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關系
【課標點擊】
學習目標:1、簡述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特點。
2、描述水鹽調節和體溫調節。
3、說出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協調關系。
重 難 點:1、理解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協調。
2、分析人的體溫調節與水鹽調節的分析。
【自主探究】
1、學海導航:
知識點觀察與思考歸納與討論
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比較思考:什么是神經調節?
什么是體液調節?
(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是指在______ 的參與下,人和動物體對外界環境的 所發生的 。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 。
(2)體液調節是指 ( )通過 對生命活動進行調節,一般來說單細胞動物和一些多細胞的低等動物只有
但在人和高等動物體內, 和 都是機體調節生命活動的重要方式。
神經調節與體液
聯系
大多數內分泌腺受 控制, 分泌的 也影響神經系統功能
區別比較
項目
神經調節
體液調節
作用
途徑
反應
速度
作用
范圍
作用
時間
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協調閱讀課本P32的觀察與思考,思考下列問題:
1.根據人體體溫調節機制簡圖解釋,極地和高溫車間的工作人員是怎樣調節體溫的?這種調節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還應分別采取哪些措施?
2.根據水鹽平衡和尿量調節機制簡圖,試說明在飲水過多的情況下,人體是怎樣保持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的。
3.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協調關系。
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
之間的關系可以概括為
一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1.體溫恒定的調節:
2.人體水鹽平衡的維持
+
(?)(?)
釋
放
+
(?)
2、例題精析:
〖例1〗當一個人突然遇見很危險的情境時,血中腎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產生多種生理反應,這一生理調節過程屬于( )
A.神經調節 B.體液調節 C.神經?體液調節 D.激素調節
解析:本題考查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概念和兩種調節方式的相互聯系。教材中指出:“一方面,不少內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間接地受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另一方面,內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液可以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說明了二者之間的關系。人的交感神經被稱為應急神經,當人處于危險情境時,交感神經活動加強,支配皮膚、各內臟器官及內分泌腺,從而使人產生多種生理反應。這一系列活動是在神經和體液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故屬于神經?體液調節。
答案:C
〖例2〗關于人體內水和無機鹽平衡的調節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血漿滲透壓降低時,引起口渴 B.機體失水時,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
C.抗利尿激素使細胞吸水能力增強 D.抗利尿激素使細胞吸水能力減弱
解析: 血漿滲透壓降低,說明人體喝水過多或鹽分丟失過多,此時滲透壓感受器會受到抑制,因而不會產生渴覺。當機體失水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滲透壓感受器興奮,使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促進水的重吸收,使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從而使細胞內液滲透壓相對上升,這樣細胞的吸水能力增強了。
答案:C
【相關鏈接】 神經和激素對血糖代謝的控制
糖原的分解與合成是調節血糖的主要因素,它受激素的調節。影響糖代謝的激素有以下幾種:
1.胰島素是由胰島B細胞分泌的,可降低血糖。若胰島素供應不足,則抑制糖原合成及葡萄糖氧化使血糖升高。其原因是胰島素可促進糖原合成酶的活性,誘導葡萄糖激酶合成和加強磷酸果糖激酶的作用,使葡萄糖分解。因此,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時,缺乏己糖激酶。不能使葡萄糖磷酸化使葡萄糖穿過細胞膜逸出,造成高血糖及糖尿病。
2.腎上腺素和胰島A細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通過CAMP可激活肝中糖原磷酸化酶使糖原分解,還有誘導肝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及果糖二磷酸酶的合成促進糖異生作用,使氨基酸轉化成葡萄糖,從而使血糖上升。
3.垂體前葉分泌的生長激素促使血糖升高,因為它具有抗胰島素及抑制糖原分解和葡萄糖進入細胞氧化的作用。腦下垂體前葉分泌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阻礙肌糖原氧化,促進肝糖原合成,其主要原因是使胰島素作用減弱,促進有關糖的異生作用的酶的合成,阻止糖的氧化分解。
4.甲狀腺素可促進糖的異生作用及糖原分解,并能促進小腸對葡萄糖的吸收從而使血糖升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gaoer/57935.html
相關閱讀:2.1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 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