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選修—短篇小說選讀 階段性綜合檢測(一)
【語】說明:
1.本試卷分22小題,共4頁。
2.考生務必用藍、黑色字跡的鋼筆或圓珠筆答題。
3.本次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
1~2專題
一、基礎與運用(15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拮據 攻訐 佶屈聱牙 桀驁不馴
B.程控 澄澈 懲前毖后 海市蜃樓
C.湛藍 顫抖 明修棧道 破綻百出
D.嫌隙 舷梯 弦歌不輟 垂涎三尺
2.下列各組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3分)( )
A.嗜好 溝壑 反修率 磨肩接踵
B.皺紋 傾圮 即時雨 永保青春
C.慰藉 砥礪 必需品 嘔心瀝血
D.豆蔻 荼毒 掉書袋 上竄下跳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誰也不能確定是否只有這些呱呱墜地而患上腎結石的嬰幼兒們才是三鹿毒奶粉事件的唯一受害群體。
B.一場春雨過后,上的梅花競相開放,金黃的、粉紅的、雪白的,老枝橫虬,暗香浮動,真讓人感到如花似錦,春意盎然。
C.希拉克宣布放棄參加下任總統選舉,這意味著他即將告別縱橫捭闔40余年的政治舞臺,也標志著法國一個時代的結束。
D.春節前后股市暴漲暴跌,一張一弛,不像去年那樣走勢平穩,他隨時準備一有機會就把手中被套往的股票拋出去。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語意明確的一句是(3分)( )
A.完善的規劃、細致的預算、周密的方案讓國際展覽局考察團的全體成員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國上海舉辦2010年世博會的科學態度和嚴謹作風。
B.清華大學畢業生實現綜合魅力的提高,靠的是在保證主修質量的基礎上,對公選和輔修的拓展取得的。
C.美軍檢測船近年頻繁“造訪”中國周邊海域,在于偵察中國潛艇進出的關鍵水道。
D.我們要敢于用自己的眼光審視那些名不副實的滿分,更不要把一味模仿和套用作為取得高分的“終南捷徑”,這是有違寫作規律的。
5.填入下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銜接恰當的一項是(3分)( )
道如屏,溪水如歌,鵝卵石鋪就的古道,將你帶入古老意境的同時,也將你引到了愛堂前。________,大多是周敦頤和他的兩位優秀后裔魯迅、周恩的名言警句。佇立堂中,你會情不自禁地去尋覓三位優秀周氏奇人之間千絲萬縷的牽系。
①大門旁一副“心傳承孔孟,道學啟程朱”的對聯
②一副“心傳承孔孟,道學啟程朱”的對聯刻在大門旁
③言簡意賅地道出遠流長并對后世有極大影響的周子理學
④言簡意賅地道出周子理學的遠流長和對后世的影響
⑤堂中懸掛著好些字畫,爭奇斗妍的字畫中
⑥堂中懸掛著好些字畫,這些字畫爭奇斗妍
A.①④⑥ .②③⑥
C.②③⑤ .①④⑤
二、古詩(23分)
(一)下面一段言,完成6~8題。(17分)
王羲之起家秘書郎,復授護軍將軍。羲之既拜護軍,又苦求宣城郡,不許。乃以為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性愛鵝,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又陰有一道士,養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嘗詣門生家,見?幾滑凈,因書之,真草相半。后為其父誤刮去之,門生驚懊者累日。又嘗在蕺見一老姥,持六角竹扇賣之,羲之書其扇,各為五字。姥初有慍色,因謂姥曰:“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邪。”姥如其言,人競買之。他日,姥又持扇,羲之笑而不答。其書為世所重,皆此類也。每自稱:“我書比鐘繇,當抗行;比張芝草,猶當雁行也。”曾與人書云:“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書初不勝庾翼郗?,及其暮年方妙。嘗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嘆伏,因與羲之書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紙過江顛狽遂乃亡失常嘆妙跡永絕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
