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級高二生物周練(3)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56分)
1.在人體內環境中可以發生的生理過程是( )
A.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發生特異性的結合 B.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C.合成血漿蛋白中的纖維蛋白原和凝血酶原 D.食物中的淀粉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2.下列屬于人體內環境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液、組織液和淋巴 ②血漿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島素 ④激素、遞質小泡和氨基酸 ⑤喝牛奶,進入胃中 ⑥口服抗菌藥物 ⑦肌肉注射青霉素 ⑧精子進入輸卵管與卵細胞結合
A.②③⑦ B.①②③⑦ C.②③④⑦ D.①②⑥⑧
3.關于滲透壓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溶液滲透壓的大小取決于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數目
B.血漿滲透壓大小主要與無機鹽、蛋白質的含量有關
C.細胞外液滲透壓90%以上來源于蛋白質
D.在37℃時,人的血漿滲透壓約為770kPa,相當于細胞內液的滲透壓
4.學習和記憶是腦的高級功能之一,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記憶是神經系統不斷接受刺激,積累經驗的過程
B. 短期記憶主要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
C、長期記憶可能與大腦皮層下一個形狀像海馬的腦區有關
D、學習與記憶涉及腦內神經遞質的作用及某些種類蛋白質的合成
5.屬于動物激素調節特點的是( )
A.激素是細胞的組成成分,種類多,含量極微
B.激素分子彌散在體液中,對全身細胞都起作用
C.激素與靶細胞結合并發揮作用后即被滅活
D.健康人體內某種激素的含量是固定的
6.下列關于興奮傳導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神經纖維膜內局部電流的流動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一致
B.神經纖維上已興奮的部位將恢復為靜息狀態的零電位
C.突觸小體完成“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
D.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使突觸后膜產生興奮
7、關于人體內環境中pH調節敘述不正確的是
A.人體血液pH通常在7~7.53之間
B.血液中乳酸過多時,就與NaHCO3發生反應,生成乳酸鈉和H2CO3
C.血液中Na2CO3過多時,就與H2CO3結合形成NaHCO3
D.血液中CO2過多會刺激神經中樞,促進呼吸活動將CO2排出
8、以下關于內環境穩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穩態就是指內環境的各種理化性質處于相對穩定狀態
B、人體各器官、系統協調一致地正常運行,是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基礎
C、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機制的現代觀點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機制
D、人體維持穩態的調節能力是很強的,即使外界環境劇變,人體總能保持穩態的平衡
9、一個健康人若進食較多的糖類和食鹽后,其體內不會出現的生理變化是
A.尿中鹽增多,糖未增多 B.抗利尿激素釋放增加
C.糖大量地進入組織細胞并被利用 D.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
10、高等動物體內細胞從外界獲得營養物質的途徑是
A.外界食物→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內環境→細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內環境→細胞
C.外界食物→內環境→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細胞
D.外界食物→循環系統→內環境→消化系統→細胞
11、人體發生酒精過敏時,身體的某些部位(如頸部)出現紅腫,原因是細胞釋放組織胺,導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大
A.血漿蛋白滲出,組織液減少 B.血漿蛋白滲出,組織液增加
C.葡萄糖滲出,組織液減少 D.葡萄糖滲出,組織液增加
12. 下列現象不屬于內環境穩態調節范疇的是
