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ikmau"><center id="ikmau"></center></ul>
  • <strike id="ikmau"></strike>
  • <ul id="ikmau"><sup id="ikmau"></sup></ul>
    <abbr id="ikmau"></abbr>
  • 高二化學下冊期中試題及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導語】增加內驅力,從思想上重視高二,從心理上強化高二,使戰勝高考的這個關鍵環節過硬起來,是“志存高遠”這四個字在高二年級的全部解釋。逍遙右腦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高二化學下冊期中試題及答案》希望你喜歡!

      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O-16、S-32、Cl-35.5、Na-23、K-39、Zn-65

      第Ⅰ卷(選擇題共54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8小題,每小題3分,共5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在中和熱測定的實驗中不需要用到的儀器是()

      A.量筒B.溫度計C.酒精燈D.環形玻璃攪拌棒

      2.下列物質:①鹽酸②食鹽水③熔化的氯化鈉④液態氯化氫⑤銅⑥氨水⑦SO3⑧醋酸,其中可以導電并且屬于強電解質的是()

      A.只有③B.①②③⑥⑧C.④⑤D.全部都是

      3.下列關于熱化學反應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HCl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ΔH=-57.3kJ•mol-1,則H2SO4和Ba(OH)2反應的中和熱ΔH=2×(-57.3)kJ•mol-1

      B.1mol甲烷燃燒生成氣態水和二氧化碳氣體所放出的熱量就是甲烷的燃燒熱

      C.CO(g)的燃燒熱是283.0kJ•mol-1,則2CO2(g)=2CO(g)+O2(g)反應的

      ΔH=+2×283.0kJ•mol-1

      D.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4.下列事實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氨水應密閉保存,放置低溫處

      B、在FeSO4溶液中,加入Fe粉以防止變質

      C、生產硫酸的過程中使用過量空氣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D、實驗室常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Cl2

      5.25℃時,由水電離產生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NH4+、Ba2+、Cl-、NO3-B、Cl-、K+、HCO3-、Al3+

      C、Fe3+、Cu2+、SO42-、Cl-D、Na+、K+、SO42-、NO3-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活化分子間所發生的碰撞為有效碰撞

      B.增大反應物濃度,可增大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從而使反應速率增大

      C.升高溫度能使化學反應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的百分數

      D.有氣體參與的化學反應,若增大壓強(即縮小反應容器的體積),可增加活化分子總數,從而使反應速率增大

      7.把下列四種X溶液分別加入四個盛有10mL2mol/L鹽酸的燒杯中,均加水稀釋到50mL,此時,X和鹽酸緩慢地進行反應,其中反應最快的是()

      A.20℃10mL4mol/L的X溶液B.20℃30mL2mol/L的X溶液

      C.10℃10mL2mol/L的X溶液D.10℃20mL3mol/L的X溶液

      8.pH相同的氨水、NaOH和Ba(OH)2溶液,分別用蒸餾水稀釋到原來的X、Y、Z倍,稀釋后三種溶液的pH仍然相同,則X、Y、Z的關系是()

      A.X=Y=ZB.X>Y=ZC.X

      9.室溫時,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A.pH=3的鹽酸和pH=11的氨水等體積混合

      B.pH=3的鹽酸和pH=11的氫氧化鋇溶液等體積混合

      C.pH=3的醋酸和pH=11的氫氧化鋇溶液等體積混合

      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體積混合

      10.已知一定條件下斷裂1mol下列化學鍵生成氣態原子需要吸收的能量如下:H?H436kJ;Cl?Cl243kJ;H?Cl431kJ。下列所得熱化學方程式或結論正確的是()

      A.H(g)+Cl(g)=HCl(g)ΔH=?431kJ•mol-1

      B.2HCl(g)=H2(g)+Cl2(g)的反應熱ΔH<0

      C.H2(g)+Cl2(g)=2HCl(g)ΔH=?183kJ

      D.相同條件下,H2(g)+Cl2(g)=2HCl(g)反應在光照和點燃條件下的ΔH不相等

      11.在一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發生反應kJ/mol。反應達到平衡時,Y的物質的量濃度與溫度、氣體體積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氣體體積

