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2019屆高三質量檢查理科綜合能力測試
本卷分第1卷(選擇題)和第Ⅱ卷。第1卷均為必考題.第Ⅱ卷包括必考和選考兩部分。第1
卷1—4頁.第Ⅱ卷5—12頁.共12頁。滿分3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I_答題前.考生務必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
貼在答題卡上指定位置。
2.答題要求。見答題卡上的“填涂舉例”和“注意事項”。
相對原子質量(原子量):H一1 N—14 O一16 Na一23 Mn一55
第1卷(必考)
本卷共18題。每小題6分,共108分。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1.下圖為變形蟲攝食、消化過程的示意圖。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食物泡與溶酶體的融合.以生物膜的選擇透過性為基礎
B.溶酶體既能消化食物,也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
C.細胞膜和高爾基體膜等細胞器膜,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D.細胞內各種結構之間的協調配合,在高爾基體控制下完成
2下表關于人體內有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3.下圖表示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裝置,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可說明酵母菌進行了有氧呼吸
B.在相同時間內,Ⅱ瓶中酵母菌釋放的熱量比Ⅳ瓶的多
C.培養液中葡萄糖含量充足,酵母菌的數量呈“J”型增長
D.Ⅳ瓶酵母菌培養液配好后立即連接V瓶,可減少實驗誤差
4.下圖為癌細胞在有氧條件下的部分代謝過程。研究表明,癌細胞攝取葡萄糖是正常細胞的
若干倍,但產生的ATP總量沒有明顯差異。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②過程的反應場所是線粒體內膜
B.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相比①②過程明顯增強
C.M代表一種載體,能運輸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質
D.①過程形成的五碳糖可作為細胞大量增殖的原料
5.生活在科羅拉多大峽谷的Abert松鼠被一條河流分成了2個種群。南北岸的的松鼠經過大
約一萬年的演變,在形態和體色方面發生了明顯的差異。下列說法不符合“以自然選擇學
說為核心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觀點的是
A.兩岸食物和棲息條件的不同,導致兩個種群基因突變的方向不同
B.突變和基因重組,為松鼠形態和體色的進化提供原材料
C.兩個種群形態和體色的差異,是種群基因頻率定向改變的結果
D.河流的阻隔使南北岸松鼠的基因交流受阻,導致基因庫差異加大
6.下列物質能促進水的電離的是
A.小蘇打 B.醋酸 C.乙醇 D.氯化鈉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苯和乙酸乙酯都能發生取代反應 B.聚乙烯和乙烯互為同分異構體
C.煤油是煤干餾的產物之一 D.淀粉、纖維素和蛋白質水解都生成葡萄糖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室常用無水硫酸銅作氣體干燥劑
B.工業上常用電解AlCl3,制備金屬Al
C.CO2溶于水能導電,故CO2是電解質
D.NH4C1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關系為c(Cl-))>(NH )>c(H+)>c(OH-)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廣泛pH試紙測得飽和氯水的pH約為2.2
B.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定容時仰視刻度,溶液濃度偏小
C.用待測液潤洗錐形瓶后才能進行滴定操作
D.中和反應熱測定實驗中,要將鹽酸逐滴加入燒堿溶液
理科綜合能力測試第2頁(共12頁)
10.元素X的單質及X與元素Y形成的化合物存在如右圖所示
的關系(其中m#n,且均為正整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一定是金屬元素
B.(n-m)一定等于1
C.由X生成1molXYm時轉移的電子數目一定為4NA
D.三個化合反應一定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11.利用右圖裝置進行實驗,甲乙兩池均為1 mol•L-1的
AgNO3溶液,A、B均為Ag電極。實驗開始先閉合
K1,斷開K2。一段時間后,斷開K1,閉合K2,形成濃
差電池,電流計指針偏轉(Ag+濃度越大氧化性越
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閉合K1,斷開K2后,A電極增重
B.閉合K1,斷開K2后,乙池溶液濃度上升
C.斷開K1,閉合K2后,NO 向B電極移動
D.斷開K1,閉合K2后,A電極發生氧化反應
12.Fenton試劑常用于氧化降解有機污染物X。在一定
