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一中2013—2014年秋季期中考高一年地理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 試卷分值:100分 命題人:王文華 )一. 選擇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下列能正確標注圖天體系統名稱的是( )A.①——地月系B.②——太陽系C.③——總星系D.④——銀河系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特殊行星,其特殊性表現在A.質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小B.既有自轉運動又有公轉運動C.公轉方向與其他行星不同D.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物質的行星與、行星相比,地球具備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之一是A.適宜的大氣厚度和大氣成分B.強烈的太陽輻射和充足的水汽C.復雜的地形和巖石圈D.強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動世人對①星球進行生命探測時首先查找液態水存在跡象,原因是①存在液態水,說明溫度適宜②有液態水才能形成云雨現象③液態水可以形成多樣的地表形態④生命起源于海洋,有液態水才可具備此基本條件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據史載:公元前28年(即漢成帝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這種天文現象發生在太陽的( )A.內部B.光球層 C.色球層.下列關于地球圈層結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地球內部,縱波的傳播速度較慢,橫波的傳播速度較快B.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為界,可以將地球內部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C.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都明顯增加的不連續面叫莫霍界面D.生物圈7.圖中表示北半球春分日是( )A.① B.② C.③ D.④8.當地球公轉到哪個位置時,北半球一間開窗朝南的房屋正午射進屋內的陽光面積達一年中最大( )A.① B.② C.③ D.④9.地球從①公轉到③期間,正午屋內的光照面積將( )A.越來越大 B.越來越小 C.由小變大,再由大變小 D.由大變小,再由小變大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兩個相同規格的玻璃箱(如圖7),甲底部放一層土,中午同時把兩個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鐘后,同時測玻璃箱內的氣溫,結果發現底部放土的比沒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據此完成10~11題。10.該實驗主要目的是測試A.大氣的溫室效應B.大氣的熱力運動C.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的時刻D.近地面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甲箱溫度比乙箱溫度高的原因是A.太陽輻射強弱差異 B.地面輻射強弱差異C.大氣吸熱強弱差異 D.大氣輻射強弱差異14.若此圖表示一天中某時段的氣流運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圖所示氣流運動常見于夜間B.該圖所示氣流運動只見于季風氣候區C.該氣流運動因海陸接受的太陽輻射量不同而產生D.陸地與海洋的高度差導致該氣流運動的形成15.若此圖表示亞歐大陸東部一年中某季節的氣流運動,則所代表的典型季節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右圖為“部分大氣環流示意圖”。讀圖完成第16~17題。16.P地的氣候特點是A.溫和濕潤B.寒冷干燥C.高溫多雨D.炎熱干燥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來自于A.暖濕的中緯西風B.干冷的中緯西風C.干冷的極地東風.冷濕的極地東風圖是“半球近地面風帶分布示意圖”,圖中a處的盛行風向是A. 東北風B. 西北風C. 東南風D. 西南風20.圖中氣壓帶、風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為副熱帶高壓帶,乙為極地高壓帶B.①為信風帶,②為極地東風帶C.乙點位于30°ND.①是冷性氣流21.下列關于①說法正確的是( )A. 它來自于極地 B. 它表示盛行西風 C. 它表示東北信風 D. 它來自于赤道右圖反映的是某月30°N附近氣壓分布狀況,回答22~23題。22.該氣壓分布狀況的月份可能是A.1月 B.4月C.7月 D.10月.圖中G氣壓中心是A.夏威夷高壓 B.亞速爾高壓C.印度低壓 D.冰島低.此日記記錄的時間可能是( )A.5月至8月B.早春時節C.8月至l月 D.盛夏時節.下圖中能正確表示該天氣系統的是天氣是在一定的天氣系統影響下形成的,并且是時刻變化的。讀圖完成26~27題。