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ikmau"><center id="ikmau"></center></ul>
  • <strike id="ikmau"></strike>
  • <ul id="ikmau"><sup id="ikmau"></sup></ul>
    <abbr id="ikmau"></abbr>
  • 人教版上冊高一語文第一單元測試題及解析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語文能力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高一語文第一單元測試題請大家仔細閱讀,鞏固基礎,希望同學們可以喜歡。

    一、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A.顫栗/顫抖 沁園/分泌 湖畔/叛變

    B. 長篙/蒿草 遏制/拜謁 悄悄/悄然

    C. 崢嶸/猙獰 強勁/干勁 押解赴京/解甲歸田

    D.百舸/磕絆 漫溯/宿愿 差可告慰/鬼使神差

    解析:本題考查識記字音的能力。A項,zhàn/chàn,qìn/mì,pàn;B項,?āo/hāo,è/yè,qiāo/qiǎo;C項,zhēng,jìn?/jìn,jiè/jiě;D項,?ě/kē,sù,chā/chāi。

    答案:B

    2.下面語段中畫線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著名作家翟泰豐曾在評論臧克家詩作的《融抒情與哲理于一體的世紀畫卷》一文中指出:“如果說對人生哲理抒發得境界最高的,要算《有的人》這首現代詩,這是響遍祖國大地的名著力作。這首詩把人生的偉大與丑惡論述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詩又是那么瀟瀟灑灑,鏗鏘有力,字字力透紙背,句句鐫刻在人們心間,以哲理的力量毫不容情地道出了人生真諦。”

    A.淋漓盡致 B.栩栩如生

    C.鏗鏘有力 D.力透紙背

    解析: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A項,“淋漓盡致”形容文章或說話表達得非常充分、透徹,或非常痛快。B項,“栩栩如生”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用來論述“人生偉大與丑惡”不妥,可改為“入木三分”。C項,“鏗鏘有力”形容聲音響亮而有勁。D項,“力透紙背”形容詩文等作品深刻有力。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習近平總書記 12月7 日離京視察深圳時,由八輛車組成的車隊下午 3 點半進入前海深港合作區,記者在現場沒有看到任何橫幅歡迎。

    B.高校畢業生 “主動失業”的狀況令人擔憂,出于對職業發展前景的考慮,畢業生們決定從事哪一份工作,要經過多方面的考量,才能作出選擇。

    C.能不能實現人民的愿望、滿足人民的需要、維護人民的利益,關鍵是黨的領導是否正確,政府能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D.離CBA 賽季常規賽開戰還有一個星期的時間,佛山男籃計劃在近兩天內試訓新的外援,試訓情況如果理想,球隊將會換掉隊中現有的外援。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正確辨析病句的能力。A項,搭配不當,“看到”與“歡迎”不能搭配。 B項,句式雜糅,“決定從事哪一份工作,要經過多方面的考量”與“要經過多方面的考量,才能作出選擇”兩句雜糅,選用一種說法即可。D項,語序不當,“如果”應放在“試訓情況理想”前。

    答案:C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朱光潛先生說過,詩是培養趣味的最好媒介。不懂得詩,人生便無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譬如讀小說只見到故事而不見到它的詩,就像看到了花架而忘了架子上的花

    ②同樣,不懂得詩,文學的趣味也必然低下

    ③因為一切文學都要有詩的特質,文學的各種樣式都可當成一首詩看

    ④如果對詩沒有興趣,對于別的文學作品的佳妙處終不免有些隔膜

    ⑤所以,要養成純正的文學趣味,必須從讀詩入手

    A.③④⑤①② B.②③①⑤④

    C.②③④①⑤ D.②③④⑤①

    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第②句,承前文,把話題引到“文學趣味”上來。第③句是對前文原因的表述。第④句假設論證,進一步闡明觀點,第①句舉例論證,同時也是對前文假設論證的進一步說明。第⑤句,得出結論,收結全文。