條件下.反應初始時c(X)=2.0×10 mol•L-1,反
應10 min進行測定,得圖1和圖2。下列說法不正確
的是
A.50oC,PH在3~6之間,X降解率隨PH增大而減小
B.PH=2,溫度在40~80 oC,X降解率溫度升高而增大
C.無需再進行后續實驗,就可以判斷最佳反應條件是:
PH=3、溫度為80 oC
D.PH=2、溫度為50oC,10min內v(X)=1.44x10-4 mol•L-1min-1
13.在2019年倫敦奧運會女子3米跳板比賽中,我國跳水名將吳敏霞獲得金牌。經過對她跳水過
程錄像的理想化處理,將十三敏霞(可視為質點)離開跳板時作為計時起點,其運動過程的v~t圖像簡化為如圖所示,則
A.t1時刻開始進入水面 B.t2時刻開始進入水面
C.t2時刻在空中最高點 D.t3時刻浮出水面
14.2019年12月2日,“嫦娥三號”探月衛星沿地月轉移軌道直
奔月球,在距月球表面100 km的P點進行第一次變軌后被月
球捕獲,先進入距月球表面100 km圓軌道繞月飛行,如圖所
示。之后“嫦娥三號”叉經過一次變軌,進入近月表面15km、遠月表面100km的橢圓軌道
飛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嫦娥三號”在距月球表面100 km圓軌道上運行的速度大于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B.“嫦娥三號’’在距月球表面100 km圓軌道上運行周期比在橢
圓軌道上的周期小
C.“嫦娥三號’’在圓軌道上經過尸點時開動發動機加速才能進
人橢圓軌道
D.“嫦娥三號’’在圓軌道上經過P點時剎車減速才能進入橢圓軌道
15.如圖所示為用a、b兩種單色光分別通過同一個雙縫干涉裝置獲得
的干涉圖樣,現讓a、b兩種單色光組成的復色光通過三棱鏡或平行
玻璃磚,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可能正確的是
16.如圖所示a、b間接人正弦交流電,變壓器右側部分為一火災報警系統原理圖,R2為熱敏
電阻,隨著溫度升高其電阻變小,所有電表均為理想電表,電流表A2為值班室的顯示器,
顯示通過R1的電流,電壓表V2顯示加在報警器上的電壓(報警器未畫出),R3為一定值
電阻。當R2所在處出現火情時,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V1的示數不變,V2的示數減小
B.V1的示數減小,V2的示數減小
C.A 1的示數增大,A 2的示數增大
D .A 1的示數減小,A 2的示數減小
17.一列波長大于3. 6 m的簡諧橫波沿直線方向由a向b傳播,a、b相距6m,a、b兩質點的振動圖象如圖所示。由此可知
A.3 s末a、b兩質點的位移相同
B.該波的波長為4 m
C.該波的波速為2 m/s
D.該波由口傳播到6歷時1.5s
18.如圖,A、B兩物體疊放在水平地面上,A物體m=20kg,
B物體質量M=30 kg。處于水平位置的輕彈簧一端固定于
墻壁,另一端與A物體相連,彈簧處于自然狀態,其勁度系數為250 N/m,A與B之間、B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 =0.5。現有一水平推力F作用于物體B上使B緩慢地向墻
壁移動,當移動0 .2m時,水平推力,的大小為(g取10 m/s2)
A. 350 N B.300 N C. 250 N D.200 N
第Ⅱ卷必考部分
第11卷必考部分共9題,157分。
19.(18分)
(1)(8分)關于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某同學安裝實驗裝置并進行實驗,釋放紙帶前瞬間,其中最合理的操作是下圖中的
_____(填“甲”、“乙”、“丙”或“丁”)
②利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紙帶,請將下列步驟按合理順序排列_______(填選項前字母)
A.釋放紙帶 B接通電源 C取下紙帶 D切斷電源
③在打出的紙帶上選取連續打出的三個點A、B、C,如圖所示。測出起始點O到A點
的距離為so,A、B兩點間的距離為s1,B、C兩點間的距離為s2,根據前述條件,如果
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滿足關系式______,即驗證了物體下落過程中
機械能是守恒的(已知當地重力加速度為g,使用交流電的周期為T)。
④下列敘述的實驗處理方法和實驗結果,正確的是_________
A.該實驗中不用天平測重錘的質量,則無法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B該實驗選取的紙帶,測量發現所打的第一和第二點間的距離為1.7 mm,表明打點
計時器打第一點時重錘的速度不為零
C為了計算方便,本實驗中選取一條理想紙帶,然后通過對紙帶的測量、分析,求出
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再代入表達式:mgh= mv2進行驗證
D本實驗中,實驗操作非常規范.數據處理足夠精確,實驗結果一定是mgh略大于
mv2,不可能出現 mv2略大于mgh的情況
(2)(10分)某探究小組做“測定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的實驗。
①他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實驗原理圖,由于干電池的內電阻較小,為使測量
結果比較準確,實驗中應該選用圖1中_________所示的原理圖。
②為了便于測量.探究小組的付同學將一個R。=
3.0 的電阻與電池串聯后再進行實驗,圖2為
所需的實驗器材,其中已連接一部分導線,請你