羲之既去官,與東土人士盡水之游,弋釣為娛。又與道士許邁共修服食,采藥石不遠千里。遍游東中諸郡,窮諸名,泛滄海,嘆曰:“我卒當以樂死!”謝安嘗謂羲之曰:“中年以,傷于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日惡。”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賴絲竹陶寫,恒恐兒輩覺,損其歡樂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復征之。
(節選自《晉書•王羲之傳》)
6.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
A.養好鵝,羲之往觀焉 觀:觀賞
B.與親友別,輒作數日惡 惡:壞事
C.恒恐兒輩覺,損其歡樂之趣 覺:覺察
D.亦不復征之 征:征召
7.下面的語句編成四組,不能表現王羲之“任率”的一項是(3分)( )
①見?幾滑凈,因書之 ②書其扇,各為五字
③姥如其言,人競買之 ④煥若神明,頓還舊觀
⑤與道士許邁共修服食 ⑥我卒當以樂死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8.下列對原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王羲之很喜歡鵝,當他得知老婦人將善啼叫的鵝燒煮時非常惋惜;而道士以讓他書寫《道德經》作為交換鵝的條件時,他卻欣然命筆。
B.王羲之自愧不如張芝練習書法那樣刻苦,但又常常認為自己的書法成就應該在鐘繇、張芝之上。
C.庾翼在看到王羲之用章草體寫給哥哥的信后,感嘆羲之的書法光彩有如神靈的光輝,自己好像又看到在戰亂中丟失的張氏書法的風貌。
D.王羲之晚年在水間陶冶性情,朝廷也因他誓言堅決而不再征召他為官,這與他早年請求任官形成了反差。
9.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4分)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日,姥又持扇,羲之笑而不答。其書為世所重,皆此類也。(6分)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閱讀下面一首宋詞,讀后回答問題。(8分)
霜天曉角•赤壁
辛棄疾
雪堂遷客①,不得力。賦寫曹劉興廢,千古事、泯陳跡。 望中磯岸赤,直下江濤白。半夜一聲長嘯,悲天地、為予窄。
【注】 ①雪堂遷客:即蘇軾。
(1)結合全詞分析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評者認為這首詞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意境相同,你認為呢?試作簡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題作答)(6分)
(1)信誓旦旦,不思其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衛風•氓》)
(2)不厭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歸心。
(曹操《短歌行》)
(3)清風徐,____________________。舉酒屬客,____________________,歌窈窕之章。
(蘇軾《赤壁賦》)
(4)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三、(共32分)
(一)閱讀下面的字,完成12~14題。(9分,每小題3分)
藝大眾化的誤讀
賴大仁
早在“五四”新化運動中,魯迅等思想家就提出了藝大眾化的主張,主要著眼于大眾思想啟蒙和改造國民性。后毛澤東倡導藝大眾化,目的也在于喚起民眾。改革開放初期具有廣泛群眾性的藝運動,也是與新時期的再次思想啟蒙和思想解放進程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而當進入市場經濟和大眾消費時代,藝大眾化的價值取向就變得更為多樣化了,存在的問題也頗為突出和復雜。
在某些人看,當今消費時代人們的生活目標不過是在物質生活上追求享樂,在精神生活上追求娛樂。于是,滿足人們的精神化需求,就被理解為滿足人們的娛樂消費需求,“服務大眾”也被具體化為“娛樂大眾”。在這種價值導向之下,一個時期以的藝大眾化,包括某些“大眾化寫作”、影視節目、網絡寫作和媒體等,也都普遍追求“娛樂化”,只要能吸引人們的眼球,贏得足夠的銷售量、收視率、點擊率等等,似乎也就實現了它的最大價值。而一旦將藝大眾化的價值取向僅僅定位于“娛樂化”,惟“樂”是求,娛樂至上,就有可能導致種種價值偏向:輕則忽視化娛樂的精神品位,遮蔽和消解藝應有的多種功能;重則容易由“娛樂大眾”滑向“取悅大眾”、“迎合大眾”,追逐低級趣味,從而陷入藝低俗化的誤區。實際上,當今有些人打著“藝大眾化”的旗號,背后所追逐的不過是他們自己的種種現實利益。為此,一些所謂“大眾化寫作”和影視媒體節目,一味迎合消費市場的低俗需求,不擇手段地制造“娛樂”效果吸引大眾,只要能誘導人們消費,不管是什么題材內容和人物故事,都可以按照“娛樂化”模式加以打造;不論是古代經典還是紅色經典,都可以拿“戲說”、搞笑乃至“惡搞”。在這樣的“娛樂化”價值導向中,藝大眾化的基本精神被嚴重扭曲了。
