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總結之曹劌論戰譯文】戰爭題材在《左傳》中寫得最好,詳略得當,而且都有聲有色,這篇文章就是一例。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莊公接見。他的同鄉說:“大官們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大官們眼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進宮廷去見莊公。曹劌問莊公:“您憑什么跟齊國打仗?”莊公說:“衣食這類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給別人。”回答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莊公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從來不敢虛報數目,一定要做到誠實可信。”回答說:“(這只是)小信用,不能為人所信服,神是不會保佑您的。”莊公說:“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一定會按照實情處理。”曹劌說:“這是盡了職分的事,可以憑這一點去打仗。(如果)作戰,就請允許我跟隨著去。”
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莊公(一上陣)就要擊鼓進軍,曹劌說:“(現在)不行。”齊軍三次擊鼓(命令軍隊出擊),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啦。”齊軍大敗。莊公正要下令追擊,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車去察看齊軍的車輪印,又登上車前橫木了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于是追擊齊軍。
打了勝仗以后,魯莊公詢問取勝的原因。曹劌答道:“打仗,要靠勇氣。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時士氣減弱,第三次(擊鼓)士氣已經消失了。敵方的士氣消失而我方的士氣正盛,所以打敗了他們。(齊是)大國,難以摸清(它的情況),怕的是有埋伏,我發現他們的車輪印混亂,軍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總結:曹劌非常注重魯莊公以民情審判大大小小的案件,認為這屬于對百姓忠心,可以一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chuzhong/243282.html
相關閱讀: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精選之選擇陽光