按選中的實驗原理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電路
補畫完整。
③根據付同學測得的數據,在U一I圖中描出的
點跡如圖3所示,請在圖中畫出U一I圖線,并
利用圖象得出干電池的電動勢E=_________V,
內阻________ 。
④考慮電表本身電阻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實驗所
得的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測量值與真實 圖3
值比較,E測_____E真,r測_______r真 (填“<”、“=”或“>”)。
20.(15分)如圖所示,兩根光滑的足夠長直金屬導軌曲ab、cd平行置于豎直
面內,導軌間距為L,在導軌上端接有阻值為R的電阻。整個系統置于
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方向與導軌所在平面垂直。現將一質量為m
的金屬棒MN從圖示位置由靜止開始釋放。金屬棒下落過程中保持水
平,且與導軌接觸良好。金屬棒下落高度為h時速度恰好達到最大速
度”。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導軌與金屬棒的電阻。求:
(1)磁感應強度的大小;
(2)金屬棒從開始釋放到下落高度為h的過程中,通過金屬棒MN的
電荷量q。
21.(19分)如圖是一皮帶傳輸裝載機械示意圖。井下挖掘工將礦物無初速放置于沿圖示方
向運行的傳送帶A端,被傳輸到末端B處,再沿一段圓形軌道到達軌道的最高點C處,然后水平拋到貨臺上。已知半徑為R=0.4 m的圓形軌道與傳送帶在B點相切,O點為圓形
軌道的圓心,BO、CO分別為圓形軌道的半徑。礦物可視為質點,傳送帶與水平面間的夾角
=37o,礦物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 =0.85,傳送
帶勻速運行的速度為vo=6 m/s,傳送帶AB兩點間的
長度為L=40m。若礦物落點D處離最高點C點的水
平距離為s=2 m,豎直距離為h=l.25 m,礦物質量
m=5?,sin37o =0.6,cos37o =0.8,g=10m?2,不計
空氣阻力。求:
(1)礦物到達C點時對軌道的壓力大小;
(2)礦物到達B點時的速度大小;
(3)礦物由A點到達C點的過程中,摩擦力對礦物所做
的功。
理科綜合能力測試第6頁(共12頁)
22.(20分)如圖甲所示,豎直平面坐標系xoy第二象限內有一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第一象限
內有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場強E2= 。該區域同時存在按圖乙所示規律變化的可調
磁場,磁場方向垂直紙面(以向外為正)。可視為質點的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正電微
粒,以速度v0從A點豎直向上進人第二象限,并在乙圖t=0時刻從C點水平進入第一象
限,調整B0、T0不同的取值組合,總能使微粒經過相應磁場的四分之一周期速度方向恰好
偏轉 ,又經一段時間后恰能以水平速度通過與C在同一水平線上的D點。已知重力加
速度為g,OA=OC,CD= OC。求:
(1)微粒運動到C點時的速度大小v。以及OC的長度L;
(2)微粒從C點到D點的所有可能運動情況中離CD的最大距離Hm;
(3)若微粒以水平速度通過與C同一水平線上的是D′點,CD′=3OC,求交變磁場磁感應
強度B0及周期T0的取值分別應滿足的條件。
23.(15分)
X、Y、Z、W四種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右圖。其中W的原子序
數是Y的2倍。
(1)W離子的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____。
(2)X的最簡單氫化物與Cl2發生取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寫一個)________________。
(3)能證明X、Z兩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Y2(g)和XY (g),發生反應:
WY2(g)+2XY(g) 2XY2 (g)+W(1)。T1oC時,各物質的平衡濃度如下表:
②若溫度升高到T2oC時,反應的平衡常數為
6.64,則該反應的正反應為_______反應(填
“吸熱”或“放熱”)。
(5)① 25℃、101 kPa,l mol金屬鎂完全燃燒放出300.0 kJ熱量,1 mol單質X完全燃燒放
出393.5 kJ熱量。金屬鎂與X的最高價氧化物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②室溫下,Mg(OH) 2飽和溶液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酚酞試液變紅,通過計算
說明原因(已知:Ksp[Mg(OH) 2]=4.0×10-12)。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5分)
廢舊堿性鋅錳干電池內部的黑色物質A主要含有MnO2、NH4CI、ZnCI2,還有少量的FeCI2
和炭粉,用A制備高純MnCO3,的流程圖如下。
(1)堿性鋅錳干電池的負極材料是_________(填化學式)。