    答案:C

    二、本大題7小題,共3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題。

    海瑞,字汝賢,瓊山人。舉鄉試,署南平教諭,遷淳安知縣。布袍脫粟①,令老仆藝蔬自給。總督胡宗憲嘗語人曰:“昨聞海令為母壽,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過,供縣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車馬。懋卿恚甚,然素聞瑞名,為斂威去。

    時世宗享國日久,不親朝,深居西苑,專意齋醮。督撫大吏爭上符瑞,禮官輒表賀。廷臣無敢言時政者,瑞獨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顧左右曰:“趣執之,無使得遁!”宦官黃錦在側曰:“此人素有癡名。聞其上疏時,自知觸忤當死,市一棺訣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無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頃復取讀之,日再三,為感動太息。

    (明穆宗隆慶)三年夏,以右僉都御史巡視撫應天十府。屬吏憚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勢家朱丹其門,聞瑞至,黝之。中人監織造者,為減輿從。素疾大戶兼并,力摧豪強,撫窮弱。貧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奪還之。下令飚發凌厲②,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竄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機告訐,故家大姓時有被誣負屈者。又裁節郵傳冗費,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頓,由是怨頗興。都給事中舒化論瑞,滯不達政體,宜以南京清秩處之,帝猶優詔獎瑞。已而,給事中戴鳳翔劾瑞庇奸民,魚肉縉紳,沽名亂政,遂改督南京糧儲。將履新任,會高拱掌吏部,素銜瑞,并其職于南京戶部,瑞遂謝病歸。

    帝屢欲召用瑞,執政陰沮之,乃以為南京右都御史。諸司素偷惰,瑞以身矯之。提學御史房寰恐見糾?③,欲先發,給事中鐘宇淳復慫恿,寰再上疏丑詆。瑞亦屢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贈太子大保,謚忠介。

    (節選自《明史?海瑞傳》)

    注:①脫粟:糙米飯。②飚發凌厲:氣勢猛然。③糾?(zhí):舉發糾正。

    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趣執之,無使得遁 趣:趕快、趕緊

    B.墨者多自免去 墨:古代刑法之一,在臉上刺字后涂上墨

    C.素疾大戶兼并 疾:害怕、擔心

    D.會高拱掌吏部,素銜瑞 銜:銜接、相接

    解析:本題考查正確理解文言文實詞的能力。B項,墨:引申為黑,又引申為貪污,“墨者”即貪官污吏。C項,疾:憎恨。D項,銜:仇恨。

    答案:A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宜以南京清秩處之 之二蟲又何知

    B.市一棺訣妻子,待罪于朝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C.乃以為南京右都御史 曹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

    D.以右僉都御史巡視撫應天十府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中常見文言虛詞在句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項,人稱代詞,他/指示代詞,這。B項,介詞,在/表被動,被。C項,均為連詞,于是,就。D項,介詞,憑借……身份/連詞,表因果,因為。

    答案:C

    7.下列各句編為四組,都能正面表現海瑞“剛正果敢”的一組是(3分)()

    ①布袍脫粟,令老仆藝蔬自給 ②供縣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車馬 ③廷臣無敢言時政者,瑞獨上疏 ④屬吏憚其威,墨者多自免去 ⑤素疾大戶兼并,力摧豪強,撫窮弱 ⑥奸民多乘機告訐,故家大姓時有被誣負屈者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①表現的是清廉;④是側面表現;⑥是文章中的負面事例。

    答案:D

    8.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海瑞任淳安知縣時,為政清廉,潔身自愛,平時穿布袍,吃粗糧糙米,讓老仆人種菜自給自足。聽說他為老母親祝壽,僅僅買了二斤肉。

    B.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務而專心致志地設壇求福,無人敢言,只有海瑞上疏。皇帝見了奏章,十分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并下令左右把他抓起來。