A. 通過肝臟可增加或減少血糖含量 B. 通過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02和吸入O2
C. 腎把代謝終產物不斷排出體外 D. 紅骨髓源源不斷地造出新的血細胞
13.在下列關于機體水和無機鹽調節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血漿滲透壓降低時,引起口渴 B.血漿滲透壓降低時,抗利尿激素增加
C.機體失水時,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 D.機體失水時,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14.當人吃了過咸的食物時,機體對細胞外液滲透壓的調節過程有如下幾步,其中正確的是
①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興奮 ②大腦皮層興奮產生渴覺 ③下丘腦神經細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④攝水量增加 ⑤減少尿的排出
A. 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 ①→②→④ 或 ①→③→⑤ D.②→①→④ 或 ②→①→③→⑤
15.下列屬于人在寒冷環境中的身體變化是 ①皮膚血管收縮 ②增加皮膚的血流量 ③汗腺分泌增多 ④汗液幾乎不分泌 ⑤代謝活動增強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④⑤ D.②③
16.若圖中甲、乙兩圖均表示人體生命活動調節過程中細胞之間的信息傳遞方式,則以下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細胞2、細胞4依靠細胞表面的糖蛋白識別信息
B.信息從細胞3傳遞到細胞4的速度比從細胞1傳
遞到細胞2快
C.若細胞1為下丘腦中的分泌細胞,產生的激素作
用于細胞2的是甲狀腺細胞
D.人體對寒冷的反應與乙圖所示調節有關,也與甲
圖所示的調節有關
17、右圖為反射弧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由ABDE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反射弧
B.該圖可能為膝跳反射示意圖
C.圖中①的結構決定了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只能是單向的
D.若從①處剪斷神經纖維,刺激③處,效應器仍能產生反應
18. 在一個以肌肉為效應器的反射弧中,如果傳出神經遭到損傷,而其它部分正常,當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將表現為( )
A.既有感覺又能運動 B.無感覺也無收縮反應
C.有感覺但無收縮反應 D.無感覺但能運動
19.切除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常常會吸引許多螞蟻,這是因為( )
A.肌糖元分解,使血糖升高 B.非糖的物質轉化,使尿糖升高
C.胰島素缺乏,使狗出現糖尿 D.蛋白質分解,使尿糖升高
20.在動物體內兩個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導方向最可能是 ( )
A.樹突→軸突 B.細胞體→軸突 C.細胞體→樹突 D.軸突→樹突
21.碘是甲狀腺激素的組成成分,當食物中缺碘時,分泌量增加的激素是 ( )
A.促甲狀腺激素 B.甲狀腺激素 C.胰島素 D.生長激素
22、在一段時間里,定時給大白鼠注射甲狀腺激素,可能出現的癥狀是 ( )
A.食欲旺盛,身體消瘦 B.停止生長和發育
C.身體臃腫,反應遲緩 D.尿中出現大量葡萄糖
23.下圖中哪條曲線能說明正常人在進食前與進食后的一段時間內血糖濃度變化的情況
A.曲線 a B.曲線 b C.曲線 c D.曲線d
24、取正常小鼠,每天飼喂一定量的甲狀腺激素,3周后,該小鼠( )
A.新陳代謝增強,促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加
B.新陳代謝增強,促甲狀腺激素含量減少
C.新陳代謝減弱,促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加
D.新陳代謝減弱,促甲狀腺激素含量減少
25.大面積燒傷護理不當時,易發生感染而引起嚴重的后果,這主要是由于 ( )
A、體液大量流失 B.非特異性免疫能力減弱
C.特異性免疫能力減弱 D.營養物質得不到及時補充
26.打針能預防某些傳染病,與這種免疫最有關的細胞器是
A、核糖體和線粒體 B.線粒體和高爾基體
C.內質網和中心體 D.染色體和核糖體
27.下列免疫反應中,屬于體液免疫反應的是 ( )
A.體液中的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
B.免疫球蛋白與病菌結合抑制病菌繁殖
C.體液中的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質干擾素抵抗病毒感染
D.眼淚中的溶菌酶可破壞侵入人體的細菌
28 當人體處于饑餓狀態時 ( )