(2)第Ⅱ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Ⅳ步操作是對濾液a進行深度除雜,除去Zn2+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Ksp(MnS)=2.5×10-13,Ksp(ZnS)=1.6×10-24)
(4)為選擇試劑X,在相同條件下,分別用5 g
黑色物質M進行制備MnSO3的實驗,得
到數據如右表:
①試劑x的最佳選擇是_________。
②第Ⅲ步中用選出的最佳試劑X與M的
主要成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5)第V步系列操作可按以下流程進行:
已知:MaCO3難溶于水和乙醇,潮濕時易被空氣氧化,100℃開始分解;Mn(OH) 2開
始沉淀時pH為7.7。請補充完成以下操作:
操作1: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2:過濾,用少量水洗滌2~3次
操作3:檢測濾液,表明SO 已除干凈; 操作4: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5:低溫烘干。
25.(15分)
亞硝酸鈉(NaNO2)是一種外觀與食鹽相似的食品添加劑。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I】
用如下裝置(已省略夾持裝置)制NaNO2。
已知:2NO+Na2O2=====2NaNO2;2NO2+Na2O2=====2NaNO3。
(1)儀器甲的名稱是________.裝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裝置D可將剩余的NO氧化成NO ,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3)使用氣密性良好的上述裝置進行實驗,NaNO2的純度較低。為提高NaNO2純度須對
上述實驗裝置或藥品進行改進,其改進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科綜合能力測試第8頁(共12頁)
【實驗Ⅱ】
利用目視比色法(比較溶液顏色深淺以測定物質濃度)測定泡菜樣品中NaNO2的含量。
步驟i:在5個有編號的試管中分別加入不同量的NaNO2溶液,各加入1 mL的M溶液 (M
遇NaNO2呈紫紅色,NaNO2濃度越大顏色越深),再加蒸餾水至總體積均為l0 mL
并振蕩,制成標準色階。
步驟?:取5 mL待測液X,加入1 mLM溶液,加蒸餾水至10mL振蕩,與標準色階比較。
(4)步驟ii獲取待測液X的過程中,加入明礬的目的是__________。
(5)步驟iii比較結果與④號色階顏色相同,此泡菜樣品中NaNO2的含量為_________mg•kg-1
(6)用目視比色法證明泡菜中加入維生素C可以降低NaNO2的含量。設計并完成下列實
驗報告。
26.(14分)
請根據所提供的實驗器材,探究環境因素對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
材料用具:
必選器材:用打孔器打出的菠菜葉圓片若干,注射器,100mL燒杯若干,蒸餾水,量筒等;
供選器材:臺燈(40W、60W、100W、120w)各一盞,米尺,各種顏色濾光片各一個,NaHCO3 溶液(2%、3%、5%)等。
請回答:
(1)本實驗的原理是:在一定條件下,經過“抽氣充水”下沉的葉圓片_______,葉肉細胞間
隙充氣,葉片上浮。據此確定,實驗可以通過測定________作為光合作用強度的指標。
(2)請您根據上述“供選器材”,探究某一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并據此提出一
項提高農作物光合作用強度有效而實用的措施。
①要探索的課題是_________,選用的器材有___________。
②提高農作物光合作用強度有效而實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
(3)利用所提供的器材,還可以探究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索有______ 、_________。
27.(12分)
白介索一6(IL一6)是一種多肽,具有調節糖代謝等功能。運動后體內IL一6含量明顯上
升,有人認為原因是骨骼肌收縮促使肌細胞大量合成并分泌IL一6。研究人員用大鼠做了
如圖所示的實驗進行驗證。請回答:
(1)電刺激后.右后肢迅速出現縮腿反射,而左后肢無
反應。該現象體現了神經調節具有_________的特點。
(2)在實驗中檢測IL一6mRNA含量的理由是________。
本研究除了檢測收縮的骨骼肌細胞內IL一6mRNA
含量,還應檢測______的IL一6mRNA含量作為對
照。若結果是___________,則證明上述假說成立。
(3)其它研究還表明,IL一6調節糖代謝的機理是作用
于肝臟細胞促進_______,使血糖濃度升高,同時能
加速骨骼肌對葡萄糖的____,為其收縮提供更多的能量。
28.(14分)
貓的毛色有黃色、黑色和黃黑相間的玳瑁色。貓的黑色毛(B)對黃色毛(b)顯性。請回答問題。
(1)若B、b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決定毛色的基因型有______種;
若B、b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決定毛色的基因型有______種。
(2)研究表明,B、b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貓在個體發育過程中,含兩條X染色體的細胞
中,只有一條X染色體上的基因能表達,另一條X染色體上的基因不表達,不同細胞
能表達的X染色體可以不同。據此推測,黃黑相間的玳瑁貓的基因型是_______,其身