毫無疑問,藝大眾化的確應當面向大眾和服務大眾,明確地說,“娛樂大眾”本沒有什么不好,它也應當是“服務大眾”的題中應有之義。但這里的問題在于:其一,“娛樂大眾”是否可以無原則地取悅和遷就大眾的娛樂消費需求?作為藝生產是否可以只遵循“娛樂化”的市場規則而不管精神價值導向?這樣的問題其實不言而喻。其二,“娛樂大眾”是不是當今藝大眾化的惟一功能和價值取向?在人們的精神化生活中,除了娛樂之外,難道就沒有精神世界進一步提升與豐富的需要嗎?在我看,當今時代的大眾化藝,除了 “娛樂大眾”,還有一個“引領大眾”的問題,因為化藝術的功能并不僅僅具有娛樂消費的功能,同時還具有精神引領的功能——究竟將大眾的精神境界往健康向上還是低級趣味的方向導引,這并非一個可以忽略不顧的問題。
面向大眾、服務大眾,仍然是當今藝大眾化應當堅持的方向,但它的價值取向不能僅僅是娛樂大眾,更不能容忍用抽空了審美精神的低俗化娛樂去取悅大眾;往更積極的方面說,還應當倡導用健康向上的精神價值引領大眾。
(《人民日報》2009年4月30日,有刪改)
12.下列有關“藝大眾化”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藝大眾化的價值取向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反映著時代發展的特點。
B.最初藝大眾化的提出是與思想啟蒙密切相關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價值取向逐步多樣化,存在的問題也顯得突出與復雜。
C.進入市場經濟和大眾消費時代的藝大眾化與以往各時期的價值取向完全不同,擔負的任務也不相同。
D.當代藝大眾化要服務大眾,滿足大眾的精神需求,就要與當今消費時代人們的生活目標與精神追求相適應。
13.下列說法不屬于“扭曲藝大眾化基本精神”的表現的一項是( )
A.“娛樂大眾”價值導向下的大眾化寫作、影視節目、網絡寫作和媒體等重視娛樂追求,以滿足人們的娛樂消費需求。
B.在“藝大眾化”的旗號下,以取悅大眾,迎合大眾為手段,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C.極力制造各種“娛樂”效果,吸引大眾,滿足消費市場的需求,按照“娛樂化”模式打造各種題材的內容與人物故事。
D.戲說、搞笑甚至惡搞古代經典與紅色經典,追逐低級趣味,誘導消費。
14.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觀點的一項是( )
A.當今消費時代人們追求快樂,追求享樂。為滿足人們的娛樂消費需求,出現娛樂大眾化的問題也是可以理解的。
B.藝大眾化一旦出現價值偏向,輕則導致藝應有的多種功能的消解,重則陷入藝低俗化的誤區。
C.藝大眾化不僅要滿足大眾娛樂消費需求,符合消費時代市場規則,還要關注精神的正確導向。
D.當今正確的藝大眾化方向就是應該在注重娛樂價值取向、娛樂大眾化的同時充分發揮藝引領大眾的作用。
(二)閱讀下面的小說,完成15~18題。(23分)
母親的信
[蘇]克拉夫琴科
母親信了。
在初城里的日子里,卡總是焦急地等待著母親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開,貪婪地讀著。半年以后,他已是沒精打采地拆信了,臉上露出譏誚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內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母親每周都寄一封信,開頭總是千篇一律:“我親愛的寶貝小卡,早上(或晚上)好!這是媽媽在給你寫信,向你親切問好,帶給你我最美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訴你的是,感謝上帝,我活著,身體也好,這也是你的愿望。我還急于告訴你:我日子過得挺好……”每封信的結尾也沒有什么區別:“信快結束了,好兒子,我懇求你,我祈禱上帝,你別和壞人混在一起,別喝伏特加,要尊敬長者,好好保重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親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寫到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兒子。