A.腎上腺素分泌減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B.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C.腎上腺素分泌減少,胰高血糖素分泌減少
D.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減少
29. 取一只小鼠的皮膚,分別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膚移植更易成功。 這個結果說明對異體皮膚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 )
A .造血千細胞 B . T淋巴細胞 C. B 淋巴細胞 D.吞噬細胞
30.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細胞 ( )
A.細胞周期變長,核糖體活動增強 B.細胞周期變長,核糖體活動減弱
C.細胞周期變短,核糖體活動減弱 D.細胞周期變短,核糖體活動增強
31.某種病毒已侵入人體細胞內,機體免疫系統對該靶細胞發揮的免疫作用是( )
A.體液免疫 B.細胞免疫 C.自身免疫 D.非特異性免疫
32.下列哪種情況下尿液會相對增加( )
①劇烈運動 ②天氣轉冷 ③患糖尿病時 ④靜脈注射一定劑量的適當濃度的利尿劑 ⑤攝取過多過咸的食物時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33.某國為了防止在戰爭中敵方使用生物武器,對所有參戰人員都接種了天花病毒疫苗,以提高特異性免疫能力。以下關于該免疫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免疫屬細胞免疫,無體液免疫 B.抗原可由T細胞呈遞給B細胞
C.只有形成記憶細胞,再遇到天花病毒時才能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漿細胞
D.效應T細胞可引起靶細胞滲透壓改變而導致其裂解死亡
34 當人處于炎熱環境時,會引起 ( )
A.冷覺感受器興奮 B.溫覺感受器抑制
C.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興奮
35.給某人踝關節處注入局部麻醉藥,此處暫時失去了痛覺,但還能運動,該局部麻醉藥作用的結構是( )
A.神經中樞 B.突觸 C.感受器和傳入神經 D.傳出神經和效應器
36.運動神經纖維末梢釋放乙酰膽堿屬于( )
A.自由擴散 B. 主動運輸 C.胞吞作用 D 胞吐作用
37.稀鹽酸直接注入狗的血液,不會引起胰液分泌;切除通向狗小腸的神經,只留下血管,向小腸內注入稀鹽酸,會引起胰液分泌。對這一結果的解釋是 ( )
A.這個頑固的神經反射仍存在,是因為小腸上的微小的神經難以剔除凈
B.鹽酸直接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
C.鹽酸刺激腸黏膜產生了某種物質,該物質經過血液循環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
D.鹽酸被小腸吸收,經血液循環刺激了胰腺分泌
38、關于高等動物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由無導管的腺體分泌 ②直接進入血液 ③激素的化學成分都是蛋白質 ④血液里含量極少,但對動物起重要的調節作用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9.下列有關動物激素功能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有些激素促進動物的發育
B.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以激素調節為主
C.有些激素促進動物的生長
D.有些激素促進生殖器官的發育和生殖細胞的形成
40.關于激素與酶的比較,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酶有專一性,激素對靶器官、細胞具有選擇性
B.酶具有高效性,微量的激素也能對代謝和生殖等過程有巨大影響
C.激素和酶都不組成細胞結構,一樣不斷地發生代謝性降解,一經起作用就被滅活
D.激素是生理調節物質能使原有的功能加強或減弱,而酶可以改變細胞的代謝過程
41、右圖是兩次注射同一種抗原后,人體內產生的抗體情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第二次注射同一種抗原后,記憶細胞大量形成漿細胞
B.與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產生的抗體效率低,保持時間較短
C.圖中說明預防接種往往需注射同種抗原2至3次,每次要隔一定時間
D.圖中說明抗原接種量越大,產生的抗體越多
42、關于過敏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過敏反應一般會損傷組織
B、T細胞是過敏反應的主要免疫細胞
C、過敏反應只發生在皮膚及呼吸道
D、反應特點是發病迅速,反應強烈.消退較快
43、下列屬于特異性免疫的一組是
A.白細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種卡介苗 B.種牛痘預防天花與皮膚的屏障作用