      C(Y)/mol•L-1

      溫度℃123

      1001.000.750.53

      2001.200.900.63

      3001.301.000.7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nB.溫度不變,壓強增大,Y的質量分數減少

      C.Q<0D.體積不變,溫度升高,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12.在25℃時,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初始濃度和平衡濃度如下表: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達到平衡時,X的轉化率為50%

      B.反應可表示為X+3Y2Z,其平衡常數為1600

      C.改變溫度可以改變此反應的平衡常數

      D.增大壓強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動,平衡常數增大

      13.一定溫度下,在2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A(s)+2B(g)xC(g)△H<0,B、C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1,達平衡后在t1、t2、t3、t4時都只改變了一種條件,逆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2。

      圖一圖二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t2時改變的條件可能是增大c(C),平衡時B的物質的量分數增大

      B.t1時改變的條件是降溫,平衡逆向移動

      C.t3時可能是減小壓強,平衡不移動;t4時可能是使用催化劑,c(B)不變

      D.x=2,反應開始2min內,v(B)=0.1mol/(L•min)

      14.100mL、2mol.L-l硫酸跟過量的鋅粉反應,在一定溫度下,為了減緩反應進行的速率,但又不影響生成氫氣的總量,可向反應物中加入適量的()

      A.醋酸鈉B.硝酸鉀C.硫酸銨D.硫酸銅

      15.現有常溫下的四份溶液:①0.01mol/LCH3COOH溶液;②0.01mol/L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中水的電離程度最小,③中水的電離程度

      B.將①、④混合,若c(CH3COO-)>c(H+),則混合液一定呈堿性

      C.將②、③混合,若pH=7,則消耗溶液的體積:②>③

      D.將四份溶液分別稀釋100倍后,溶液的pH:③>④,①<②

      16.下列事實一定能說明HF是弱酸的是()

      ①常溫下NaF溶液的pH大于7②用HF溶液做導電性實驗,燈泡很暗

      ③HF與NaCl不能發生反應④常溫下0.1mol/L的HF溶液的pH為2.3

      ⑤HF能與Na2CO3溶液反應,產生CO2氣體⑥HF與水能以任意比混溶

      ⑦1mol/L的HF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A、①②⑦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④

      17.下列圖示與對應的敘述相符的是()

      A.圖1表示相同溫度下pH=1的鹽酸和醋酸溶液分別加水稀釋時pH的變化曲線,其中曲線Ⅱ為鹽酸,且b點溶液的導電性比a點強

      B.圖2中純水僅升高溫度,就可以從a點變到c點

      C.圖1中,b點酸的總濃度大于a點酸的總濃度

      D.圖2中在b點對應溫度下,將pH=2的H2SO4與pH=10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顯中性

      18.如右下圖所示,圖Ⅰ是恒壓密閉容器,圖Ⅱ是恒容密閉容器。當其它條件相同時,在Ⅰ、Ⅱ中分別加入2molX和2molY,開始時容器的體積均為VL,發生如下反應并達到平衡狀態(提示:物質X、Y的狀態均未知,物質Z的狀態為氣態):

      2X(?)+Y(?)aZ(g)

      此時Ⅰ中X、Y、Z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2。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物質Z的化學計量數a=2

      B.若X、Y均為氣態,則在平衡

      時X的轉化率:Ⅰ<Ⅱ

      C.若Ⅱ中氣體的密度如圖Ⅲ所示,

      則X、Y中只有一種為氣態

      D.若X為固態、Y為氣態,則

      Ⅰ、Ⅱ中從開始到平衡所需的時間:Ⅰ>Ⅱ

      二、非選擇題(46分)

      19.(6分)(1)根據如圖所示情況,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其熱化學方程式為:CO(g)+H2O(g)=CO2(g)+H2(g)ΔH=41kJ•mol-1

      B.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C.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D.若當H2O為液態時反應熱為ΔH2,則ΔH2>ΔH

      (2)25℃、101kPa下,已知1g氫氣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時放出142.9kJ的熱量,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3)已知反應:N2(g)+O2(g)=2NO(g)△H1

