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望高三復習歷程,小編不得不說其中的第一輪復習極其重要,它將涵蓋所有的知識點,是我們對所學知識查缺補漏的最好機會,也可以說是全面復習的唯一機會,下面是“2014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方法總結”歡迎大家參考!
1.熟記史實
歷史是最強調背記的學科。為什么呢?歷史背記的內容,主要有兩部分,一是史實,二是分析。而政治的背記,主要是分析,對事實的記憶則很少,所以遠沒有歷史難記。不背行不行呢?不妨分析幾次歷史試卷,看看有多少分是記憶不清丟失的,答案不言自明。事實上,史實不清、審題不細,是歷史丟分的兩大原因。怎樣背記史實呢?
第一,精細讀書。要一個句號一個句號讀,包括導言、注解、圖示在內。2002年高考,有一題問蔥嶺的地理位置,得分率很低。其實,“帕米爾高原和喀喇昆侖山”,答案就在古代史課本的小注里。這啟示我們一定要細心讀書,尤其是在第一輪復習時。
第二,動手總結。一定要落實到筆頭上,因為看和寫的感覺完全不同,而考試是寫,不是看。尤其是第一輪復習,寧可羅嗦些,也要把總結寫全。以下給出分析歷史事件的通用格式,具體操作時,應有所取舍:
1.名稱及其含義(例如:早期維新思想,維新思想)
2.背景
(1)原因(事物發生的必要性):主要原因(主要矛盾)、次要原因(次要矛盾),根本原因(社會主要矛盾)、具體原因(根本原因的具體表現),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導火線
(2)條件(事物發生的可能性):政治、經濟、階級、思想、時代、其他
(3)目的(原因和條件是客觀的,而目的是主觀的)
3.經過:力量、領導、階段及階段特點等
4.意義:性質、作用、影響,特點(極其重要!特點=不同點=考點),經驗、教訓
第三,注意特點。特點就是不同點,例如《農政全書》的特點主要是介紹西方水利技術。特點就是考點,所以要非常重視,尤其是時代特點,往往是答題隱含的大背景。
第四,定期背記。讀—寫—記是一個完整的鏈條,所以在平時就要有計劃地逐步背記。例如一星期背一章,或與老師的復習同步。不要到考試前再背,那樣很不牢固;也不要考什么背什么,那樣很不系統。
2.把握聯系
高中歷史的特點,是注重前因后果,注重分析知識的相關性,而反對孤立的知識點背記。其實,出題的過程,就是建立新的聯系的過程;做題的過程,就是剖析聯系的過程。把握聯系,主要有兩個步驟:
第一,縱橫結合。一方面要注重縱的聯系(時間聯系),另一方面重視橫的聯系(比如地域聯系)。特別注意因果聯系,這是所有聯系的核心。
第二,編織網絡。縱橫結合,經緯交錯,就成為知識網。
總結:以上就是“2014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方法總結”的全部內容,小編提醒大家,高考前,無論考生還是父母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盡量排除心中的各類雜念,靜心備考。
更多精彩內容推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gaosan/186154.html
相關閱讀:高三期中復習策略:多做題不如看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