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語文學科的重中之重,下面針對高二語文試卷中的作文為大家做一個分析。希望通過這個高二語文試卷作文分析事例,能讓更多的高中生,面對語文作文的時候不在迷茫和惆悵。
(一)題目解讀及評價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有個老木匠準備退休,他告訴老板,說要離開建筑行業,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
老板舍不得這位優秀的木匠離開,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說可以。但是大家后來都看得出來,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軟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時候,老板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
“這是你的房子,”他說,“我送給你的禮物。”
老木匠驚呆了。真遺憾啊!假如之前他知道蓋的是自己的房子,那他肯定是不會那樣馬虎的。
請針對上述故事及所反映的現象,以“給自己建一座房子”為題寫一篇文章。可以講述故事,抒發情感,也可以發表見解。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
題目“給自己建一座房子”中的”房子”有多重含義,不僅是實指的、物質上的,更是無形的,精神上的,也就是它的比喻義,如事業、人生、生活、理想、未來等等。所以,構思時不宜停留在現象的表面,記敘、描寫、議論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可以從以下角度立意:在建筑自身精神家園的過程中要力求精益求精;堅守道德是一個人的底線;從善始善終的角度看,建房的過程不僅能夠體現一個人的品質,更是一種精神境界……其實,人生就像建一座房子,如果我們貪圖速度和小利,用的是軟料,出的是粗活,那我們的人生必將成為一座危房。當我們漫不經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關鍵時刻不能盡最大努力,積極進取,等我們驚覺自己的處境時,早已深深地被困在自己建造的這所“房子”里了。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自己一生唯一的創造,不能抹平重建,需要善始善終,始終如一。
總體來說,這次作文題有以下幾個特點。(1)明白易懂,不存在審題障礙。既具有使考生有話可說的廣泛的適切性,又要求考生不僅要關注個人的生活,更要關注深層次的社會問題;(2)難易適中,人人有話可寫。文題既有知性又富感性,情理兼長。寫作時不僅要重在感性抒情,抒發真情實感,更要注重對于人生和生活的理性思考,闡發思想認識,力求表現出高中生的理性思維水準。(3)本題也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表現出開放性與限制性的特點,既能防止猜題、押題和宿構,又可以使不同層次水平的考生發揮出各自不同的寫作水平。
(二)整體評價
從閱卷情況來看,整體情況還是令人滿意的。首先,多數學生的作文都能夠扣題,偏題的不多,離題的幾乎沒有。但平平之作較多,大部分同學寫出了主題雷同,缺乏創意的作文。這表明我們高二學生整體寫作水平并不高,平時需要加強訓練。前面平行寫三段加尾段點題這樣的作文泛濫成災,而且前面的三段往往都是這樣寫的:給自己建一座房子,以堅強(真誠、善良、堅持、信心)為地基;給自己建一座房子,以責任心(堅持不懈、追求理想、善始善終)為框架;給自己建一座房子,以信念為屋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gaoer/117071.html
相關閱讀:2011-2012學年安徽高二數學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