      2H2(g)+O2(g)=2H2O(g)△H2

      N2(g)+3H2(g)=2NH3(g)△H3

      利用上述三個反應,計算4NH3(g)+5O2(g)=4NO(g)+6H2O(g)△H4的反應焓變

      為(用含△H1、△H2、△H3的式子表示)。

      20.(10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學生用標準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測定未知濃度的鹽酸溶液。

      (1)該學生指示劑和裝標準液的儀器選用正確的一組是(寫編號)

      (2)該同學滴定操作的正確順序是(用序號填寫):

      ()→()→d→()→()→()→f

      a.用酸式滴定管取鹽酸溶液25.00mL,注入錐形瓶中,加入指示劑

      b.用蒸餾水洗干凈滴定管

      c.用待測定的溶液潤洗酸式滴定管

      d.取下堿式滴定管用標準的NaOH溶液潤洗后,將標準液注入堿式滴定管刻度“0”

      以上2~3cm處,再把堿式滴定管固定好,調節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檢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錐形瓶,再重復操作一次

      g.把錐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墊一張白紙,邊滴邊搖動錐形瓶直至滴定終點,

      記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3)實驗中用左手控制_________(填儀器及部位),眼睛注視_______,直至滴定終點。

      判斷到達終點的現象是___________

      (4)已知滴定管中裝有濃度為0.1000mol/L的氫氧化鈉。逐滴加入到裝有鹽酸溶液的錐形瓶中。開始時讀數及恰好反應時氫氧化鈉溶液的讀數見下表。

      實驗編號

      待測鹽酸溶液體積(mL)

      滴定開始讀數(mL)

      滴定結束讀數(mL)

      ①

      25.00

      0.00

      19.95

      ②

      25.00

      1.10

      18.30

      ③

      25.00

      0.20

      20.25

      請計算待測的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

      (5)下面操作會導致待測鹽酸的濃度偏大的是(寫編號)

      a.其它操作均正確,滴定終點讀數時,仰視滴定管的刻度

      b.盛裝待測液的錐形瓶用水洗后未用所裝待測液潤洗

      c.盛裝標準液的堿式滴定管未用標準液洗

      d.盛裝待測液的酸式滴定管未用待測液潤洗

      e.配制標準溶液時,稱取的NaOH固體中含少量KOH

      21.(13分)已知體積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2SO2(g)+O2(g)2SO3(g),請根據化學反應的有關原理同答下列問題

      (1)一定條件下,充入2molSO2(g)和2molO2(g),20s后,測得SO2的體積百分含量為12.5%,則用SO2表示該反應在這20s內的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敘述可作為判斷(1)中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依據的是(填序號)______.

      ①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②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

      ③v正(SO2)=2v正(O2)④各氣體的濃度都不再發生變化

      (3)圖1表示該反應的速率(v)隨時間(t)的變化的關系.則下列不同時間段中,SO3的百分含量的是()

      A、t2→t3B、t0→t1C、t5→t6D、t3→t4

      據圖分析:你認為t3時改變的外界條件可能是______;t6時保持體積不變向體系中充入少量SO3,再次平衡后SO2的體積百分含量比t6時______(填“大”、“小”或“等于”).

      (4)圖2中P是可自由平行滑動的活塞.在相同溫度時,向A容器中充入4molSO3(g),關閉K,向B容器中充入2molSO3(g),兩容器分別發生反應.已知起始時容器A和B的體積均為aL.試回答:

      ①反應達到平衡時容器B的體積為1.2aL,容器B中SO3轉化率為______

      ②若打開K,一段時間后重新達到平衡,容器B的體積為______L(連通管中氣體體積忽略不計,且不考慮溫度的影響).

