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文理分班,根據近幾年分班的實際情況,有一些參考意見提供給學生和家長。
一:應盡量避免選擇文理的誤區
誤區1:“墻頭草”現象。班里或者朋友里,哪科報的多,我就報哪科。
誤區2:僅憑興趣。興趣是一項重要指標,但是學生經歷所限,興趣還沒有完全表現出來,現在的興趣可能是表層的。
誤區3:理工類學生就業前景一定好。未來的就業趨勢很難預測,讀文科和讀理科都存在就業上的風險。文科和理科都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大學的東西只是提高你的綜合素質,讓你的接受能力更強,以后的前途是靠你自己的。
誤區4:理科不需要背書。化學生物上面的知識點非常多,物理到了電磁學的時候,光是受力分析都需要很長時間。而相對于文科,也不僅僅是背書那么簡單。文科要求的綜合能力比較高,有時一個問題可以橫跨幾千年,并且牽扯到世界各國的地理問題和政治問題,這就需要較強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較廣的知識面。
以上這些都不是選擇文理的好依據,而且常常是導致選擇后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又有70%以上的學生因為這些原因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科目,后悔莫及。
二:怎樣選擇文理
1.要根據個人學科優勢來選擇
語文、外語好,史地政好的學生建議學文,尤其語文、外語內容有很多與史地政是相通的,會互相促進;數學好,物理、化學好的同學,建議學理,也是因為理科之間有更多相通之處,會互相促進。
學文科進入重點大學的條件:在文科高考中,最拉分的就是數學和英語。
數學能拿出手;英語也不差;
能看得下去書,整理和記憶能力強;
理化生沒有很高的天賦,成績平平。
學理科進入重點大學的條件:
數學好;物理、化學至少有一科在前列;英語不差;不喜歡文科。
2.兼顧興趣和特長。選科關系到一個人的未來的基點:文理科生所看到的世界不同。文科生眼中往往容得下一滴水看世界的浪漫與瞬間的靈感萌動,浪漫與奇思構筑的世界美麗如夢但充滿不確定性;理科生眼中的水首先是水分子,結構性與理智性構筑的世界穩定簡潔。但無論你學習文還是理,沒有一定興趣就會在競爭中喪失主動性,這在高三體現的尤為明顯.
3。關注潛能,這帶有隱蔽性、后天性和可能性,學生難以判斷。它主要以學習的效率優勢為標準,也就是對于同一個體,如果付出相當的努力,成績和效果較好的學科,正是其潛力和特長所在;反之,已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已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但收效甚微,對于這樣的學科,自己很可能就欠缺學習的優勢和潛能。當然因為潛能具有隱蔽性和可能性,而學生的學習經歷有限,所以學生對此很難判斷或很難正確判斷。一個人的潛能主要決定其學習的效率和努力的效果,這在藝術類專業中尤為重要,因為,學習的效度和事業的高度,不全由個人努力的程度決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gaoer/262842.html
相關閱讀:高二英語學習方法:如何有效地進行英語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