    C.海瑞推行政令氣勢很猛烈,有些奸民乘機告狀,世家大姓有被誣受冤的。朝中多名官員上書陳述他的罪狀,皇上迫于壓力讓他解職而去。

    D.海瑞再次上任后,仍剛正果敢,提學御史房寰害怕被檢舉揭發,就惡人先告狀,上疏詆毀海瑞。海瑞也多次請求退休,但皇帝沒有同意。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文中的信息、歸納內容要點、分析作者觀點的能力。C項,最后一句“皇上迫于壓力讓他解職而去”說法不符合原文。

    答案:C

    9.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舉鄉試,署南平教諭,遷淳安知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鄉試中舉人后,代理南平縣教諭,調任淳安知縣。(“舉”、“署”“遷”各1分)

    (2)都御史鄢懋卿行部過,供縣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車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都御史鄢懋卿巡行所轄地區,路過淳安,縣里用來招待的東西很少,(海瑞)直言本縣太小,容納不下都御史的車馬。(“行”、“抗言”各1分,句意1分)

    (3)已而,給事中戴鳳翔劾瑞庇奸民,魚肉縉紳,沽名亂政,遂改督南京糧儲。(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久,給事中戴鳳翔彈劾海瑞庇護奸民,迫害士大夫,沽名釣譽破壞政事,于是海瑞被改調去南京任糧儲之職。(“已而”、“庇”、“魚肉”各1分,句意1分)

    參考譯文

    海瑞,字汝賢,是瓊山人。鄉試中舉人后,代理南平縣教諭,調任淳安知縣。穿布袍、吃糙米飯,讓老仆人種菜自給自足。總督胡宗憲曾告訴別人說:“昨天聽說海縣令為老母祝壽,才買了二斤肉啊。” 都御史鄢懋卿巡行所管轄的地區,路過淳安,縣里用來招待的東西很少,(海瑞)直言本縣太小,容納不下都御史的車馬。懋卿十分氣憤,然而他早就聽說過海瑞的名望,只得收斂威風而離開。

    當時,明世宗在位時間長了,不去朝廷處理政務,深居在西苑,專心致志地設壇求福。總督、巡撫等大官爭著向皇帝貢獻有祥瑞征兆的物品,禮官總是上表致賀。朝廷大臣沒有人敢說時政的,只有海瑞上疏(勸阻)。皇帝讀了海瑞的疏, 十分憤怒,把它扔在地上,對左右大臣說:“快把他逮捕起來,不要讓他跑掉。”宦官黃錦在旁邊說:“這個人向來有癡名。聽說他上疏時,自己知道冒犯該死,買了一口棺材,和妻子兒女訣別,在朝廷聽候治罪,奴仆們也四處奔散沒有留下來的,(他)是不會逃跑呀。”皇帝聽了默默無言。過了一會又讀海瑞上疏,一天里反復讀了多次,為上疏內容感動而嘆息。

    隆慶三年夏天,以右僉都御史身份巡撫應天十府。隸屬的官員害怕他的威嚴,貪官污吏很多自動離職而去。有顯赫的權貴把門漆成紅色的,聽說海瑞來了, 改漆成黑色的。宦官在江南監織造,因海瑞來而減少了車馬與隨從。海瑞向來憎恨大戶家兼并土地,全力摧毀豪強勢力,安撫窮困百姓。貧苦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并的,大多奪回來交還原主。推行政令氣勢猛烈,所屬官吏恐懼奉行不敢有誤,豪強有的跑到其他地方去躲避。而有些奸民多乘機揭發告狀,所以世家大姓不時有被誣陷受冤枉的人。又裁減郵傳冗費,士大夫路過海瑞的轄區大都得不到很好的張羅供應,因此怨言越來越多。都給事中舒化說海瑞迂腐滯緩,不通曉施政的要領,應當用南京清閑的職務安置他,皇帝還是用嘉獎的語言下詔書鼓勵海瑞。不久,給事中戴鳳翔彈劾海瑞庇護奸民,迫害士大夫,沽名釣譽破壞政事,于是海瑞改調去南京任糧儲之職。海瑞將到新任上去,正遇上高拱掌管吏部,早就仇恨海瑞,把海瑞的職務合并到南京戶部當中,海瑞因此以病為托辭,回到瓊山老家。

