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ikmau"><center id="ikmau"></center></ul>
  • <strike id="ikmau"></strike>
  • <ul id="ikmau"><sup id="ikmau"></sup></ul>
    <abbr id="ikmau"></abbr>
  • 2014年高二地理下冊期末聯考試題(附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2014年高二地理下冊期末聯考試題
    考試日期:7月5日 完卷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一. 單項(本大題共25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圖1為我國部分干濕地區及農業生產區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半干旱區與濕潤、半濕潤區農業類型發展方向不一樣,這反映出地理環境影響著區域的( )
    A.經濟發展水平 B.飲食習慣 C.開發利用發展方向 D.生活條件
    2..以下敘述可以反映我國地理環境差異的是( )。
    ①從南往北傳統民居屋頂坡度逐漸增大②傳統運輸方式上南馬(馬車)北船(船舶) ③糧
    食生產種類上南稻北麥 ④糖料作物種植上南蔗(甘蔗)北菜(甜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3.福建省是我國四大林區之一,素有南方“綠色寶庫”之稱。實時監測全省森林覆蓋變化快捷、高效的手段是( )
    A.遙感技術 B.地理信息技術 C.數字導航技術 D.全球定位系統
    圖2是新疆塔里木河干流區土地利用變化過程圖,完成4~5題。
    圖2
    4.20世紀70年代以來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推斷該地主要的生態問題是 ( )
    A.水土流失 B.酸雨 C.物種滅絕 D.土地荒漠化
    5.為了避免該生態環境問題在該地區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
    A.大面積營造水土保持林
    B.加快城市化進程,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C.開劈大型牧場,集中的規模經營
    D.推廣節水農業,營造農田防護林,促進生態環境良性發展
    圖3所示地區為我國某區域圖,回答6~7題。
    6.黃河上游河段實施梯級開發帶來的不利影響是(  )
    A.調節水量的季節變化,改善航運條件 B.促進周邊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
    C.下游流量減少,生態環境惡化 D.庫區兩岸沖刷力明顯增強,不利水土保持
    7.圖中A地區在農業發展中土壤鹽堿化問題嚴重,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緯度較高,凍土發育,含鹽水分不易下滲 ②氣候干旱,降水少,蒸發旺盛
    ③農業耕種過程中,長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處河谷地區,水流平緩,對土壤侵蝕作用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圖4為我國某地海拔與主要衣作物分布示意圖,回答8—9題。
    8.該地最可能位于我國 ( )
    A.東北地區 B.華北地區 C.西北地區 D.云貴高原
    9.③區域最適合種植的糧食作物是 ( )
    A.橡膠 B.玉米 C.棉花 D.水稻
    圖5是長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陽湖2006-2014年各年5月中下旬水體面積變化對比圖。讀圖回答10-11題。
    10.該時期兩湖水體面積變化的特點是 ( )
    A.2009~2010年鄱陽湖水體面積變化最大 B.兩湖水體面積變化基本同步
    C.洞庭湖水體面積變化逐年減小 D.兩湖水體面積均持續減少
    11.該時期鄱陽湖水體面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長江干流入湖水量的變化 B.鄱陽湖流域蒸發量的變化
    C.鄱陽湖出水量的變化 D..鄱陽湖流域降水量的變化
    雪線高度是指永久性積雪的下限高度, 與所在地區的氣溫與降水有密切關系。圖6是根據我國氣象臺站觀測資料模擬的各地雪線高度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12-13題。
    12.模擬的我國雪線高度分布的基本趨勢是 ( )
    A.從南向北逐漸升高 B.從西向東逐漸升高
    C.從西南向東北逐漸降低 D.從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
    13.梅里雪山位于橫斷山區,雪線高度4000米左右。該山雪線相對較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緯度低,氣溫比較高 B.地形抬升,降水豐富
    C.距海遠,降水比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隨著生活能源消費結構的逐步改善,秸稈利用問題日益突出。圖7是秸稈利用方式示意圖。讀圖回答14-15題。
    14.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稈利用方式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在農田里大面積焚燒秸稈的影響主要是 ( )