      22.(11分)現有濃度均為0.1mol•L-1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氫氧化鈉④氯化銨。請回答下列問題:

      (1)四種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填序號)________________。

      (2)已知T℃,KW=1×10-13,則t℃________25℃(填“>”、“<”或“=”)。在T℃時將pH=11的NaOH溶液aL與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體積的變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10,則a∶b=_______。

      (3)25℃時,有pH=x的鹽酸和pH=y的氫氧化鈉溶液(x≤6,y≥8),取aL該鹽酸與bL該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恰好完全中和,求:

      ①若x+y=14,則a/b=________(填數據);

      ②若x+y>14,則a/b=________(填表達式);

      ③該鹽酸與該氫氧化鈉溶液完全中和,兩溶液的pH(x、y)的關系式為_____(填表達式)。

      23.(6分)有甲乙兩個容積均為1L的密閉容器,在控制兩容器的溫度相同且恒定的情況下進行反應:2A(g)+B(g)xC(g),①向甲中通入4molA、2molB,達平衡時測得其中C的體積分數為40%;②向乙中通入1molA、0.5molB和3molC,平衡時測得C的體積分數為W%。試回答:(1)甲平衡時A的體積分數為;

      (2)若乙W%=40%,且建立平衡的過程中乙壓強有變化,則x=,

      乙中建立平衡時壓強的變化為(填“遞增”或“遞減”)。

      答案

      1?5CACBD6?10CBBCA11?15BDCAC16?18DDC

      19.(6分)(1)B(2分)

      (2)2H2(g)+O2(g)=2H2O(1)△H2=-571.6kJ•mol-1(2分)

      (3)2△H1+3△H2?2△H3(2分)

      20.(10分)(1)D(1分)

      (2)(e)→(b)→d→(c)→(a)→(g)→f(2分)

      (3)滴定管活塞(1分);錐形瓶中溶液的顏色變化(1分)

      當滴入最后一滴氫氧化鈉溶液后,錐形瓶內最后溶液由無色突變為粉紅色,且保持半分鐘顏色不發生變化。(1分)

      (4)0.0800mol/L(2分)(5)ace(2分)

      21.(13分)(1)0.04mol/(L•s)(2)②④(3)B加入催化劑(1分)小

      (4)40%2.6a

      22.(11分)(1)④②③①(2)>(1分);101:9

      (3)①1②10x+y-14③

      23.(6分)(1)40%;(2)2遞增;

      【導語】逍遙右腦整理《高二地理知識點: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2》,以及最全的高考備考資料,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文綜、理綜復習學習資料,復習講義、聽力材料、作文素材,歷年真題試題下載及答案解析,完備的資料庫為廣大考生提供全面的備考參考。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對可見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云層的反射作用最顯著。③散射作用: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


      (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并產生大氣逆輻射(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把部分熱量歸還給地面,云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


      5、全球近地面有7個氣壓帶(高低壓相間分布),6個風帶。


      (1)低緯度環流:


      ①赤道低壓帶:因為熱力作用形成,氣流輻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②副熱帶高壓帶:因為動力作用而形成,氣流在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東亞季風區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亞的沙漠、北美美國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魯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亞大沙漠)


      ③信風帶: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東北信風,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信風。


      (2)中緯度環流:


      ④副極地低壓帶:由來自低緯的暖氣流與來自高緯的冷氣流相遇運動上升而形成。形成溫帶多雨帶。


      ⑤中緯西風帶:由副高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風,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風,習慣上叫西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區,在大陸西岸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溫哥華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側、澳大利亞南端及塔斯馬尼亞島、新西蘭等)


      (3)高緯環流:


      ⑥極地高壓帶:因為熱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氣下沉,形成少雨帶。不過極地因為氣溫低,蒸發更少,所以極地屬于降水量大于蒸發量的地區,為濕潤地區。


      ⑦極地東風帶:由極地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東北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風。


      (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移動的原因: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動。△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單一氣壓帶或風帶作用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熱帶沙漠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溫帶海洋性氣候(中緯西風帶)。


      (6)氣壓帶、風帶移動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低緯信風帶控制)、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中緯西風帶控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gaoer/1196811.html

    相關閱讀:高二年級化學暑假作業測試題20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亲子乱子伦xxxx裸|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蜜桃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伊人av| 国产精品hd免费观看| 91不卡在线精品国产| 欧美精品天天操|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乱码精品女人久久久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久久久精品无码专区不卡| 97精品国产手机|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51|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白丝jkav网站| 97久久超碰成人精品网站| 中日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精品|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华人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四虎|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 精品国产第1页|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不卡| 久久96国产精品久久久|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野狼第一精品社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电影欧美|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二区| 欧美精品三区|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