吻你。你的媽媽。”因此,卡只讀信的中間一段。一邊讀一邊輕蔑地蹙起眉頭,對媽媽的生活興趣感到不可理解。那盡是些雞毛蒜皮的事,什么鄰居的羊鉆進了帕什卡•沃羅恩佐的園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壞了;什么瓦莉卡•烏捷舍娃沒有嫁給斯杰潘•羅什金,而嫁給了科利卡•扎米亞金;什么商店里終于運了緊俏的小頭巾,——這種頭巾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卡把看過的信扔進床頭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凈,直到收到下一封母親淚痕斑斑的信,其中照例是懇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寫封回信。……
卡把剛收到的信塞進衣兜,穿過下班后變得喧鬧的宿舍走廊,走進自己的房間。今天發了工資。小伙子們準備上街:忙著熨襯衫、長褲,打聽誰要到哪兒去,跟誰有約會等等。卡故意慢吞吞地脫下衣服,洗了澡,換了衣。等同房間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鎖上房門,坐到桌前。從口袋里摸出還是第一次領工資后買的記事本和圓珠筆,翻開一頁空白紙,沉思起……恰在一個鐘頭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見一位從家鄉的熟人。相互寒暄幾句之后,那位老鄉問了問卡的工資和生活情況,便含著責備的意味搖著頭說:“你應該給母親寄點錢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請人運木柴,又要劈,又要鋸。你母親只有她那一點點養老金……你是知道的。”卡自然是知道的。他咬著嘴唇,在白紙上方的正中仔仔細細地寫上了一個數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畫了一條垂直線,在左欄上方寫上“支出”,右欄寫上“數目”。他沉吟片刻,取過日歷計算到預支還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欄寫上:12,右欄寫一個乘號和數字4,得出總數為48。接下去就寫得快多了:還債——10,買褲子——30,儲蓄——20,電影、跳舞等——4天,1天2盧布——8,剩余——10盧布。卡哼了一聲。10盧布,給母親寄去這么個數是很不像話的。村里人準會笑話。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劃掉“剩余”二字,改為“零用”,心中叨咕著:“等下次領到預支工資再寄吧。”他放下圓珠筆,把記事本揣進口袋里,伸了個懶腰,想起了母親的信。他打著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開,抽出信紙。當他展開信紙的時候,一張三盧布的紙幣輕輕飄落在他的膝上……
(江蘇藝出版社《微型小說選》,楊實譯)
15.卡對母親信的情感經歷了一個怎樣的變化過程?為什么會有這個變化?(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在中安排卡路遇家鄉熟人這一情節,其用意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請簡要賞析“當他展開信紙的時候,一張三盧布的紙幣輕輕飄落在他的膝上……”這一結尾的精妙之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關于小說的主人公,有人認為是“母親”,也有人認為是兒子卡,你的看法是什么?試結合本加以探討說明。(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表達題(12分)
19.“五四”是現代中國的青春記憶,對于今天的中國而言,“五四”并未遠去。值此“五四”青年節臨之際,為弘揚“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高三(8)班舉行“迎五四揚青春”主題班會,假如你是這次班會的主持人,請在下面表格的空白處寫一段開場白,頌揚“五四精神”。要求緊扣主題,至少運用兩種修辭手法,不超過60字。(4分)
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愛國運動。
今天,時代賦予了我們
新的歷史使命,我們要奏響激昂的
青春樂章,我們要讓五四精神大放
異彩!
