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城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12月月考歷史試題2013.12班級 姓名 得分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下圖所示地圖可以用來研究( )。A.鴉片戰爭 B.太平天國運動C.國民大革命 D.抗日戰爭2.問題的核心并不在于林(則徐)的方法是否過激,而在于其方法是否有效……只要英國商人在鴉片貿易中遭受損失,英國政府就必然會作出強烈反應。”(《天朝的崩潰》)對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A.林則徐在禁煙過程中行為過激,負有全部戰爭責任B.英國政府維護本國資產階級利益C.英國侵華是偶然的 D.林則徐在鴉片戰爭中沒有任何責任3.近代上海開埠以后,城市急劇擴大、人口迅速膨脹,形成了清朝縣衙、外國租界、青紅幫會“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是同樣開埠的廣州卻沒有此類現象。對此解釋正確的是( )。A.列強完全控制上海 B.清政府放棄了上海的行政權C.太平天國占領上海 D.上海原有的地方機構級別過低,無法承擔城市發展的職能4.1906年美國人安德魯發表文章時說:“文明國家在與清國簽署條約時,表達了要保留對駐上海和清國其他城市的本國公民行使司法權的愿望。”西方列強這一愿望的實現是通過( )。A.中英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5.1877年,何如璋出任清政府第一任駐日使臣。他指出,日本政府對歐美各國的“新擬約稿”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欲加外貨進口之稅,一欲管外國流寓之人。”為此中國應當“竊擬日本改約之時,我國亦當及此”。在他看來不平等條約中危害最大的內容是( )。①準許取得居住權②協定關稅 ③片面最惠國待遇 ④領事裁判權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地名的變遷往往記載著歷史的變化。近代歷史上,北京的東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館大街),兵部街改名為Rue Marco Polo(馬可?波羅路)……東長安街被改名為意大利街,崇文門內大街改名為克林德街等。這一現象出現于(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7.皇帝倒了,辮子剪了,這是1912年給中國人最大的感受。”這直接說明了辛亥革命( )。A.徹底動搖了封建統治的基礎 B.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C.創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D.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君主專制制度8.胡漢民在自傳中對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進行總結時說:“民眾以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謂‘民國共和’則取得從來未有之名義而已。至其實質如何,都非所問。”這個觀點表述的是( )。A.民主共和觀念尚未被民眾普遍接受 B.創建民國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C.民眾對“民國共和”觀念理解上的偏差是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D.民主共和制度不適合中國國情9.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同月,臨時參議院也成立。這說明中華民國( )。A.實行議會共和制 B.權力過于分散 C.注重權力的制衡 D.實現了全國普選10.下列為四位同學對五四運動的總體評價,你認為最確切的是( )。A.甲:五四運動是中國的。文藝復興”B.乙:五四運動破壞了中國傳統文化C.丙:五四運動是中國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轉折點D.丁:五四運動是中國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11.五四運動時期,天津一公園中的亭柱上,貼有如下一幅對聯:“振民氣合民力萬眾一心;御國敵除國賊匹夫有責。”聯中的“國敵”是指( )。A.英國 B.德國 C.美國 D.日本12.毛澤東曾為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撰寫紀念五四運動二十周年的文章。文章說:20年前的五四運動,表明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其“新”的最重要的依據是( )。A.青年學生第一次充當了民主革命的急先鋒B.馬克思主義成為革命指導思想C.無產階級充當了革命主力,第一次登上了歷史舞臺D.無產階級政黨成為革命的領導13.有誓詞稱:“國民痛苦,水深火熱;土匪軍閥,為虎作倀;帝國主義,以梟以張。本軍興師,救國救民;總理遺命,炳若晨星。”誓詞涉及的歷史事件是( )。A.北伐戰爭 B.辛亥革命 C.抗日戰爭 D.解放戰爭14.遵義會議以后是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階段,其理由是遵義會議( )。A.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產生和形成B.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C.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D.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發展和成熟15.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蔣介石曾經認為“日本的侵略是皮膚病,共產黨才是心臟病”。體現蔣介石這種認識的歷史事件是( )。A.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B.進攻中原解放區C.重慶談判 D.發動第五次反革命。圍剿”16.詩詞是人們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種文學形式。“碧凈南湖水,崢蠑煙雨樓。畫船千載夢,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贏來萬象幽。黎民心有數,齊賀八旬秋。”這一詩作是為了紀念( )。A.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B.紅軍長征的勝利C.抗日戰爭的勝利 D.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7.“因此,我坦白地提出,希望國民黨立即結束一黨統治的局面,由國民政府召集各黨各派、各抗日部隊、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團體的代表召開國是會議,組織各抗日黨派聯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振奮全國人心,鼓舞前方士氣……”中共代表林伯渠的這段話可以用來研究( )。A.中共“一大” B.國民大革命 C.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D.新中國的成立18.1947年底,黨中央在楊家溝開會,毛澤東說:“這是一個令人高興的會議,20年來未解決的優勢問題,今天解決了。局面開展勝利可期。”這里的“解決優勢”的關鍵決策是( )。A.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向戰略反攻 B.全國擴大解放區C.粉碎敵人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 D.取得了戰略性大決戰的勝利19.“日出東方”、“星火燎原”、“力挽狂瀾”、“燈塔指引”、“進京趕考”這五個關鍵詞高度概括了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到1949年的奮斗歷程。下列圖文對應不確切的是( )。A.星火燎原 B.重慶談判 C.燈塔指引 D.進京趕考 20.中國革命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歷經曲折。不斷向前發展。下圖能夠反映這一結論的是( )。A B C D二、非選擇題(40分)21.根據下列三幅圖片回答問題:圖一:簽訂《南京條約》圖二:簽訂《馬關條約》圖三:簽訂《辛丑條約》請回答:這三個條約簽訂的時間及背景各是什么?(15分) 這三個條約的簽訂對中國社會的發展歷程有何影響?(15分)(3) 圖3之后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有何變化?為什么?(10分)安徽省巢湖市無為開城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12月月考歷史試題 暫缺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gaoyi/23679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