C.患過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針后不再患百日咳
D.溶菌酶的殺菌作用與服用小兒麻痹預防糖丸
44.下列關于神經興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神經元受到刺激時,貯存于突觸小泡內的神經遞質就會釋放出來
B.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經元
C.興奮在反射弧中的傳導是雙向的
D.神經元細胞膜外Na+的內流是形成靜息電位的基礎
45.當快速牽拉骨骼肌時,會在d處記錄到電位變化過程。據圖判斷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處位于傳出神經上
C.從a到d構成一個完整的反射弧
D.牽拉骨骼肌時,c處可檢測到神經遞質
46.[2019•山東卷] 神經系統正常發育過程中神經細胞數量的調節機制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細胞程序性死亡不利于神經系統正常發育
B.生存因子影響了神經細胞的基因表達
C.神經細胞與靶細胞間通過電信號傳遞信息
D.死亡細胞被吞噬細胞清除屬于細胞免疫
47.[2019•天津卷] 神經遞質乙酰膽堿與突觸后膜的乙酰膽堿受體(AChR)結合,突觸后膜興奮,引起肌肉收縮。重癥肌無力患者體內該過程出現異常,其發病機理示意圖如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患者胸腺肌樣細胞??→分泌物質a??→刺激產生抗a抗體??→循環抗a抗體與乙酰膽堿競爭AChR 重癥肌無力
A.物質a作為抗原能激活B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
B.抗a抗體與物質a的結合物不能被吞噬細胞清除
C.物質a引發的上述免疫過程屬于體液免疫
D.患者體內乙酰膽堿與突觸后膜的AChR特異性結合減少
48、下列有關生理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A.被閹割的動物血液中促性腺激素含量將降低
B.寒冷刺激皮膚引起皮膚血管收縮是條件反射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擊,產生金星四濺的感覺是非條件反射
D.叩擊膝蓋下的韌帶,小腿前踢過程中有化學物質傳遞信息
49、下列不屬于細胞間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A.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與靶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 B.相臨兩個細胞的細胞膜接觸
C.細胞膜將細胞內部與外界環境分隔開來
D.相臨兩細胞間形成通道,便于某些物質通過
50.由圖中曲線a、b表示物質跨(穿)膜運輸的兩種方式,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質不能通過方式a運輸
B.與方式a有關的載體蛋白覆蓋于細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轉運速率與載體蛋白數量有關
D.抑制細胞呼吸對方式a和b的轉運速率均有影響
51.下列關于真核細胞生物膜的敘述,正確的是
A.構成膜的脂質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膽固醇
B.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的膜部都參與蛋白質的合成與運輸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產生ATP均在膜上進行
D.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決定
52、溶酶體具有細胞內消化功能,其內部水解酶的最適PH在5.0左右,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溶酶體內的水解酶是由核糖體合成的
B、溶酶體執行功能時伴隨其膜組分的更新
C、細胞質基質中的H+被轉運到溶酶體內需消耗能量
D、正常生理狀態下溶酶體對自身機體的細胞結構無分解作用
53.右圖是細胞中糖類合成與分解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過程①只在線粒體中進行,過程②只在葉綠體中進行
B.過程①產生的能量全部儲存在ATP中
C.過程②產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來自H2O
D.過程①和②中均能產生[H],二者還原的物質不同
5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都可能發生突變屬于基因突變的不定向性
B、長期使用一種除草劑使抗性雜草數量增加是人工選擇的結果
C、在一個細胞周期中,T和U兩種堿基被大量利用時,細胞—定處于分裂間期
55. 右圖表示細胞呼吸作用的過程,其中1~3代表有關生理過程發生的場所,甲、乙代表有關物質。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1和2都具有雙層生物膜
