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CIS
【成立日期】1991年12月8日,前蘇聯的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舒什克維奇、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和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等在白俄羅斯的別洛韋日會晤,簽署了一項關于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協定,宣布“蘇聯作為國際法主體和地緣政治現實將停止其存在”;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獨聯體),其協調機構設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和其它贊同獨聯體宗旨的國家均可參加獨聯體。同年12月12日,前蘇聯的哈薩克斯坦等五個中亞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在土庫曼首都阿什哈巴德會晤并發表聲明,表示愿意作為“平等的創始國”參加獨聯體。12月21日,前蘇聯的阿塞拜疆、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烏克蘭、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11國領導人在阿拉木圖會晤,通過了《阿拉木圖宣言》和《關于武裝力量的議定書》等文件,宣告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及蘇聯停止存在。格魯吉亞派代表以觀察員身份與會。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發表電視講話,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務,蘇聯正式解體。
【宗旨】《獨聯體章程》規定:獨聯體以所有成員國的主權平等為基礎。獨聯體不是國家,也不擁有凌駕于成員國之上的權力,它為各成員國進一步發展和加強友好、睦鄰、族際和諧、信任、諒解和互利合作關系服務。各成員國在國際安全、裁軍、軍備監督和軍隊建設方面實行協調的政策,采用包括觀察員小組和集體維持和平部隊等手段保證獨聯體內部安全。當成員國的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以及國際和平與安全受到威脅時,各成員國應立即進行協商,協調立場,采取相應措施。
【成員】除波羅的海三國外,前蘇聯其它11個加盟共和國阿塞拜疆、亞美尼亞、白俄羅斯、格魯吉亞(1994年3月起)、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1994年4月起)、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均為獨聯體正式成員國,烏克蘭為觀察員。
【總部】設在白俄羅斯共和國首都明斯克市。
【組織機構】(1)獨聯體國家元首理事會和政府首腦理事會。國家元首理事會是獨聯體的最高機構,每年召開兩次會議。政府首腦理事會每年召開四次會議。會議輪流在各國首都舉行,各國領導人按照其國家俄文名稱字母的順序輪流主持會議。(2) 跨國議會大會,跨國經濟委員會和支付聯盟,以及外交、國防等部長級理事會等。(3)協調協商委員會為獨聯體常設執行和協調機構,每個成員國派兩名全權代表常駐該委員會。獨聯體工作語言為俄語。
【主要活動】截至1999年底,獨聯體共召開了25次國家元首會議,簽署文件上千,但真正落實者寥寥。1998年4月在莫斯科舉行了第23屆獨聯體國家元首會議。各國領導人就獨聯體應繼續存在下去并對其進行根本性改革兩個關鍵問題達成共識,對緩解獨聯體的生存危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標志著獨聯體改革正式提上日程。
1999年4月1日召開了第24屆獨聯體元首會議,通過了《關于獨聯體基本發展方向的宣言》和《關于完善和改革獨聯體機構的決議》兩份文件,決定從2000年1 月1日起正式建立自由貿易區,大幅精減獨聯體機構、人員和預算,任命俄總統駐聯邦委員會全權代表雅羅夫為新的獨聯體執行秘書,獨聯體改革開始啟動。但俄與獨聯體國家在一些重大問題仍存分歧,獨聯體渙散勢頭未減。
2000年1月25日召開了第25屆獨聯體國家元首會議,討論了地區安全、獨聯體機構改革、建立自由貿易區等問題,一致選舉俄代總統普京為新一屆獨聯體國家元首理事會主席,決定今年4月召開下一次元首會晤,集中討論打擊恐怖主義和獨聯體未來5年發展綱要問題。會議表明,各國對獨聯體的存在和發展仍有現實需要并寄予希望。但由于會議未真正觸及獨聯體內重大深層問題,特別是在建立自由貿易區問題上意見難以統一,今后獨聯體一體化道路仍不平坦。
地理網有最全面的地理知識,歡迎大家尋找更多對您有幫助的知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chuzhong/766627.html
相關閱讀:宇宙中的地球綜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