上出現黃色毛的原因是__________。
(3)玳瑁貓與黃色貓交配,產生的后代中,出現玳瑁貓的概率是________。
(4)在雄貓中偶然發現了一只玳瑁貓,該玳瑁雄貓最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出現這種基
因型的原因可能是,其親代在產生精子或卵細胞的過程中________造成的。
選考部分
第Ⅱ卷選考部分共5題,共35分。其中.第29、30題為物理題,第31、32為化學題.考生從兩
道物理題、兩道化學題中各任選一題作答。若第29、30題都作答,則按第29題計分.若第31、
32題都作答,則按第31題計分:第33題為生物題,是必答題。請將答案都填寫在答題卡選答
區域的指定位置上。
29.[物理——選修3—3](本題共有兩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
合題意。)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_(填選項前的字母)
A.布朗通過實驗觀察到了水分子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
B.麥克斯韋提出了氣體分子速率分布的規律,即“中間多,兩頭少,,
C.開爾文認為絕對零度是可以達到的
D.克勞修斯提出了熱力學第二定律,并造出了第二類永動機
(2)容積20 L的鋼瓶充滿氧氣后,壓強為30 atm,打開鋼瓶閥門,讓氧氣分裝到容積為5 L
的小瓶子中去。若小瓶子已抽成真空,分裝到小瓶中的氧氣壓強均為2 atm。在分裝
過程中無漏氣現象,且溫度保持不變。那么最多能裝的瓶數是________(填選項前的
字母)
A. 4 B. 12 C. 56 D. 60
30.[物理——選修3—5](本題共有兩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
符合題意。)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_(填選項前的字母)
A.瑪麗•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結構學說
B.盧瑟福在“粒子散射實驗中發現了電子
C.查德威克在利用a粒子轟擊鈹核的實驗中發現了中子
D.玻爾為解釋光電效應的實驗規律提出了光子說
(2)古時有“守株待兔”的寓言。假設兔子質量約為2 kg,以15 m/s的速度奔跑,撞樹后反
彈的速度為1 m/s,則兔子受到撞擊力的沖量大小為________(填選項前的字母)
A. 28 N•s B .29 N•s C 31 N•s D.32 N•s
31.【物質結構與性質,13分】
蘆筍中的天冬酰胺(結構如右圖)和微量元素硒、鉻、錳
等,具有提高身體免疫力的功效。
(1)天冬酰胺所含元素中,_______(填元素名稱)元素基態原
子核外未成對電子數最多。
(2)天冬酰胺中碳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有_______種。
(3)H2S和H2Se的參數對比見右表。
①H2Se的晶體類型為_________,
含有的共價鍵類型為_________。
②H2S的鍵角大于H2Se的原因可能為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鋁(Mo)位于第五周期VIB族,鉬、鉻、錳的部分電離能如下表所示
A是__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B的價電子排布式為
32.【有機化學基礎,13分】
以下幾種物質是食用香精的主要成分
(1)以上三種食用香精都含有的官能團為_____________(填名稱)。
(2)用于鑒別桂醛和玫瑰醇的試劑為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桂醛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____。
a.苯環上連接著兩個互為對位的基團 b.有一個甲基
c.能與甌的ccl。溶液發生加成反應 d.遇ncl,溶液顯示特征顏色
(4)已知醛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兩分子加成:
有機物M為芳香族化合物且與D一香芹酮互為同分異構體,其合成路線如下
①試劑X為______________;
②M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
③D發生加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0分)
某棄耕地的主要食物鏈由植物→田鼠→鼬構成。生態學家對此食物鏈的能量流動進行了
研究,結果如下表,能量單位是J/(hm2•a)。
請回答:
(1)該棄耕地上形成新的群落的過程屬于群落的____________演替。
(2)研究能量流動時,需估算種群密度。其中估算田鼠的種群密度常采用_______法。
(3)表格中的數據顯示同化量小于攝人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從田鼠到鼬的能量傳遞效率是_________。鼬同化的能量中一部分用于_______,另一部分
在呼吸作用中以熱能的形式散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gaosan/1319238.html
相關閱讀:北京市海淀區2019-16學年度高三上學期期中練習生物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