20.閱讀下面這則新聞,請在限定字數內分別用一句話概括其主要內容,評論其主要事件。(4分)
2009年4月7日,自東省滕州市5個鎮的七名大學生村干部參加了該市南沙河鎮后辛章村黨支部書記一職的角逐。據了解,這7名大學生全都是80后出生、在學校入黨并擔任村支部副書記一年以上。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23歲。經過競職演講,現年25歲,畢業于東農業大學、現任職羊莊鎮龐莊村黨支部副書記的王維凱,贏得了多數黨員的青睞,成為該村黨支部書記的頭號人選。市委組織部將對參選人員進行考察,最終確定1名擬任人選,并進行公示,公示期滿后辦理任職手續,簽訂目標責任書,實施幫包。這次滕州市首選了7個村黨支部書記崗位,由大學生村干部競選,全市42名大學生黨員村干部中,有36人報名參加。據了解,這也是我省首次進行“大學生村官”公開競選村支書。
(新聞錄入:東電視臺)
一句話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字以內)
一句話評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字以內)
21.請以“長城”為開頭,重組下面的句子,要求句間語意連貫,可以增刪個別字詞。(4分)
無論是繪制人政治地圖,還是繪制環境資地圖,既不是自然的地貌形態,也不是人類的聚落和交通線的長城,卻都被習慣地標上而成為中國“底圖”上的一種“基本”的東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60分)
22.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
有根,樹才枝繁葉茂,蔥郁參天;有根,草才能“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人也有根:情感的“根”、事業的“根”、生命的“根”、化的“根”、民族 的“根”……
請以“根”為話題,寫一篇作。
要求: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
②題目自擬。
③除詩歌外,體自選。
④不少于800字。
答案:
1.D 解析:A項,“佶”讀jí,其余讀jié;B項,“蜃”讀shèn,其余讀chén?;C項,“顫”讀chàn,其余讀zhàn;D項,都讀xián。
2.C 解析:A項,“反”為“返”,“磨”為“摩”;B項,“即”為“及”,“保”為“葆”;D項,“竄”為“躥”。
3.C 解析:C項,“縱橫裨闔”指政治、外交上運用手段進行分化或聯合。A項,“呱呱墜地”形容嬰兒出生或事物問世,用在此語境不合。B項,“如花似錦”形容衣著華麗或前程風景十分美好,錯在望生義。D項,“一張一弛”比喻治國寬嚴相結合,也比喻工作、生活上勞逸結合,用在此對象不當。
4.A 解析:B項,句式雜糅,靠的是……取得的;C項,成分殘缺,“在于”前加“目的”;D項,“這”,表意不明,將“更不要”刪掉。
5.D 解析:本題應根據選項的落腳點和語境的關系判定選項。本段前語境“到愛堂前”,這一落腳點決定后面必接“大門”,第一句選①,排除B、C,剩下A、D。⑤的落腳點“爭奇斗妍的字畫中”,正好接后面語境的“大多是……”,應為最后一句,排除A,選D。
6.B 解析:“惡”,不高興,難受。
7.C 解析:“任率”意為“任性率真,不做作”。③是側面指王羲之書法高妙。④是指庾翼感到王羲之書法煥發出的光彩有如神靈的光輝,頓時讓自己感覺到過去張氏的作品風貌又在眼前。⑤是講王羲之不能免俗。均與“任率”無關。
8.B 解析:B項,王羲之認為自己的書法如與鐘繇相比,應當并肩媲美;假如與張芝的草書相比,還可以像大雁排隊一樣緊跟在他后面。并不是認為自己的成就應在鐘繇、張芝之上。