    皇帝屢次要召用海瑞,主持政事的閣臣暗中阻止,于是任命海瑞為南京右都御史。眾官員向來茍且怠慢,海瑞身體力行矯正弊端。提學御史房寰恐怕被舉發糾正要先告狀,給事中鐘宇淳又從中慫恿,房寰兩次上疏誹謗誣蔑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請求退休,皇帝下詔安慰撫留,不允許他退休。萬歷十五年,死于任上。朝廷追贈海瑞為太子太保,謚號忠介。

    10.閱讀下面詩歌,然后回答問題。(7分)

    遠 和 近

    顧 城

    你,

    一會兒看我,

    一會兒看云。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

    你看云時很近。

    (1)這首詩的主旨是什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表現主旨,作者運用了對比的方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遠和近》雖只有短短的六句,卻容納了對歷史反思的豐富內涵。“遠”、“近”是物理距離概念,這是客觀存在,有科學的衡量標準。但在情感作用下產生的心理距離卻不同,“遠”可以變“近”,“近”可以變“遠”。詩中的“你”、“我”、“云”三個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你”、“我”都生活在客觀現實中,同屬社會的組成人員,“云”則象征著美麗淳樸的大自然;“你看我時很遠”,這是地近心遠,“咫尺天涯”;“你看云時很近”,這是地遠心近,“天涯若比鄰”。詩中用“你”、“我”、“云”心理距離的變換,曲折地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戒備以及詩人對和諧、融洽的理想人際關系的向往、追求。

    這首詩看似信手拈來,實則匠心獨運,給人的印象是:自然而不自然,工巧而不矯飾。

    答案:(1)這首詩寫了人心的冷漠,人與人之間有著深深的隔閡。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物理距離與心理距離的錯位(矛盾),現實(物理)距離很近的人,心與心的距離很遠。(2分)表達詩人對和諧、融洽的理想人際關系的向往、追求。(2分)

    (2)“你”同“我”對比,“看我”同“看云”對比,“你”和“我”的距離與“你”同“云”的距離對比。(結合詩句分析,每點1分)

    1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題,多選只按前3題計分)(6分)

    (1)______________,百舸爭流。______________,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答案:漫江碧透 鷹擊長空

    (2)曾記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答案:到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3)尋夢?撐一支長篙,_________________,滿載一船星輝,______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別康橋》)

    答案: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4)在雨的哀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戴望舒《雨巷》)

    答案: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三、本大題4小題,共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題。

    聯想與審美

    童慶炳

    有些理論家和藝術家力主用聯想來解釋審美體驗,并不認為有什么純粹的音樂、繪畫、舞蹈等。白居易的《琵琶行》寫琵琶女所彈的聲音,就是用各種聯想的意象來描寫來表現的,如“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有的理論家根據這樣一些事例,認為人們喜愛音樂,從音樂中獲得愉悅,并不是因為欣賞聲音本身的和諧等,而是因為音樂能喚起視覺或聽覺的意象(即聯想)。

    然而,也另有一些理論家和藝術家認為,審美體驗不但與聯想無關,而且聯想還會妨礙審美體驗。在他們看來,自然和藝術的美都在形式而不在內容,欣賞者不能靠題材喚起的聯想來獲得美感。反之,只能在摒棄聯想的情況下,靠對藝術形式的直觀以獲取美感。要是在欣賞這些藝術時產生聯想,那恰好是走出了藝術境界,進入了實用境界,審美體驗就喪失殆盡。他們認為,在審美體驗中,只有讓我們的注意力專注于一個獨立的意象上面凝神于一,不左顧右盼,才能沉醉于審美的愉悅之中。而聯想則使欣賞者精神不集中,從而導致意識由審美對象向非審美對象的轉換。所以聯想是妨礙審美體驗的。

    聯想究竟是有助于審美體驗還是妨礙審美體驗呢?我以為應該從以下兩點來把握它:

    第一,應該把審美聯想和非審美聯想區別開來。非審美聯想相當于心理學上的自由聯想,這是一種偶然的、隨意的、雜亂的、不定向的聯想。英國美學家布洛稱這種聯想為“非融化的”聯想,即這種聯想所引起的實用情感與審美對象所展示的情境不相融合,從而與審美無關。譬如:當我們心中想到船時,便想到它航行的海,想到海便想到風暴等等。盡管這種聯想是對一種接近事物的聯想,人們是容易理解的,但它沒有定向性,沒有主旨,不能構成審美的情境,因而是與審美無關的非審美性聯想。審美聯想相當于心理學上的控制聯想,它的最大特點是聯想時所展示的情境的定向性和整體性。按一定的情致、具有定向選擇、沉入整體情境的聯想就是審美聯想。審美聯想是人的心靈自由的一種表現,它給人帶來美感的愉悅。布洛稱審美聯想為“融化的”聯想,即這種聯想所引起的情感與審美對象本身的情感是相融化的,不是隔離、孤立的。由此看來,籠統地說聯想可以解釋審美體驗是不對的,只有審美聯想才與審美體驗相關,只有用審美聯想才能解釋審美體驗。

    第二,應該考慮到美有“依存美”和“純粹美”的區別。“純粹美”就是重形式的美,某些藝術品種,由于社會歷史等各種原因,內容已淡化,人們直接感知到的僅是線、形、色、光、聲、質等媒介及其組合方式,如圖案畫、花邊裝飾、建筑、陶瓷造型等等,就是以形式感取勝的“純粹美”,對于這些藝術品的欣賞,只能靠藝術直覺,而不能靠審美聯想。要是運用聯想,就會離開特定的藝術世界,審美體驗也就立刻消失了。與審美聯想相契合的往往是“依存美”。所謂“依存美”就是重內容的美,像小說、戲劇、散文和古典詩歌等等,人們欣賞這類藝術品,就不能不借助審美聯想,只有在審美聯想中,作品所描繪的形象和形象體系,才能在欣賞者的頭腦中呈現出來,而欣賞者也才能沉入藝術世界,并獲得審美愉悅。審美聯想是審美活動中實際存在的、不可缺少的。

    (選自《中國社會科學報》,有刪改)

    12.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兩項是(5分)()()

    A.作者認為人們從音樂中獲得愉悅,是因為音樂能喚起視覺或聽覺的聯想。

    B.心理學上的控制聯想和自由聯想,分別與審美聯想和非審美聯想相類似。

    C.審美聯想給人美感的愉悅,聯想時所展示的情境的定向性和整體性是它的最大特點。

    D.對于以形式感取勝的藝術品的欣賞,僅僅憑審美聯想是不夠的,還要依靠藝術直覺。

    E.文章認為,運用何種聯想方法是由審美對象屬于“依存美”還是“純粹美”決定的。

    解析:A項,張冠李戴,原文是“有的理論家”,而不是作者。D項,原文說“只能靠藝術直覺,而不能靠審美聯想”。E項,無中生有,“依存美”或“純粹美”決定的是要不要聯想的問題,而不是聯想方法的問題。

    答案:BC

    13.下列不屬于“非審美聯想”的一項是(3分)()

    A.見到博物館展出的清代官窯瓷器,就聯想到它比金子還值錢。

    B.見到西湖中魚兒游動,就聯想到今天晚餐也許會有紅燒鯉魚。

    C.讀到賀知章的“二月春風似剪刀”,就聯想到花匠用剪子精巧地把柳葉剪成綠絲絳。

    D.讀到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就聯想到我國發射的“嫦娥一號”飛行器繞月飛行。

    解析:C項聯想的內容,仍處在一首清新的詠柳詩的情境中,是按詩所提供的獨特情感,定向地進行聯想的。其他三項則純屬隨意的、無定向的、不受控制的聯想。

    答案:C

    14.請概括某些理論家和藝術家認為審美體驗與聯想無關的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根據原文第2段,某些理論家和藝術家認為審美體驗與聯想無關的理由有二:自然和藝術的美都在形式不在內容,不能靠聯想來獲得美感;欣賞時注意力專注于審美對象,才能沉醉于審美的愉悅之中。

