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把最符合題意的選項前面的字母填入上面的答題卡中。)
1.右邊的漫畫告訴我們( )
①遭遇意外險情時,要采取有效的方法 ②現實生活中存在一些不良誘惑 ③青少年的自我保護意識是與生俱來的 ④青少年要學會分辨并自覺抵制不良誘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12年8月,公安部下發《關于加強吸毒人員駕駛機動車管理的通知》,著手建立吸毒駕駛人核查和嚴管工作機制,加大對吸毒后駕駛機動車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染毒者要在30日內申請注銷駕駛證。回答2~3題。
2.下列對吸毒的認識,錯誤的是( )
A.吸毒違法,應受到法律制裁 B.吸毒屬于犯罪,應受刑罰處罰
C.吸毒對社會具有危害性 D.我們決不能對毒品有好奇心
3.建立吸毒駕駛人核查和嚴管工作機制( )
A.體現了政府對公民生命健康權的尊重 B.表明政府加大了對吸毒者的懲罰力度
C.說明吸毒者的權利不受法律保護 D.表明吸毒者將失去我國公民的資格
4.“中國式過馬路”,是網友對部分中國人集體闖紅燈現象的一種調侃。存在這種現象的原因有( )
①人們的交通安全意識淡薄 ②人們的法制觀念淡薄 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 ④中國人都不遵守法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右邊的漫畫《信用污點》告訴我們
A.講誠信就不可能尊重他人的隱私
B.不講誠信必然要受到法律制裁
C.誠信的核心是善,我們要與人為善
D.誠信是立身之本,不講誠信將付出沉重代價
6.中學生小艷在上學的路上,發現馬路上的窨井蓋破碎,成了一個陷阱。于是,小艷找了一些樹枝和廢塑料袋在井蓋周圍做了個警戒標志,并及時向有關部門打電話反映情況。結果她上學遲到了。對小雪行為的評價,正確的是( )
A.她這樣做費力不討好,不值得去做 B.她這樣做超出了自己的責任范圍
C.她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 D.她沒有時間觀念,紀律觀念淡薄
7.“地球一小時”活動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發出的一項倡議活動,希望人們在每年3月最后一個星期六的晚上自愿熄燈一小時。今年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定于3月23日。當日,我國各地在20點30分至21點30分熄滅景觀燈,響應“地球一小時”熄燈活動。開展這一活動( )
A.有利于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B.符合科教興國發展戰略的要求
C.有利于提高全球的平均溫度 D.目的在于提醒人們注意休息
8.右圖表明( )
①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發生根本變化 ②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社會矛盾糾紛逐年增加 ③我國公民的法律意識、維權意識在逐步提高 ④我國人民法院堅持依法行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3年1月7日,全國政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就做好新形勢下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全國政法機關要順應人民群眾對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權益保障的新期待,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中順利推進。回答9~10題。
9.做好新形勢下的政法工作,必須( )
A.依法規范國家機關的行為 B.對違法犯罪行為一律從嚴予以處罰
C.堅持人治與法治相結合 D.讓法律體現全體公民的意志
10.之所以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是因為( )
A.只有做到絕對的公平,維護社會正義,才能促進社會的進步
B.公平正義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
C.只要維護公平和正義,就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D.公平和正義雖然毫不相干,但二者都是人類追求的目標
11.2012年,紐約中國龍年新春音樂會、悉尼春節大巡游、中歐文化對話年、中韓友好交流年、中泰一家親等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活動在世界各國蓬勃展開,吸引了世界各國民眾的廣泛參與和熱情關注。開展這些文化活動( )
A.目的是要讓中華文化取代世界各國的文化
B.表明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
C.有利于中華文化取代其他國家的文化
D.有利于讓世界了解中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
12.全國首份《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的東、中、西部地區家庭財產的差別非常大,具體比例為:12:1.2:1。這表明,我國( )
A.東、中、西部地區家庭的財產迅速增長
B.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三步目標
C.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D.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二、非選擇題
13.以下是幾位同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表現和存在的問題,請你運用所學習的知識分析他們的表現,幫助他們解決存在的問題。
(1)小寧同學想做一名好學生,但他在學習時間總是貪玩,做事總是拖拉,覺得自己的目標難以實現。
(2)小榮同學經常上課不認真聽講,不能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14.(6分)材料一:某中學政教處就學生的日常行為對本校50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調查內容
回答“是”的學生人數
你吃飯時是否能做到基本上不浪費飯菜?