B.1和2所含酶的種類相同
C.2和3都能產生大量ATP
D.甲、乙分別代表丙酮酸、[H]
56. 人類紅綠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禿頂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結合下表信息可預測,圖8中Ⅱ-3和Ⅱ-4所生子女是
BB Bb bb
男 非禿頂 禿頂 禿頂
女 非禿頂 非禿頂 禿頂
A.非禿頂色盲兒子的概率為1/4
B.非禿頂色盲女兒的概率為1/8
C.禿頂色盲兒子的概率為1/4
D.禿頂色盲女兒的概率為0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題號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答案
57.(11分)根據下面人體體液分布及物質交換示意圖,回答:
(1)圖中A、B、C、D分別表示體液的什么成分? A 、B
C 、D 。
(2)A和B液體的物質交換是通過組織中的 (結構)完成的。
(3)A、B、C三處液體中O2濃度大小的關系是 。
(4)當人吃的食物過咸時,A、B的滲透壓升高,下丘腦神經細胞分泌、并由垂體后葉釋放的
增多,該激素作用于d過程(d過程表示水的吸收),尿量________。
(5)體液中的K+主要存在于 中,Na+主要存在于 中(均填字母)。
(6)糖尿病病人尿量多的解釋是
58.(10分)下圖甲示縮手反射相關結構,圖乙是圖甲中某一結構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
(1)甲圖中f表示的結構是 ,乙圖是甲圖中 (填字母)的亞顯微結構放大模式圖,乙圖中的B是下一個神經元的 。
(2)[③]的名稱是______。為神經興奮的傳導提供能量的細胞器是[ ]________。縮手反射時,興奮從A傳到B的信號物質是 。 興奮不能由B傳到A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與相應神經遞質結合,引起B細胞產生 ,使突觸后膜的膜電位發生變化。
(4)[①]結構的名稱是_________。在神經纖維未受刺激時,該處細胞膜膜____(填內或外)為負電位。
59、(7分)右圖所示過程是人體內糖代謝過程的簡圖,請根據圖反映的過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如果圖示的細胞是肝細胞,則圖中A所示物質最可能是 。如果A物質不能沿相反的方向進行,則圖中的細胞最可能是 細胞。
(2)你認為流經圖中毛細血管時,血液成分的變化主要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 過程表示物質進出細胞是自由擴散。
(4)如果人體內胰島素濃度過高,則圖中 過程將明顯加快。
(5)如果某人患鐮刀型細胞貧血癥,則形態發生變化的是圖中的 。此病主要影響人體有氧呼吸的第 階段。
60.(6分)下圖甲、乙分別表示我國醫學工作者自主研制SARS滅活疫苗過程中,某志愿者接種疫苗后兩周內體溫和抗體濃度的變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注射疫苗后,志愿者出現輕度發熱現象,調節機體產熱的激素主要是 ,維持體溫恒定的調節方式是 調節。
(2)若該志愿者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SARS病毒,請在乙圖中畫出其體內抗體變化曲線。此時抗體迅速產生的主要途徑是 _______ ______。(用箭頭和文字表示)
(3)研究發現,SARS病毒的增殖需要逆轉錄酶,說明SARS病毒的遺傳物質是 ;從遺傳物質分析,研制SARS疫苗困難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2019級高二生物周練(3)答案
1AACDC BADDB 11BDDCA CDCCD 21AACBB ABBBD 31BBADC DCBBC 41DDCBC BBDCC 51DDDCD D
57(11分)
(1)血漿 組織液 細胞內液 淋巴
(2)毛細血管壁 (3)A>B>C
(4)抗利尿激素 加強 減少
(5)C A和B
(6) 原尿中葡萄糖含量高,滲透壓高,影響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
58.(10分)
(1)感受器 d 細胞體膜或樹突膜
(2)突觸小泡 ②線粒體 遞質 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3)興奮或抑制(缺一不給分)(4)軸突 內
59.(7分)
(1)肝糖原 肌
(2)動脈血轉變為靜脈血(或含氧量降低)
(3)④
(4)③
(5)紅細胞 三
60、(6分)
(1)甲狀腺激素 神經——體液
(2)如圖 記憶細胞→效應B細胞→抗體
(3)RNA 與DNA分子相比RNA結構不穩定,變異頻率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gaoer/1319227.html
相關閱讀:高二生物期末試卷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