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00多年前,弗洛伊德就提出,人的記憶是有選擇性的,有些痛苦的事情,人不愿意再想起,就會被自動抑制而遺忘。這種說法被普遍接受,但卻一直缺乏理論基礎,人們一直不清楚大腦是如何抑制痛苦記憶的。近日,勒岡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科學》雜志中發表文章稱,他們已經發現了人類大腦自動抑制不愉快記憶的操作機制,這首次為記憶抑制理論提供了神經生物學的實驗基礎。
此次公開發表文章的兩名作者分別為俄勒岡大學的心理學副教授邁克爾-安德森和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約翰D.E.-蓋博瑞里,他們的研究成果為人類的選擇性記憶提供了有力證據。安德森和蓋博瑞里采用了一套自己設計的程序,在試驗室中對大腦的記憶過程進行模擬。他們選擇了一定的主題對大腦進行測試,并由一部磁共振圖像儀器對大腦的活動進行掃描,然后對掃描結果進行分析。最終得出的結論十分令人意外,原來記憶的自動抑制過程并不像想像的那樣復雜,而是十分簡單的,就像大腦壓抑一些身體的物理動作一樣。
安德森指出,大腦控制記憶的能力與控制身體活動的能力是一樣的。這一結論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它提供了對大腦的認知過程和處理過程進行科學研究的新途徑。另外可以預見的最直接好處是,掌握這一理論之后,我們可以深入了解在受到外力創傷之后,大腦的認知機制,從而有利于幫助失憶者恢復記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danao/3262.html
相關閱讀:開發大腦右半球
再次探討-探索大腦的秘密
活動手指有益大腦
大腦的智能訓練
老人堅持挺胸能增強大腦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