    ①引起大氣污染 ②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 ③造成資源浪費④阻礙農村能源結構調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圖8為我國部分區域四類風能資源分布示意圖.根據有效風能密度和有效風速全年累計小時數,我國風能資源分布分為風能豐富區、較豐富區、可利用區和貧乏區。完成16~17題。
    16.關于四地風能資源分布及原因的敘述,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①風能貧乏區;盛行中緯西風,地形閉塞 B.②風能較豐富區;盛行西南季風,地形平坦
    C.③風能可利用區;盛行東南季風,地形閉塞 D.④風能豐富區;鄰近冷氣團源地,地形平坦
    17.下列四地風能資源豐富程度與④地最接近的是
    A.雅魯藏布江谷地 B.東南沿海地區 C.四川盆地 D.黃土高原
    木薯是喜高溫,不喜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質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產燃料乙醇1噸需要消耗鮮水薯約7.5噸。圖9是某省級行政區年均溫等值線分布圖,讀圖9回答18-19題。
    18.圖9所示區域最適宜種種植木薯的地方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9.與化石能源相比,種植木薯、發展木薯燃料乙醇的優點是 ( )
    A.節約土地資源 B.原料有可再生性
    C.減少原料運輸量 D.原料適宜長期儲存
    圖10為我國某省區三大產業產值比重與城市人口比重的變化圖,其中①代表第二產業產值比重的變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變化,③代表第三產業產值比重的變化,④代表第一產業產值比重的變化。讀圖回答20~21題。
    圖10
    20.分析圖中各曲線的變化特點,判斷該省區最可能是 (  )
    A.甘肅省 B.江蘇省 C.貴州省 D.海南省
    21.該省區的第一產業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
    A.農業生產水平落后,產出少
    B.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使耕地大大減少
    C.農民的文化素質較低,農業經濟不發達
    D.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日漸惡化
    讀圖11回答22~23題。
    圖11
    22.圖中,促使香港—珠三角從“前店后廠”向“前廠后店”模式轉變的最主要區位因素是(  )
    A.勞動力 B.科學技術 C.交通運輸 D.市場
    23.2009年國家統計局關于農民工監測報告顯示:“在流動格局上,農民工開始從東部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引起上述現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 B.我國大型資源調配工程建設加快
    C.我國農業政策的調整 D.中西部地區耕地資源開發加速
    圖12表示某區域在一定時期內人均工資,剩余勞動力數量的變化,以及甲、乙兩類企業在該區域維持最低經濟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資的變化,讀圖12,完成24-25題
    24.由圖12可以推斷,該區域 ( )
    A.T0年工業基礎雄厚 B.T0—T1年吸引的技術導向型的工業企業類型最多
    C. T1—T2年經歷產業結構調整 D. T2年以后工業生產衰退
    25.甲、乙兩類企業相比 ( )
    A.甲類企業趨向廉價勞動力區位 B.甲類企業在該區域維持發展的時間更長
    C.乙類企業進入該區域的時間更早 D.乙類企業產品的附加值較低
    二、非(共3大題,50)
    26.(15分)材料和圖表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國某區域耕地分布圖
    (1)分別歸納圖中甲、乙兩地形區種植業地域分布特點,并分析各自特點形成的自然環境原因(6分)
    分布特點自然原因


    材料二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境內某些區域建立了許多國營農場,引種優質長絨棉,目前,甲區域的棉區是我國最大的上品棉生產基地,種植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2)分析該區域過度擴大棉花種植面積對區域環境的影響。(6分)
    材料三
    某大型農場生產用地隨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圖(圖14)和該農場農業生產聯系示意圖(圖15)
    (3)簡要評價該農場的生產經營優點。(3分)
    27.(12分)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根據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從2006年起,在我國西部15個省(區、市)開始建設蠶桑基地項目,
    它標志著我國開始實施桑蠶業中心的戰略大轉移。
    材料二 “西氣東輸”Ⅱ線工程西連中亞天然氣管道,自新疆霍爾果斯口岸進入我國境內,南至廣州,全長4900
    多千米,2014年將全線貫通,年輸氣量300億立方米。
