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學(理科) 座位號______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共100分.考試時間分鐘答題時,請將第I卷各題答案填在答題,將第II卷各題答案直接答在試卷上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N:14 O:16 S :32Cl:35.5 Ca:40 Mn:55 Cu:64 Ag:108 第I卷(選擇題 共分)選擇題(本題包括2小題,每小題分,共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可燃冰”又稱天然氣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外現象冰。1體積可燃冰可貯載100~200體積的天然氣。下面不正確的是( ) A.“可燃冰”有可能成為人類未來的重要能源 B.“可燃冰”是一種比較潔凈的能源C.“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變成油的例證 D.“可燃冰”的主要可燃成份是甲烷( )①天然氣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陽能 ⑥生物質能 ⑦風能 ⑧氫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3. 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的根本原因是( )A.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相等B.正逆反應都還在繼續進行C.正逆反應的速率均為零D.正逆反應的速率相等 對某一可逆反應來說,使用催化劑的作用是( )A.提高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 B.改變平衡混合物的組成C.增大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 D.以同樣程度改變正逆反應的速率.升高溫度時,化學反應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 )A.該化學反應的過程是吸熱的B.該化學反應的過程是放熱的C.反應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有效碰撞次數增多D.分子運動速率加快,使該反應物分子的碰撞機會增多6.有下列物質:① NaOH固體;② 濃硫酸;③ NH4NO3晶體;④ CaO固體。現將它們分別裝入有水的錐形瓶里,立即塞緊帶U形管的塞子,發現U形管內的滴有紅墨水的水面呈形如右圖所示狀態,判斷加入的物質可能是( )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④ C.② ③ ④ D.① ② ③7.下列各圖中,( ) 8.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難溶于水的電解質一定是弱電解質B.強電解質的水溶液導電能力一定比弱電解質水溶液的導電能力強C.易溶于水的電解質一定是強電解質D.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過程是可逆的9.已知C(s,石墨)=C(s,金剛石)?H > 0,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斷裂1 mol石墨的化學鍵需要能量大于生成1 mol金剛石化學鍵的能量 B.此反應為放熱反應 C.石墨比金剛石穩定 D此變化為物理變化10.下列是4位同學在學習“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一章后,聯系工業生產實際所發表的觀點,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 )A. 化學反應速率理論是研究怎樣提高原料轉化率 B. 化學平衡理論是研究怎樣使用有限原料多出產品C. 化學反應速率理論是研究怎樣在一定時間內快出產品D. 化學平衡理論是研究怎樣使原料盡可能多地轉化為產品11. 在兩個恒容容器中有平衡體系:A(g) 2B(g)和2C(g) D(g),X1和X2分別是A和C的轉化率。,均增加相同的A和C的物質的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X1、X2均降低 B.X1降低,X2增大 C.X1增大,X2降低 D.X1、X2均增大12. 298K下,將1mol蔗糖溶解在1L水中,此溶解過程中體系的?G = ?H-T?S和?S的變化情況是 ( )A. ?G>0,?S0 C. ?G>0,?S>0 D. ?G T2 , P1 > P2 D. T1 > T2 , P1
△H2的是( )①C(s)+O2(g)===CO2(g) △H1 C(s)+O2(g)===CO(g) △H2②S(s)+O2(g)===SO2(g) △H1 S(g)+O2(g)===SO2(g) △H2③H2(g)+O2(g) ===H2O(l) △H1 2H2(g)+O2(g)===2H2O(l) △H2④CaCO3(s)===CaO(s)+CO2(g) △H1 CaO(s)+H2O(l)===Ca(OH)2(s) △H2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以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則關于熱化學方程式;△H1300kJ/mol的說法中,正確( )A.有10NA個電子轉移時,吸收1300kJ的能量B.有1NA個水分子生成且為液體時,吸收1300kJ的能量C.有2NA個碳氧共用電子對生成時,放出1300kJ的能量D.有8NA個碳氧共用電子對生成時,放出1300kJ的能量 向絕熱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定條件下使反應SO2(g)+NO2(g)SO3(g)+NO(g)達到平衡,正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示意圖如下所示。由圖可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A反應在c點達到平衡狀態B.反應物濃度:a點小于b點C.Δt1=Δt2時,SO2的轉化率:a~b段小于b~c段D.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X、Y、Z三種氣體,取X和Y按1:1的物質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X+2Y2Z,達到平衡后,測得混合氣體中反應物的總物質的量與生成物的總物質的量之比為3:2,則Y的轉化率最接近于( )A. 33%B. 40%C. 50%D. 65%25.對于可逆反應A(g)+2B(g)2C(g)(正反應吸熱),下列圖象中正確的是26.已知一定溫度下,2X(g)+Y(g) mZ(g) ΔH =-a kJ/mol(a>0),現有甲、乙兩容積相等且固定不變的密閉容器,在保持該溫度下,向密閉容器中通入2 mol X和1 mol Y,達到平衡狀態時,放出熱量b kJ,向密閉容器乙中通入1 mol X和0.5 mol Y,達到平衡時,放出熱量c kJ,且b>2c,則a、b、m的值或關系正確的是( )A.m=4 B.a=bC.a < D.m ≤2第II卷 (共分)二、填空題CO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 。(2)已知含有1molH2SO4的稀溶液與足量的NaOH稀溶液反應放出114.6KJ的熱量。寫出表示該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 ;(3)若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的數值會 ;(填“偏大”、“偏小”、“無影響”)。28.(分) 煉鐵高爐中發生的基本反應之一如下:FeO(s)+CO(g) Fe(s)+CO2(g)()其平衡常數可表達為=。已知1100℃時 K0.263。溫度升高,化學平衡常數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1100℃時,測得高爐中c(CO2)=0. 025 mol/L,c(CO)=0.1 mol/L,此時化學反應速率是v正 _______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 (分)已知一定溫度和壓強下,在容積為V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 A和1mol B,保持恒溫恒壓下反應:A(g) + B(g) C(g)△H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gaoer/266111.html
相關閱讀:甘肅省民樂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文)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