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動形成的河槽是趨向于彎曲的。
2.泥沙淤積在河道內,減少了河槽容量和泄洪能力。
3.這樣,沖積河槽水流既是塑造者,同時又是被塑造者。
4.現在河槽內沉積物的穩定性比河漫灘上沉積物差的多。
5.帶有大量推移質的堆積河流可以把河槽淤高到幾乎與岸頂齊平。
6.河道調整特點為持續沖刷時期主槽、中水河槽的河寬、面積都明顯增大,持續淤積時期則減小。
7.早期河川治理,以筑堤御洪為主,其主要目標在于整理網狀亂流,束范于河槽中,防止沿岸土地浸淹崩坍及流失,達到防災減災的目的。
8.整治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筑壩壅水、改善流態、開挖河槽等等,對于流態惡劣的急流灘,常采用開挖河槽擴大過水斷面面積的方法來降低航道流速。
9.在分析水流挾沙力和河槽水力形態規律的基礎上,研究調水調沙的流量、含沙量等主要水沙指標,可以解決河道輸沙減淤和河槽相對穩定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ciyu/132170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