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高二一年,強人將浮出水面,鳥人將沉入海底。高二重點解決三個問題:一,吃透課本;二,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三,總結自己考試技巧,形成習慣。為了幫助你的學習更上一層樓,逍遙右腦為你準備了《高二年級化學月考模擬試卷及答案》希望可以幫到你!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汽車排放的尾氣中因含有氮的氧化物而污染大氣,造成產生氮氧化物的主要原因是()A.燃燒含有氮化合物的燃料B.燃燒不充C.燃燒含鉛汽油D.在汽缸中N2被氧化
4.在實驗室中,保存下列藥品的方法,錯誤的是()
A.少量的鈉貯存在煤油中B.水玻璃貯存在帶橡皮塞的試劑瓶中
C.少量的白磷貯存在二硫化碳中D.液溴貯存在帶磨口玻璃塞的試劑瓶中
5.我國研制的磁譜儀已利用航天器送人太空,其目的是探索反物質的存在。反物質的主要特征是電子帶正電荷、質子帶負電荷。則以下可表示反物質酸和反物質堿進行中和反應的實質的離子方程式是()
A.H—+OH+=H2OB.H++OH+=H2O
C.H—+OH—=H2OD.H++OH—=H2O
6.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失電子越多的還原劑,其還原性越強
B.元素的單質可由氧化含該元素的化合物來制得
C.陽離子只能得電子被還原,作氧化劑
D.含價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強氧化性
7.如圖所示,在盛有蒸餾水的燒杯中有一懸浮的小球(不與任何物質反應),若要使小球沉到水底,應向燒杯中加人(或通人)的物質是()
A.HCl
B.NH3
C.濃H2SO4
D.濃HNO3
8.在一個不傳熱且容積固定的密閉反應器里,有可逆反應:
mA(g)+nB(g)pC(g)+qD(g)當m、n、p、q為任意正整數時,該反應達到平衡的標志是()
①體系的壓強不再發生變化;②體系的溫度不再發生變化;③各組分的物質的量濃度不再發生變化;④各組分的質量分數不再發生變化;⑤反應速率γA:γB:γC:γD=m:n:p:q;⑥單位時間內,若消耗了mmolA物質,同時也消耗了qmolD物質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⑥D.③④⑤⑥
二、選擇題(本題包括9小題,每小題4分,共36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
9.可逆反應:3R(氣)3M(?)十N(?)(吸熱反應),隨著溫度的升高,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有變小的趨勢。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M和N可能都是固體B.M和N一定都是氣體
C.若N為固體.則M一定是氣體D.M和N可能都是氣體
10.在容積為4L的剛性密閉容器中.進行可逆反應:
X(g)+2Y{g}2Z(g)并達到平衡在此過程中以
Y的濃度改變表示的反應速率γ(正)、γ(逆)與時間t的關
系如圖示,則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
A.X的濃度的變化B.Y的濃度的變化
C.Z的濃度的變化D.Y的物質的量的減少
11.A、B、C、D四種氣體之間可發生反應:aA+bBcC+dD,該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建立平衡,改變條件,經足夠長的時間后,體系發生了下列各種變化,其中能表明該平衡一定發生了轉移的是()
A.混合氣的密度增大了
B.混合體系的壓強增大了
C.正逆反應的速率相等,且都比原平衡狀態的速率增大了
D.A氣體在混合氣中的含量升高了
12.在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aX(g)+bY(g)cZ(g)+W(g)。反應達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將氣體體積壓縮到原來的1/2,當再次達平衡時,W的濃度為原平衡時的1.8倍。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B.a+b C.的體積分數增加D.X的轉化率下降 13.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向碘化亞鐵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 2Fe2++I—=2Fe3++I2+4Cl— B.等物質的量的NaHCO3和Ba(OH)2在溶液中混合: 2HCO3—+Ba2++OH—=BaCO3+2H2O+CO32— C.向NaClO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氣體: 2ClO—+SO2+H2O=SO32—+2HClO D.將氨氣通入硫酸氫鈉溶液中: NH3+H+=NH4+ 14.在一定條件下,氯氣可與氯化銨發生如下反應:xCl2+yNH4Cl=yNClX+(x+y)HCl當消耗6.72L(標準狀況下)的氯氣時,生成0.10mol氮的氯化物,則此氮的氯化物的化學式為() A.NCl2B.NCl3C.NCl4D.NCl5 15.將2molPCl3和1molCl2充人一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PCl3(g)+Cl2(g)PCl5(g)達平衡時,PC15為0.4mol。此時若移走1molPCl3和0.5molCl2,在相同溫度下達平衡時PCl5的物質的量是() A.0.4molB.小于0.2mol C.0.2molD.大于0.2m01而小于0.4mol 16.