    答案:①從審美對象看:自然和藝術的美都在形式不在內容,不能靠聯想來獲得美感。(2分)

    ②從審美過程看:欣賞時注意力專注于審美對象,才能沉醉于審美的愉悅之中。(2分)

    15.根據文意,指出怎樣才能從藝術作品中獲得良好的審美體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綜合考查考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及理解分析作品的能力。從全文可知,想從藝術作品中獲得良好的審美體驗,需運用正確的聯想方法,把握審美對象的特性。

    答案:①運用正確的聯想方法:不能用非審美聯想去欣賞,只有借助審美聯想才能帶來審美愉悅。(2分)

    ②把握審美對象的特性:屬于“依存美”的藝術作品,要借助審美聯想;屬于“純粹美”的藝術作品,則要靠藝術直覺。(2分)

    四、本大題3小題,共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題。

    翡冷翠山居閑話

    徐志摩

    作客山中的妙處,尤在你永不須躊躇你的服色與體態:你不妨搖曳著一頭的蓬草,不妨縱容你滿腮的苔蘚;你愛穿什么就穿什么;扮一個牧童,扮一個漁翁,裝一個農夫,裝一個走江湖的吉卜賽人,裝一個獵戶;你再不必提心整理你的領結,你盡可以不用領結,給你的頸根與胸膛一半日的自由,你可以拿一條這邊艷色的長巾包在你的頭上,學一個太平軍的頭目,或是拜倫那埃及裝的姿態;但最要緊的是穿上你最舊的舊鞋,別管他模樣不佳,他們是頂可愛的好友,他們承著你的體重卻不叫你記起你還有一雙腳在你的底下。

    這樣的玩頂好是不要約伴,因為有了伴多少總得叫你分心。平常我們從自己家里走到朋友的家里,或是我們執事的地方,那無非是在同一個大牢里從一間獄室移到另一間獄室去,拘束永遠跟著我們,自由永遠尋不到我們;但在這春夏間美秀的山中或鄉間你要是有機會獨身閑逛時,那才是你福星高照的時候,那才是你實際領受,親口嘗味,自由與自在的時候,那才是你肉體與靈魂行動一致的時候;朋友們,我們多長一歲年紀往往只是加重我們頭上的枷,加緊我們腳脛上的鏈,我們見小孩子在草里在沙堆里在淺水里打滾作樂,或是看見小貓追他自己的尾巴,何嘗沒有羨慕的時候,但我們的枷,我們的鏈永遠是制定我們行動的上司!所以只有你單身奔赴大自然的懷抱時,像一個裸體的小孩撲入他母親的懷抱時,你才知道靈魂的愉快是怎樣的,單是活著的快樂是怎樣的,單就呼吸單就走道單就張眼看聳耳聽的幸福是怎樣的。因此你得嚴格的為己,極端的自私,只許你,體魄與性靈,與自然同在一個脈搏里跳動,同在一個音波里起伏,同在一個神奇的宇宙里自得。我們渾樸的天真是像含羞草似的嬌柔,一經同伴的抵觸,他就卷了起來,但在澄靜的日光下,和風中,他的姿態是自然的,他的生活是無阻礙的。

    你一個人漫游的時候,你就會在青草里坐地仰臥,甚至有時打滾,因為草的和暖的顏色自然的喚起你童稚的活潑;在靜僻的道上你就會不自主的狂舞,看著你自己的身影幻出種種詭異的變相,因為道旁樹木的陰影在他們紆徐的婆娑里暗示你舞蹈的快樂;你也會得信口的歌唱,偶爾記起斷片的音調,與你自己隨口的小曲,因為樹林中的鶯燕告訴你春光是應得贊美的;更不必說你的胸襟自然會跟著曼長的山徑開拓,你的心地會看著澄藍的天空靜定,你的思想和著山壑間的水聲,山罅里的泉響,有時一澄到底的清澈,有時激起成章的波動,流,流,流入涼爽的橄欖林中,流入嫵媚的阿諾河去……

