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部分心理學家和催眠師們都承認催眠的心理機制是暗示。事實也充分證明:催眠術之所以有神奇的效果,完全是由于暗示的力量、暗示的作用。不過,許多人都以為暗示是在催眠師正式施術之后才發揮其效應作用的。這是一個誤解,這個誤解往往是許多剛剛涉足于催眠術領域的人們,在練習施術時未能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事實上,當受術者與催眠師見面之初,面談之時,暗示就已經開始了。這就是所謂的術前暗示。術前暗示的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催眠師的服飾與態度、向受術者作必要的介紹、讓受術者們橫向交流和利用行為感染。這幾個方面的工作可能與催眠施術步驟中的其他部分有交叉或重疊,但作為一個重要的環節,我們還是想不厭其煩地加以系統介紹。
催眠師的服飾與態度是一個重要的暗示源。關于此,在催眠師必備的條件中將有所闡述。總之,催眠師的服飾要整潔、莊重,態度要和藹可親又不卑不亢,從而給人以威嚴感、鎮靜感、親切感和信賴感。
向受術者作必要的介紹。在施術前,對受術者介紹有關催眠術的一般背景知識是很有必要的。通常,受術者對催眠術一無所知,只是感到神秘莫測。心理學家認為,當人們處于對前景不知曉的情境中時,必然處于焦慮狀態;而當人們為焦慮所控制和支配時,注意力難以集中,情緒處于不穩定狀態。一言以蔽之,在這種焦慮的心態左右下,受術者很難接受來自外界的暗示。所以,應在正式施術前向受術者做一些簡單的介紹,以消除受術者的焦慮。
這種介紹一般包括催眠術的用途、功效等等,最為重要的是要使受術者明了正確接受催眠術有益無害。此外,介紹要簡明扼要,過于冗長,有時反倒使受術者如墜五里霧中,愈來愈糊涂。這樣,不是減輕了焦慮,而是增加了焦慮,結果與初衷正好相反。還要強調,介紹不應是抽象的、純理論的,而應以種種實例來說明問題。其理由在于,具有形象性和實際的材料更便于人們接受。
讓受術者們橫向交流。有時,催眠師的介紹雖有理有據且娓娓動聽,還不能使有些受術者信服。因為,在受術者的心目中,催眠師的介紹或多或少有“王婆賣瓜、自賣自夸”之嫌。如果一位已經接受過催眠治療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人現身說法,效果要好得多。因為,他們是屬于同一類人,彼此的信任程度高,易于溝通也易于接受。
利用“行為感染”。所謂行為感染,就是指一個人的行為引起另一個人產生同樣的行為。這種“感染”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為人類的普遍心態之一。譬如,看到有人在排隊購買某一商品,自己對該商品并不了解或并不一定需要,但也會自覺不自覺地跟著排隊,并在無意識中認定該商品一定是價廉物美。
在術前暗示中,也可以利用行為感染。例如,讓一位尚未接受治療的受術者觀看另一位正在接受催眠治療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受術者,這將構成強烈的暗示作用。當自己受術時,就比較容易產生種種與之相仿的、接受暗示的行為表現。在向那些對催眠術持懷疑態度的受術者實施催眠術時,這種術前暗示本身就構成了施術步驟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關于此,在以后的闡述中還將有所介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cuimian/17951.html
相關閱讀:廣告中的類催眠現象
偏頭痛的催眠療法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催眠師
如何自我催眠?
雙腦同步催眠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