溫度相同,向甲、乙兩體積相同的密閉容器中,各通人2molSO2和1molO2發生反應;2SO2(g)+O2(g)2SO3(g)達到平衡時,甲容器中SO2的轉化率大于乙容器中SO2的轉化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甲保持壓強不變,乙保持體積不變 B.甲保持體積不變,乙保持壓強不變 C.混合氣體密度甲小于乙 D.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甲大于乙 17.反應NO+O2+NO2+H2O→HNO3(未配平)是一個有多組計量數(即系數)的化學方程式,當O2有1/3被NO還原時,此反應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為() A.4,9,24,14,28B.1,1,1,1,2 C.8,9,12,10,20D.任意數均可 第II卷非選擇題 三、填空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共15分) 18.(6分)先選擇填空,再簡要說明作此選擇的理由。 (1)某量筒內裝有占其容積1/5的溶液,則溶液的體積是(用字母回答)。 A.約1mLB.約3mLC.無法判斷 因為。 (2)擬在燒杯中于加熱條件下配制某25mL,應選擇的燒杯是(用字母回答)。 A.25mLB.50mLC.150mLD.200mL 因為。 (3)25mL滴定管中某溶液凹液面剛好切于零刻度線上,若將該溶液全部放出,得溶液體積。 A.25mLB.大于25mLC.小于25mLD.不能確定 因為。 19.(9分)用氯氣消毒飲用水,會使水中的有機物發生氯代反應,生成的有機氯化合物,對人體有害。世界環保聯盟推廣使用高效氧化劑二氧化氯(ClO2)消毒。 (1)使用ClO2做飲用水消毒劑的優點是。 (2)目前外國多用NaClO3與濃鹽酸反應制取ClO2,同時有Cl2生成,且Cl2體積為ClO2的一半,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標明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 (3)濃HCl在上述反應中顯示出來的性質是(填寫編號)。 ①只有還原性②還原性和酸性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 (4)上述反應中產生0.1molCl2,轉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mol。 (5)在H2SO4酸性條件下,用Na2SO4還原NaClO3也可制得C1O2,反應為2NaClO3+Na2SO3+H2SO4=2C1O2+2Na2SO4+H2O,這種方法的優點是: 。 四、填空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12分) 20.(6分)可逆反應aA(g)+bB(g)cC(g)+dD(g),取amolA和bmolB置于yL容器中1min后.測得容器中A的濃度為xmol/L,這時B的濃度為,C的濃度為。這段時間內反應的平均速率若以A的濃度變化來表示應為。 21.(6分)取2g干燥鋁粉和3g碘粉小心混勻,分為四堆。往各堆上分0.5g水、1g明礬、1g膽礬、1g無水CuSO4,加水那堆混合物首先冒火花,發生劇烈反應.其次發生反應的是加明礬的那一堆混合物,再次是加膽礬的發生反應,而加無水CuSO4的那一堆混合物最難發生反應。 (1)鋁和碘反應的方程式; (2)鋁和碘反應還可以看到; (3)四堆混合物發生反應的先后順序說明。 五、實驗題(本屬包括2小題,共19分) 22.(13分)選擇使用圖中儀器(含藥品).驗證由銅和適量濃硝酸反應產生的氣體中含有NO(N2和O2的用量可自由控制)。 已知:①NO+NO2+2OH—=2NO2—+H2O,②氣體液化溫度:NO2:21℃,NO:—152℃(1)現有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設計了以下三個實驗方案(用儀器的連接順序表示)。 甲:A→C→F→D→B 乙;A→B→C→E 丙;A→F→D→B 甲、乙、丙三位同學提出的實驗方案是否能驗證Cu與適量濃HNO3反應產生的氣體中含有NO(填“能”或“不能”) 甲,乙,丙。 具體說明不能驗證的主要原因(若三個實驗方案都能驗證,則此小題不用回答): 甲方案:;乙方案:;丙方案:。 (2)反應前應先通人足量的N2,其目的是。 (3)確認氣體中含有NO的現象是。 (4)如果O2過量,則裝置B中發生反應的離于方程式: 。 23.(6分)某條件下.容器中有如下反應:A+4B2C+D+熱量,此時A、B、C的物質的量均為amol,而D物質的量為dm01. (1)改變a的取值.再通過改變反應條件,可以重新達到平衡,并限定達到新的平衡時,D的物質的量只允許在d/2到2d之間變化.則a的取值范圍(用a與b的關系表示)。: (2)如果使本反應重新建立的平衡中,D的物質的量只允許在d到2d之間取值,則應采取的措施(從下列選項中選擇)。 A.升高溫度B.增大反應容器內的壓強 C.降低溫度D.減小反應容器內的壓強 E.增大反應容器的體積F.減小反應容墨的體積 25.(8分)常溫常壓下,混合氣體A是由NO、H2、CO2組成的,當A全部通過足量Na2O2后,變成混合氣體B,再將B引燃并使其充分反應后冷卻至常溫常壓下,得到的只是溶質的質量分數為70%的硝酸溶液,無任何氣體剩余。求混合氣體A和B中各氣體的體積比。 (參考答案) 一、二:選擇題 題號12345678 答案DDCCABBC 題號910111213`4151617 答案CDBCDCDBBADA 三、18.(1)C沒有注明量筒的規格(每小題2分) (2)B所配溶液的體積應不超過容器容積的2/3、不小于容器容積的1/3。 (3)B在25mL刻度線以下至尖嘴部分仍有溶液,全部放出時,溶液的體積大于25mL。 19.(1)高效低毒(1分) (2)2NaClO3+4HCl=C12↑+2C1O2+2NaCl+2H2O(2分) (3)②(2分) (4)0.2(2分) (5)不產生有毒氣體Cl2(2分) 四、20.bx/amol/Lc(1/v—x)/amol/L V(A)=(a/V—x)mol/L•min(每空各2分,共6分) 21.