9.(1)王羲之前往觀賞,感到非常愉快,堅持要買。
(2)后,老婦又拿了一些竹扇,王羲之只是微笑而不肯再書寫了。王羲之的書法受到世人的看重,都像以上的情況。
參考譯:
王羲之剛出仕時擔任秘書郎,又被授予護軍將軍的職務。王羲之被授予護軍將軍之后,他又苦苦請求出任宣城郡太守,未被準許。改而被任命為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王羲之生性愛鵝,會稽郡有一個獨身老婦養了一只鵝,很會鳴叫,王羲之向她求購沒有成功,于是他帶著親友乘車前去觀賞。老婦聽說他要,便將鵝殺了烹煮款待他們,使得王羲之嘆惜了一整天。陰縣有一道士,養了一群好鵝,羲之前往觀賞,感到非常愉快,堅持要買。道士說:“您為我書寫《道德經》,可以把整群鵝都送給您。”王羲之欣然寫完《道德經》后,將鵝群裝入籠子帶回家,很是快樂。他為人任性真率如此。他曾經到門生家去,看見幾案非常光滑潔凈,便在上面書寫起,真書、草書各占一半。后這些書跡被門生的父親誤刮去,這個門生驚怒懊喪了好幾天。又有一次王羲之在蕺碰見一位老婦,手持六角形竹扇在叫賣,他在竹扇上書寫,每把扇子上寫五個字。老婦起初臉上露出不高興的神色,王羲之就對她說:“你只要說字是王右軍寫的,就能賣一百銅錢啊。”老婦按照他的話去做,人們競相購買。后,老婦又拿了一些竹扇,王羲之只是微笑而不肯再書寫了。王羲之的書法受到世人的看重,都像以上的情況。王羲之每每自我評價說:“我的書法如與鐘繇相比,應當并肩媲美;假如與張芝的草書相比,還該說跟在他后面。”他曾經寫信給人說:“張芝面臨水池練習書法,竟然將池水都染成一片黑色,假如讓我也像這樣沉迷于書法練習,我的造詣未必就在他的后面。”王羲之的書法最初比不上庾翼、郗?,到了晚年他的書法才精妙無比。他曾經以章草的書體給庾亮寫回信,庾亮的弟弟庾翼看到之后深為嘆服,因此給王羲之寫信說:“我過去曾收藏張伯英的十幅章草書法作品,戰亂時南渡長江,情況狼狽結果全部丟失,經常感嘆精妙的真跡永遠也見不到了。忽然觀賞到足下回答家兄的書信,煥發出的光彩有如神靈的光輝,頓時讓我感覺到過去張氏的作品風貌又在眼前。”
王羲之棄官之后,與居住在京城建康東面各郡的人士盡情游賞水,以射鳥釣魚為樂。又與道士許邁一起采用服食養生之法,不惜跋涉千里去收集礦石類藥物。同時遍游東面各郡,登盡名,泛舟滄海,感嘆說:“我最終會因快樂而死去。”謝安曾經對王羲之說:“進入中年以,容易為情感傷心,與親友分別,總是要難受好幾天。”王羲之回答說:“人接近晚年,自然會有這種情形。最近我依賴絲竹音樂融化宣泄心中郁積的情感,又總是害怕兒子們察覺,會減少我歡樂的趣味。”朝廷考慮到他的誓言堅決,也不再征召他為官了。
10.(1)上闋追憶蘇軾,以蘇軾被貶謫的遭遇自比,以“賦寫曹劉興廢”引發作者對歷史興亡的感慨;結尾“半夜一聲長嘯,悲天地,為予窄”進一步道出了作者空有一腔抗戰激情卻報國無門的悲憤之感。
(2)可以說大致相同,該詞在懷古追憶抒發感慨的同時也有寫景,如“望中磯岸赤,直下江濤白”頗有“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之氣勢,都體現了奔放雄闊深沉豪邁之意境;不過從全詞看,也稍有區別,蘇詞更顯清雄超曠(清遠達觀),而辛詞由于偏重于抒發深沉的悲憤情感,因而意境更顯沉郁悲壯。
11.(1)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2)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
(3)水波不興 誦明月之詩
(4)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