    并且你不但不須約伴,每逢這樣的游行,你也不必帶書。書是理想的伴侶,但你應得帶書,是在火車上,在你住處的客室里,不是在你獨身漫步的時候。什么偉大的深沉的鼓舞的清明的優美的思想的根源不是可以在風籟中,云彩里,山勢與地形的起伏里,花草的顏色與香息里尋得?自然是最偉大的一部書,歌德說,在他每一頁的字句里我們讀得最深奧的消息。并且這書上的文字是人人懂得的;阿爾帕斯與五老峰,雪西里與普陀山,萊茵河與揚子江,梨夢湖與西子湖,建蘭與瓊花,杭州西溪的蘆雪與威尼斯夕照的紅潮,百靈與夜鶯,更不提一般黃的黃麥,一般紫的紫藤,一般青的青草同在大地上生長,同在和風中波動??他們應用的符號是永遠一致的,他們的意義是永遠明顯的,只要你自己性靈上不長瘡瘢,眼不盲,耳不塞,這無行跡的最高等教育便永遠是你的名分,這不取費的最珍貴的補劑便永遠供你的受用,只要你認識了這一部書,你在這世界上寂寞時便不寂寞,窮困時不窮困,苦惱時有安慰,挫折時有鼓勵,軟弱時有督責,迷失時有南針。

    (節選自《巴黎的鱗爪》,略有改動)

    16.填空。(4分)

    作者認為,要領略作客山中的妙處,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必帶書。

    解析:本題考查文學作品的主要內容和結構布局。本題的答案是文章第1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概括整合即可。

    答案:不須躊躇你的服色與體態(2分) 不須約伴(2分)

    17.“扮一個牧童,扮一個漁翁,裝一個農夫,裝一個走江湖的吉卜賽人,裝一個獵戶”,世界上的人還有很多,作者為什么偏偏提到這幾種人?為什么用“扮”、“裝”這兩個字眼?(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第一問,作者所舉例的這幾種人率性、自由、無掛礙、少拘束,而這正契合作者在文中所要寫的做客山中的妙處以及所要傳達的他所追求的生活態度。第二問,作者之所以用“扮”、“裝”這兩個字眼,因為我們畢竟不是這幾種人,我們要的是學習并擁有這幾種人的心態和生活狀態。

    答案:(1)在作者眼中這幾種人在裝束上是最無拘無束的,也是最接近大自然的、最自由的。(2分)

    (2)作者之所以用“扮”、“裝”兩個字眼,因為許多人在現實生活中不像牧童等人那樣自由,那樣接近大自然。(3分)

    18.在暢敘如何領略作客山中的妙處之后,作者在最后一段做了怎樣的拓展與深化?(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學作品的探究能力。最后一段雖然仍是寫要領略做客山中的妙處所要注意的一個事項,即“不必帶書”,但有開拓和深化。書固然是理想的人生伴侶,但不是在作客山中的時候,因為自然就是最偉大的一部書,作客山中,領略自然,就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就是人生最可貴的追求。這樣結尾,使得文章的主題得到了極大的升華,具有了深刻的哲理意義,深合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家一派“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哲學。

    答案:自然是最偉大的一部書,既深奧又淺易;(2分)只要性靈上不長瘡瘢,眼不盲,耳不塞,任何人隨時隨地都可以享受大自然;(2分)大自然可以慰藉我們的心靈,指示我們的人生方向。(2分)

    五、本大題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19.請仿照畫線句子,另寫兩句話。要求語意連貫,句式整齊。

    我想生活在唐朝,生活在詩的世界里。在唐朝,我可以接觸到高吟“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陳子昂,感受他的悲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句子仿寫的能力。解答本題時,考生要一看句式:在唐朝,我可以接觸到吟誦某句詩句的某位作者,感受他的什么品質。二看修辭,例句運用的是引用修辭。三看關系,考生引用的詩句要與詩人匹配,詩人的性格不要概括錯誤。