(1)2A1+3I2=2AlI3(2分) (2)有紫色蒸氣產生(或冒紫色煙)(2分) (3)由于Al粉與碘粉的反應中需H2O作催化劑,故滴加水時,使該反應速率加快.首先冒火花,其次是明礬中結晶水的含量高于膽礬,故反應速率較快,而無水CuSO4中沒有水,對該反應速率沒有影響。(2分) 五、22.(1)甲:能,乙:不能,丙:不能。(3分) 甲方案:能證明 乙方案,混合氣體通過B時,因發生反應:NO+NO2+2NaOH=2NaNO2+H2O,使NO消耗,無法在后面的實驗中證明是否有NO。 丙方案;混合氣體通過F時,NO2和水蒸氣發生反應: 3NO2+H2O=2HNO3+NO,使部分NO2轉化為NO,產生干擾,無法驗證反中是否有NO生成。(4分) (2)排盡整個裝置中的空氣,防止NO被空氣中的O2所氧化。(2分) (3)D裝置中通人O2后有紅棕色氣體生成。(2分) (4)4NO2+O2+4OH—=4NO3—+2H2O(2分) 23.(1)a>4d(4分) (2)C(2分) 六、24.NO2的轉化率為a(NO2)=0.32/2×100%=16% 25.A中:V(NO):V(H2):V(CO2)=2:4:7 B中:V(NO2):V(H2):V(O2)=4:8:5 【導語】逍遙右腦整理《高二地理知識點: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2》,以及最全的高考備考資料,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文綜、理綜復習學習資料,復習講義、聽力材料、作文素材,歷年真題試題下載及答案解析,完備的資料庫為廣大考生提供全面的備考參考。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對可見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云層的反射作用最顯著。③散射作用: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
(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并產生大氣逆輻射(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把部分熱量歸還給地面,云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
5、全球近地面有7個氣壓帶(高低壓相間分布),6個風帶。
(1)低緯度環流:
①赤道低壓帶:因為熱力作用形成,氣流輻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②副熱帶高壓帶:因為動力作用而形成,氣流在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東亞季風區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亞的沙漠、北美美國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魯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亞大沙漠)
③信風帶: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東北信風,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信風。
(2)中緯度環流:
④副極地低壓帶:由來自低緯的暖氣流與來自高緯的冷氣流相遇運動上升而形成。形成溫帶多雨帶。
⑤中緯西風帶:由副高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風,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風,習慣上叫西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區,在大陸西岸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溫哥華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側、澳大利亞南端及塔斯馬尼亞島、新西蘭等)
(3)高緯環流:
⑥極地高壓帶:因為熱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氣下沉,形成少雨帶。不過極地因為氣溫低,蒸發更少,所以極地屬于降水量大于蒸發量的地區,為濕潤地區。
⑦極地東風帶:由極地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東北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風。
(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移動的原因: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動。△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單一氣壓帶或風帶作用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熱帶沙漠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溫帶海洋性氣候(中緯西風帶)。
(6)氣壓帶、風帶移動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低緯信風帶控制)、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中緯西風帶控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gaoer/1128218.html
相關閱讀:2019高二年級化學暑假作業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