    (1)分析近年來珠三角地區桑蠶生產區位優勢逐漸減弱的原因。(6分)
    (2)“西氣東輸”Ⅱ線工程完工后,對珠三角地區會產生哪些影響?(6分)
    28.(23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位于東非大裂谷起點的贊比亞是非洲中部一個傳統農業國。該國西部為平坦
    的高原地區,南部和東部多峽谷、瀑布,人均GDP約為450美元,交通運輸以公路運輸
    為主,輔以鐵路和航空運輸以及少量內河運輸,國內大多數骨干路網均建于1965—1975年
    間。水能蘊藏量大,但開發力度小,農村地區用電緊缺。
    材料二:贊比亞氣候資料(表2)。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氣溫(℃)21.521.521.119.917.415.214.917.321.323.523.421.7
    降水量(mm)245.4185.995.034.73.10.00.10.41.718.489.3208.1
    (1)根據圖表信息評價盧安瓜河航運條件。(6分)
    (2)根據材料二簡述該國西部地區沼澤地面積冬夏季節的變化特征,并分析原因。(5分)
    (3)描述該國農場集中區的分布特征,并從社會經濟角度指出該國在實施大規模商品化農場的過程中主要面臨的問題。(8分)
    分布特征:
    面臨的問題:
    (4)請對贊比西河流域的開發和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議。(4分)
    2013-2014學年度第二學期八縣(市)一中期末聯考
    高中二年地理科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26.(15分)(1)(6分)
    分布特點自然原因
    甲盆地周圍山麓地帶 (盆地周圍綠洲地帶)氣候干燥,制約的主要條件是水分,山麓地帶灌溉水源充足
    乙分布在河谷地區青藏高原,制約的主要熱量,河谷地區熱量相對較好。
    (2)(6分) 答:①過度擴大棉花種植面積,會過度消耗水資源,導致河流下游水量銳減甚至斷流;
    ②荒漠化擴展、綠洲消失(或生態環境惡化)
    ③灌溉用水過量(與排水失衡),會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鹽分在土壤表層積累)引發土壤的次生鹽堿化。(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給分)
    (3)(3分)
    27.(12分)(1)(6分)珠三角地區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較快(2分);珠三角地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2分);珠三角地區的土地、勞動力等成本上漲(2分)。
    (2)(6分)緩解珠三角地區能源緊缺的狀況;優化珠三角地區的能源消費結構;發揮珠三角的經濟、技術優勢,
    28.(23分)(1)弊:降水有明顯季節變化,水位季節變化大(2分);沿岸多懸崖、瀑布(2分),不利于航行。利:無結冰期,通航時間長;(2分)(或且注入贊比西河,有利于提高其聯運能力)。
    (2)特征:冬夏季節面積變化大(或“夏季面積大,冬季面積小,”)(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gaoer/61522.html

    相關閱讀:2013高二地理上冊期中調研檢測試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兄妹在线观看麻豆| 500av导航大全精品| 久热这里只精品99re8久|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国产精品水嫩水嫩|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 精品久久8x国产免费观看| 日本VA欧美VA精品发布|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2021| 欧美精品一二区| 亚洲精品一品区二品区三品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 美女岳肉太深了使劲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人妖乱国产精品人妖|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国产专区日韩精品欧美色|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9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网| 人妻VA精品VA欧美VA| CAOPORM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999国产精品色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 91在线视频精品|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一| 91po国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天堂|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国产精品白丝AV网站|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免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