26.圖中箭頭所示為風向。該天氣系統所在位置及名稱為( )A.南半球,氣旋 B.南半球,反氣旋C.北半球,反氣旋 D.北半球,氣旋.如果該天氣系統東部,則最可能吹( )A.東北風B.西南風C.東南風D.西北風30.上圖③氣候的形成原因是( )A.受赤道低壓控制 B.受盛行西風控制C.受盛行西風和副熱帶高壓交替控制 D.受副熱帶高壓控制31.上圖四地中全年受單一風帶影響和受風帶、氣壓帶交替控制的地方分別是( )A.① ③ B.② ① C.② ③ D.② ④下圖為“2011年9月12日8時我國等壓線分布圖”。讀圖,完成32~33題。32.圖中我國的氣壓形勢及天氣狀況可以描述為A.大部分地區在高壓系統控制下天氣晴好B.大部分地區在低壓系統控制下以陰雨天氣為主C.小部分地區在高壓系統控制下天氣晴好D.華北地區在低壓系統控制下以陰雨天氣為主.此時,受E天氣系統影響,海南島和雷州半島東部海面A.受偏北風控制,多晴朗天氣B.受偏南風控制,多晴朗天氣C.受偏北風控制,多陰雨天氣D.受偏南風控制,多陰雨天氣( )A.10°S~20°S之間B.10°N~30°N之間C.0°N~10°S之間D.30°N~50°N之間35.該氣候的成因可能是( )A.副熱帶高壓帶與西風帶交替影響B.終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C.赤道低壓帶與信風帶交替影響D.海陸熱力性質差異36. 某日晨7時36分,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隆重的升旗儀式(日出時舉行)。這一天可能是( )A、國慶節 B、勞動節 C、清明節 D、元旦下圖示意一年中太陽直射點移動的緯度變化,讀圖回答37~37.若甲地(23°26′S)與C的經度相同。當甲地與C地正午太陽高度相等時,日期約為( )A.4月8日或9月5日左右 B.5月6日或8月5日左右C.11月7日或2月8日左右 D.6月22日或3月21日左右38. 當直射點從B移向C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且北極地區的極晝范圍越來越大 B.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且北極地區的極夜范圍越來越小C.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且北極地區的極晝范圍越來越小 D.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且北極地區的極夜范圍越來越大下圖中,所示半球為白晝,據此完成39~40題。39.圖示日期為( )A.3月21日 B.6月22日 C.月23日 D.12月22日.若此圖為半球示意圖,則北京時間為( )A.時20分 B.8時40分 C.15時20分 D.20時40二.綜合題(共4小題,40分)41.讀“某日地球光照圖”,回答下列問題(分)(1) 此圖是北半球(填節氣)日的光照圖。(2) 此時,A、B、C、D四地正值 (填日出或日落),四地中晝最長的是地,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的是地,自轉線速度最快的是地,所處日期與其它三地不同的是地。(3) 描述此日過后的三個月內,泉州的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變化情況讀“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圖”,完成下列各題(1) 圖中字母代表的箭頭含義分別是F , I 。(2) 陰天的氣溫日較差小原因是。(3) 深秋,我國北方農民常用濃煙籠罩菜地,以防大面積凍害,其主要原因是()(選擇填空)A. 濃煙散射地面輻射,增加大氣溫度B. 濃煙反射大氣逆輻射,增加大氣溫度C 濃煙可阻擋冷空氣前進,防止大面積作物凍害D. 濃煙吸收地面輻射,增加大氣逆輻射(4) 如果夜晚多云,人制造煙霧凍害所起到的作用將變(大或小)。讀“大氣環流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分(1) 此時是(1或7)月, 判斷理由是。(2) C處此時受氣壓帶控制, 氣候特征是。(3) 此時B處的氣候特征是,原因是。(4) 此時A、D兩地氣候的共同特點是。44.讀伊比利亞半島示意圖,回答問題。(12分)試比較A 、B 兩地的氣候類型、氣候特征及成因。A 地B 地氣候類型氣候特征氣候成因安溪一中2013—2014年秋季高一年期中考地理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1---5:CDADB 6---10:AADDD 11---15:BBCAD 16---20:DABCA21---25:BCABA 26---30:DDBCA 31---35:BADAC 36---40:DCCAC二.綜合題(共40分)41.( 8分)(1) 夏至(1分) (2) 日出(1分) A(1分)B(1分)C(1分)D(1分)(3) 正午太陽高度越來越小(分), 晝長越來越短(分)。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白天陰天大氣的削弱作用強溫不高晚上大氣逆輻射強溫不低故差較小D (1分) (4)小1月 北緯30°40°之間受盛行西風帶控制副熱帶高炎熱干燥寒冷干燥受西北季風的影響溫和多雨)8圖2①②③④圖3氣溫/℃__乙甲福建省安溪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gaoyi/24171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