103
你是否能堅持做到紙張兩面用、不浪費紙張?
145
你在家和學校是否能做到人走燈滅?
234
你是否看到同學穿漂亮衣服時就要求父母給你買同樣的衣服?
89
材料二:2013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華社一份材料上作出批示:浪費之風務必狠剎!3月23日,國家教育部發布在中小學幼兒園廣泛深入開展節約教育的意見,要求各地學校、幼兒園都要制定防止餐桌浪費的具體辦法,要將節約教育開展情況作為考核校長和教師的重要內容,并與教師績效工資掛鉤。
閱讀上述材料,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現象?
(2)我們為什么要反對奢侈浪費、倡導勤儉節約?(至少從兩個不同角度說明理由)
15.2013年3月1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閉幕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發表講話。
◆習近平指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既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奮斗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
(1)實現中國夢與實現人類的最高理想的關系是怎樣的?
◆習近平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哪些“特色”?(說出3個方面的“特色”即可。)
◆習近平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
(3)我們青少年能為加強民族團結做些什么?(說出3個方面的要點即可)
16.材料一:新華社2013年2月5日報道:近日,國務院批轉了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制定的《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通知強調,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堅持共同發展、共享成果。
材料二:中國2003~2012年基尼系數如下。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基尼系數
0.479
0.473
0.485
0.487
0.484
0.491
0.490
0.481
0.477
0.474
注: 基尼系數是意大利經濟學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測定收入分配差異程度。其值在0和1之間。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趨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趨向不平等。按照國際一般標準,0.4以上的基尼系數表示收入差距較大,當基尼系數達到0.6時,則表示收入懸殊。
閱讀上述材料,回答:
(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從材料二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3)請你為適當降低我國的基尼系數提出2條合理建議。
參考答案
1.D 2.B 3.A 4.A 5.D 6.C 7.A 8.B 9.A 10.B 11.D 12.C
13. (1)小寧的行為是意志薄弱的表現。他應學會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努力培養堅強的意志。
(3)小榮的行為屬于沒有遵紀守法,沒有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他應從思想和行為上培養遵守紀律的習慣,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來
14.(1)部分中學生勤儉節約的意識比較淡薄,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做到勤儉節約,也不能做到合理消費,存在盲目攀比的現象。
(2)①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②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短缺。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反對奢侈浪費,倡導勤儉節約。③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不是某個時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與人類社會發展同在的。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反對奢侈浪費,倡導勤儉節約。(只需從兩個不同角度說明理由即可。)
15.(1)二者有著密切的聯系。實現中國夢,是實現人類最高理想的必要準備和必經階段;實現人類最高理想,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然趨勢和最終目的。
(2)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等。(說出3個方面的“特色”即可。)
(3)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堅決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做斗爭。(說出3個方面的要點即可。)
16.(1)縮小貧富差距,調動人們的勞動積極性,維護社會穩定,實現共同富裕。
(2)①2003~2008年,中國的基尼系數呈上升趨勢;2008~2012年,中國的基尼系數逐年回落。(2分)②我國目前人們的收入差距較大。
(3)進一步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工資制度,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穩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力度,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規范收入分配秩序,有效保護合法收入,堅決取締非法收入;等等。
作者簡介:李洪祥,男,湖北省天門市干驛初中教師、校辦公室主任,兼任天門市教學研究室初中政治教研員。1987年以來在報刊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教輔文章300余篇,主編和參加編寫出版了20余本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書籍,曾參加湖北省初中《思想政治》(活動)教材的編寫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品德與社會》教學光盤的撰稿工作。2007年,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和全國中小學優秀德育課教師,被湖北省教育廳評為湖北名師。2010年被評為湖北省特級教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chuzhong/53124.html
相關閱讀:高效演練:八年級下冊《我們的權利與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