    答案:(示例)在唐朝,我可以接觸到感嘆“閣中帶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的王勃,感受他的才氣;

    在唐朝,我可以接觸到暢言“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孟郊,感受他的輕狂。(每句3分)

    20.某校新成立一個文學社,取名為旭日文學社。現面向全校學生遴選一位文學愛好者擔任社長。如果你有意參加校團委組織的“面試”,你將如何向負責遴選的老師申述自己的想法呢?請擬寫一段100字左右的話,要求語言連貫,得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得體的能力。主題是應聘旭日文學社的社長,向負責遴選的老師申述自己的想法。申述時,要注意稱呼,有禮貌;表達自己的意愿,闡明自己的想法;表述用語得體、連貫。評分要求:稱呼1分,意愿1分,想法明確、具體2分,表述用語得體、連貫2分,共6分。

    答案:(示例一)尊敬的各位老師,我想擔任旭日文學社的社長。我想借助文學社把全校的文學愛好者集合起來,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學活動。我想追求的目標是:以文學的視角觀察社會,以審美的態度感受生活,展現當代中學生張揚自我的個性特質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使旭日文學社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示例二)尊敬的各位老師,我想擔任文學社的社長。如果我擔任了社長,我會與其他同學團結合作,在有限的條件下,創辦文學社手抄報,為同學們提供展示習作的平臺。我還將積極地創造條件,舉辦多種形式的文學報告會、佳作討論會和師生對話會,開展文學郊游、社員聯誼和社會采風等活動。我相信,有老師的信任,同學們的支持和參與,旭日文學社一定會越辦越好。

    六、本大題1小題,60分。

    2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可反觀當下,中國人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一年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我國還有一億多農村扶貧對象、幾千萬城市貧困人口以及其他為數眾多的困難群眾。這種“舌尖上的浪費”引起人們的關注。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華社一份《網民呼吁遏制餐飲環節“舌尖上的浪費”》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回望歷史,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者從自身做起,勤儉節約,將“一窮二白”的中國帶入新的歷史時期。鋪張浪費絕非小事,只有杜絕“中國式剩宴”,提倡“光盤行動”,才能進一步凝聚黨心民心,實干興邦,共圓一個“中國夢”。

    在我們身邊,上演著許多與“光盤行動”有關的故事,相信你對“光盤行動”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自定文體。 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解析:有個曾經很火的段子這樣寫道:“等我有錢了,豆漿買兩碗,喝一碗倒一碗。”對于這句話所反映的社會問題,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孫鳳有一針見血地評價,“近年來,人們富裕起來,社會轉型加快,消費主義觀念泛濫,浪費的背后其實是代表了成功和地位。”可見,浪費發生在舌尖上,問題出在制度上。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做到“倡導節約,不剩飯菜”,“文明用餐,節儉惜福”, “合理點餐,抵制浪費”,踐行“光盤行動”,形成餐桌文明顯得尤其重要。

    本題可以立意為:開展文明餐桌行動不能只囿于形式,只有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加入“光盤行動”,改變那些就餐陋習,文明餐桌才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答案:略。

    為大家提供的高一語文第一單元測試題,大家仔細閱讀了嗎?希望同學們可以對照答案及時提升自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gaoyi/1317032.html

    相關閱讀:高一語文假期百分百答案:文言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成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电影 | 日韩福利视频精品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黑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91gav| 精品亚洲国产成AV人片传媒|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国产A级毛片久久久精品毛片| 国产精品拍天天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 亚洲无删减国产精品一区| 99热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在线精品自拍无码| 欧美黑人巨大videos精品| 精品精品国产国产|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九九|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 婷婷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2048亚洲精品国产|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自慰 | 日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芒果| 永久免费精品影视网站|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 欧美亚洲另类精品第一页|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国产精品一区12p|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