12.C 解析:當代的藝大眾化的價值取向只是呈現出多樣,并不是與以前的完全不同,只是比以往要多些。
13.A 解析:在“娛樂大眾化”的價值導向下,各種媒體形式重視對娛樂的追求是正常的,也是消費市場條件下所必需的,“重視”并不等于完全娛樂化。
14.D 解析:重點在“正確”兩個字上,“引領大眾”存在“將大眾的精神境界往健康向上還是低級趣味的方向導引”兩個方面,故末句應為“充分發揮用健康向上的精神價值引領大眾的作用”。
15.(1)情感變化(關鍵詞):熱切盼望→不屑一顧(或漠然視之)
(2)原因:①母親信的重復、單調、無趣(表面原因);②卡對母親缺乏了解、關愛(深層原因)。
16.(1)側面交代母親的生活困境;(2)引出下卡計劃工資用度,打算給母親寄錢的情節;(3)將母親生活困難卻寄錢給卡的情節與卡生活寬裕卻不愿寄錢接濟母親的情節形成鮮明對比,刻畫人物形象,凸顯作品主題。
17.(1)情節設置出人意料:前用不少篇幅鋪陳以前母親信的“千篇一律”,讀者以為此信亦然,然而事實卻出人意料,這增強了情節的起伏性、小說的可讀性;(2)內容表達含蓄雋永:故事至此戛然而止,卡對這三盧布的紙幣作何感想,作者并未交代。結尾給讀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間,發人深省。
18.第一種觀點:小說主人公是母親。①(從情節設計上看)兒子收閱信件為明線,母親寫信寄信為暗線,前者的主要作用是襯托后者;②(從人物塑造上看)作品通過鋪敘“母親的信”的內容,鮮明地刻畫出一位對身在異鄉的兒子千般叮嚀囑咐、萬般牽掛惦念的母親形象,中卡的形象,主要起著反襯“母親”形象的作用;③(從主題表現上看)全意在表現母親對孩子的摯愛這一主題。主要情節卡未寄盧布卻收到了母親寄的三盧布,更表現出母親的偉大。
第二種觀點:小說主人公是卡。①(從情節設計上看)小說以卡收閱母親的信件為主線,結構全篇;②(從人物塑造上看)小說綜合運用多種手法塑造卡這一自私、怠惰的人物形象,這一人物形象比象征母愛的“母親”形象更具有典型性;③(從主題表現上看)全旨在批判對自己的親人缺乏關愛乃至極度自私的卡們,而不是歌頌母愛。
19.(示例)它猶如一聲春雷,震醒了黑夜中徘徊的靈魂;它猶如一支號角,激勵我們沖鋒向前;它猶如一個燈塔,照亮我們前行的方向。(修辭,內容,意思對即可)
20.(示例)概括:滕州市“大學生村官”公開競選村支書活動正式啟動。
評論:①大學生服務基層、腳踏實地的作風值得推廣和學習。②政府要鼓勵大學生走進農村,走向基層,用自己的知識服務社會。
21.(示例)長城既不是自然的地貌形態,也不是人類的聚落和交通線,但無論是繪制人政治地圖,還是繪制環境資地圖,都習慣地標上它。長城已成為中國“底圖”上的一種“基本”的東西。
22.提示:“根”的作用可以給我們哪些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呢?這需要我們與人生、現實、社會相聯系。從根深方能葉茂,我們能夠聯想到:①為人處世的根本,如“孝”、“誠信”、“善良”等;②成就事業的根基;③治理國家的根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從葉落歸根,知恩圖報,我們能夠聯想到:①游子思鄉;海外赤子不忘祖國;②回報他人,回報社會,回報祖國等。不管怎么聯想,都應該注意從原材料出發,自然引申,合理拓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gaoer/42679.html
相關閱讀:2013高二語文上冊期末試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