夫,不僅要掌握基礎內容,還要有所提升,為學好選修四、選修五做好充分的準備。
總之,學好必修二就要熟讀教材,積極主動運用網校資源實現重、難點突破,以自主測試的方式進行自我檢測。
來源:精品學習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gaoyi/252652.html
相關閱讀:高一數學學法:學好高一數學的六個法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